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专用治疗床。
背景技术:
人工肝脏是借助体外机械,化学或生物性装置,暂时或部分替代肝脏功能,从而协助治疗肝脏功能不全或相关疾病。人工肝与一般内科药物治疗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要通过″功能替代″治病,后者主要通过″功能加强″治病。因此,在临床应用此项新技术时要特别注意适应症的鉴别,每种疗法各有利弊,要因人因病选用。人工肝目前尚无统一分类,传统上按照人工肝组成及性质分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及组合型生物人工肝。
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救治危重症肝病患者重要手段之一,接受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平躺在治疗床上,通过股静脉置管建立血流通路,将血液引出体外进行净化,而后再将处理后的血液中对人体有益成分以及额外补充成分经回路回输至体内。在这一过程中,因患者情绪紧张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往往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另外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需要体外抗凝,必要时需持续微量泵入肝素体外抗凝,患者需要在病床平卧2-8h(人工肝支持治疗模式不同,时间不同),缓解患者过度疲劳及预防置管处的感染。然而,现有的治疗床设计不合理、结构复杂,制作不容易,不能使患者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不能满足操作者便捷、安全、高效完成治疗,不能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得患者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满足操作者便捷、安全、高效完成治疗,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方便的人工肝支持系统专用治疗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专用治疗床,包括床架、床板、监护仪支架和微量泵固定架,所述床板安装在床架上,所述床板与床架固定连接,所述床架底部设置有储物装置,所述监护仪支架设在床板前端,所述监护仪支架与床板铰接,所述监护仪支架呈U型设置,所述监护仪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微量泵固定架固定在床板一侧,所述床板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两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挡板中部设置有荧光片,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呈弧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脚轮,保持移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床板前端设置有支板,打开支板可以延长床板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与床板铰接,保持支板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床架和床板保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设置的监护仪支架和微量泵固定架使得患者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满足操作者便捷、安全、高效完成治疗,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方便;储物装置无须移动患者便能进行股静脉置管操作,保证置管顺利进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专用治疗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专用治疗床,包括床架1、床板2、监护仪支架3和微量泵固定架4,所述床板2安装在床架1上,所述床板2与床架1固定连接,所述床架1底部设置有储物装置5,所述监护仪支架3设在床板2前端,所述监护仪支架3与床板2铰接,所述监护仪支架3呈U型设置,所述监护仪支架3上设置有安装板6,所述微量泵固定架4固定在床板2一侧,所述床板2两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7两端设置有通孔8,所述挡板7中部设置有荧光片9,所述支架1底部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呈弧形设置。
所述支撑杆10底部设置有脚轮11,保持移动方便。
所述床板2前端设置有支板12,打开支板12可以延长床板2的长度。
所述支板12与床板2铰接,保持支板12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床架和床板保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设置的监护仪支架和微量泵固定架使得患者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满足操作者便捷、安全、高效完成治疗,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方便;储物装置无须移动患者便能进行股静脉置管操作,保证置管顺利进行,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