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治疗用手臂固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9055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治疗用手臂固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治疗用手臂固定支撑装置,属于放射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腹部肿瘤放疗仰卧位定位摆位技术通常要求患者双手上举抱头,以达到使手臂避开治疗用放射线入射路径,使肿瘤靶区得到理想剂量分布的目的。该技术下,肿瘤患者双手上举抱头,通过患者自主控制手臂位置,有如下缺点:第一是手臂位置不够精确,分次治疗间手臂位置重复性差,对手臂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治疗靶区剂量分布有影响,最终影响治疗疗效。第二是肿瘤患者本身体质较差,一般都难以耐受长时间的自主双手上举抱头姿势,分次治疗内手臂重复性差,对手臂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治疗靶区剂量分布有影响,最终影响治疗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肿瘤放射治疗定位摆位专用的手臂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支杆、高度调节杆,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滑槽导轨,滑槽导轨上设有刻度线,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粘接固定带,所述支杆一端与底座通过铰链连接,支杆另一端连接支撑板,支杆上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高度调节杆末端与底座铰接, 高度调节杆中部通过锁紧装置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紧固装置,所述滑槽导轨上还设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槽体及两个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板及紧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杆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杆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放射治疗用手臂固定支撑装置,胸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定位摆位时利用该装置可以较好的为手臂提供稳定的固定和支撑,且能量化记录手臂定位摆位位置,保证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分次内和分次间的重复性,确保靶区射线剂量分布不受影响,保障治疗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放射治疗用手臂固定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支杆与底座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滑槽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锁紧装置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1、底座,2、支撑板,3、支杆,4、高度调节杆,5、滑槽导轨,6、铰链,7、锁紧装置,8、紧固装置,9、槽体,10、锁紧螺栓,11、紧固板,12、紧固螺栓,13、紧固螺栓,21、粘接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肿瘤放射治疗定位摆位专用的手臂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支杆3、高度调节杆4,底座1上还设有滑槽导轨5,滑槽导轨5上设有刻度线,支撑板2上还设有粘接固定带21,支杆3一端与底座1通过铰链6连接,支杆3另一端连接支撑板2,支杆3上设有锁紧装置7,高度调节杆4末端与底座1铰接, 高度调节杆4中部通过锁紧装置7与支杆3固定连接,底座1底部设有紧固装置8,滑槽导轨5上还设有紧固螺栓13。

使用时,首先将底座1初步固定在放射治疗设备床板上,调整滑槽导轨5的伸长量,以适应不同臂展的患者的需要,旋紧紧固螺栓12,固定底座1,以床板边缘为参照,记录下此时滑槽导轨5上的刻度值,然后通过高度调节杆4,调整好支撑板2的高度至合适位置并锁紧支杆3,通过粘接固定带21将患者手臂固定在支撑板2上,如图3所示,在治疗时,可通过调整滑槽导轨5的伸长量至合适值后,插入紧固螺栓13,锁紧滑槽导轨5,以适应患者的治疗需要,顺利完成治疗。

如图4、图5所示,锁紧装置7包括槽体9及两个锁紧螺栓10。使用时,将高度调节杆4套在槽体9内,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旋紧锁紧螺栓10,将支杆3固定。

优选的,紧固装置8包括紧固板11及紧固螺栓12。

优选的,支撑板2形状为圆弧形。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支撑板2可使用柔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高度调节杆4形状为圆弧形。

优选的,高度调节杆4上设有刻度线。用于记录数值,下次治疗时直接调整到这个高度即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