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垫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903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垫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垫组件。



背景技术:

长途驾驶人员、办公室久坐人员等均由于长期久坐而会导致血液循环不顺畅、腰肌劳损、神经麻木等问题,现有的普通座垫无法在人们落座时提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及调节神经反射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垫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普通座垫无法改善人体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及调节神经反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垫组件,其包括座位部及与所述座位部连接的靠背部,所述座位部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凸起部,所述靠背部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凸起部,所述座垫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的第一磁灸区域及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上的第二磁灸区域,所述第一磁灸区域由多个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的第一磁灸体排布构成,所述第二磁灸区域由多个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上的第二磁灸体排布构成;所述座垫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靠背部之后的腰枕。

具体地,所述腰枕包括中间活性炭层、包覆所述中间活性炭层的外层,所述外层包括负离子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部可相对所述座位部转动。

具体地,各所述第一凸起部呈方形阵列排布,各所述第二凸起部呈方形阵列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腰枕的外层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灸区域具有第一横列磁灸体组、第二横列磁灸体组、第三横列磁灸体组、第一纵列磁灸体组及第二纵列磁灸体组,所述三个横列磁灸体组为间隔排列,所述第一纵列磁灸体组和所述第二纵列磁灸体组为相邻排列。

具体地,所述第二磁灸区域具有第四横列磁灸体组、第五横列磁灸体组、第六横列磁灸体组、第七横列磁灸体组及第八横列磁灸体组,还具有第三纵列磁灸体组和第四纵列磁灸体组,所述第四纵列磁灸体组与所述第三纵列磁灸体组为相邻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灸体包括底托部、嵌设于所述底托部上的磁石及盖设于所述磁石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用于缩短所述磁石的磁场穿透所述盖体的穿透距离的凹槽。

具体地,所述座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靠背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灸体通过锁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垫组件,其通过于座位部上设置第一凸起部和第一磁灸区域,于靠背部上设置第二凸起部及第二磁灸区域,并于靠背部的后面设置腰枕,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可对对用户的腿部、背部等部位的穴位以一定的刺激,对穴位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而第一磁灸区域、第二磁灸区域的设置则可对用户的腿部、背部等部位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并缓解肌肉疲劳及调节神经反射,从而可缓解用户相应身体部位的酸痛、麻木等不适感觉,腰枕的设置,则可使人体的脊椎和腰部肌肉得到更好的放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枕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枕的侧剖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灸体装设于第一凸起部上的局部侧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垫组件的各相关示意图,其包括座位部1及与座位部1连接的靠背部2,进一步地,座位部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凸起部11,从而在用户坐下时,可给用户的身体一定的穴位刺激,加速血液循环,进一步地,靠背部2上设置有多个呈间隔排列的第二凸起部22,从而可对用户的背部的穴位进行刺激,座垫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一凸起部11上的第一磁灸区域a及设于第二凸起部22上的第二磁灸区域b,第一磁灸区域a由多个设于第一凸起部11上的第一磁灸体c排布构成,第二磁灸区域b由多个设于第二凸起部22上的第二磁灸体排布构成,具体地,第二磁灸体的结构可与第一磁灸体c的结构相同。第一磁灸区域a的设置,可对用户的臀部、大腿部的肌肉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并缓解肌肉疲劳及调节神经反射,减轻腿部的麻木感,同样地,第二磁灸区域b的设置,可加强用户的背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背部酸痛。所述座垫组件还包括设于靠背部2之后的腰枕7,具体地,腰枕7可装配于座椅上,从而可配合人体的脊椎的自然弯曲曲度,使得用户在靠近座椅靠背上时更舒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垫组件,其通过于座位部1上设置第一凸起部11和第一磁灸区域a,于靠背部2上设置第二凸起部22及第二磁灸区域b,并于靠背部2的后面设置腰枕7,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22可对用户的腿部、背部等部位的穴位以一定的刺激,对穴位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而第一磁灸区域a、第二磁灸区域b的设置则可对用户的腿部、背部等部位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并缓解肌肉疲劳及调节神经反射,从而可缓解用户相应身体部位的酸痛、麻木等不适感觉;腰枕7的设置,则可使人体的脊椎和腰部肌肉得到更好的放松。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腰枕7可包括中间活性炭层71,包覆中间活性炭层71的外层72,中间活性炭层71的设置,可吸附空气中的湿气及异味,进一步地,外层72中可包括负离子纤维层(图未示出),从而可释放出负氧离子,净化空气。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靠背部2可相对座位部1转动。具体地,靠背部2和座位部1之间的连接部位可采用软胶材料制成,从而使得靠背部2和座位部1可相对转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各第一凸起部11呈方形阵列排布,各第二凸起部22呈方形阵列排布,从而可在用户调整坐姿时亦可对其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作为一实施方式,参见图6,腰枕7的外层72上靠近人体的一侧上还设置有多个排气孔721,具体地,排气孔721可设置八个,外层72的顶面设置有四个排气孔,且呈矩形排列,外层72的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两个排气孔,从而可使得腰枕7的中间活性炭层71可与外部保持更好的空气互换效果,加速气流循环,从而活性炭层71可更好地吸附空气中的异味、有毒有害气体(例如甲醛等)。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磁灸区域a具有第一横列磁灸体组31、第二横列磁灸体组32、第三横列磁灸体组33、第一纵列磁灸体组41及第二纵列磁灸体组42,其中,三组横列磁灸体组为间隔排列,第一纵列磁灸体组41和第二纵列磁灸体组42为相邻排列,且第一纵列磁灸体组41和第二纵列磁灸体组42与第二横列磁灸体组32垂直交叉排列,各列磁灸体组均是由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一磁灸体c并排排列构成。

更具体地,第一纵列磁灸体组41和第二纵列磁灸体组42位于座位部1的中间部位,第一横列磁灸体组31位于座位部1的靠里位置,包含两个第一磁灸体c,且该两个第一磁灸体c相对第一纵列磁灸体组41和第二纵列磁灸体组42分别为相邻对角设置;第二横列磁灸体组32包含多个并排排列的第一磁灸体c,且靠近座位部1的外侧,第三横列磁灸体组33设于座位部1的最外侧,包括四个第一磁灸体c,且该四个第一磁灸体c分成两组间隔排列。

具体地,第二磁灸区域b具有第四横列磁灸体组34、第五横列磁灸体组35、第六横列磁灸体组36、第七横列磁灸体组37及第八横列磁灸体组38,还具有第三纵列磁灸体组43和第四纵列磁灸体组44,第四纵列磁灸体组44与第三纵列磁灸体组43为相邻排列。其中,第七横列磁灸体组37和第三纵列磁灸体组43及第四纵列磁灸体组44垂直交叉排列,各列磁灸体组均是由至少两个以上的第二磁灸体并排排列构成。

更具体地,第三纵列磁灸体组43、第四纵列磁灸体组44位于靠背部2的中间部位,第三纵列磁灸体组43、第四纵列磁灸体组44均由两个相邻排列的第二磁灸体组成,第四横列磁灸体组34包括两个相邻排列的第二磁灸体,第五横列磁灸体组35包含两个相邻排列的第二磁灸体,第六横列磁灸体组36包括两个相邻排列的第二磁灸体,且第四横列磁灸体组34、第五横列磁灸体组35、第六横列磁灸体组36为间隔排列且均位于靠背部2的上部,第七横列磁灸体组37包含四个相邻并排排列的第二磁灸体,第八横列磁灸体组38包含四个相邻并排排列的第二磁灸体,且第八横列磁灸体组38位于靠背部2的下部并与第七横列磁灸体组37间隔设置。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8所示,第一磁灸体c包括底托部61、嵌设于底托部61上的磁石62及盖设于磁石62上的盖体63,盖体63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用于缩短磁石62的磁场穿透盖体63的穿透距离的凹槽631。凹槽631的设置可让第一磁灸体c的磁场距离人体更近,从而磁疗效果更佳。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座位部1的宽度大于靠背部2的宽度,从而用户坐上去时会更舒适。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磁灸体c可通过铆钉等锁紧件固定于第一凸起部11上。当然,第一磁灸体c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第一凸起部11上。

由于第二磁灸体的结构及固定方式与第一磁灸体c的相同,可参考第一磁灸体c的结构及固定方式,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