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4160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



背景技术:

体腔置管引流技术(在外科手术后各个需要的部位放置引流管)在目前临床外科中已成为一种必需的医疗手段,引流管的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传统引流管管体上未设置固定装置,容易滑落,因此,术后通常需要将引流管固定,而常用的方式是采用丝线缝合固定,此种固定方式容易增加组织创伤,增加感染机会,并且缝合线的牵引还会造成患者的病痛,给患者增加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流管容易滑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条状贴片。

条状贴片内侧设置有粘胶。

引流管本体内设置有细导管,引流管本体外壁设置有孔,细导管通过孔插入于引流管本体内。

孔的内径不大于细导管的外径。

细导管的长度不小于引流管本体的长度。

细导管端部的四周设置有侧孔,细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通过在引流管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条状贴片,能够固定引流管以防止其滑落,同时,在引流管本体内设置有一根细导管,用以注射生理盐水或药水,能够对患者进行消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本体,2.条状贴片,3.细导管,4.孔,5.侧孔,6.管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引流管本体1,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条状贴片2。

条状贴片2内侧设置有粘胶。

引流管本体1内设置有细导管3,引流管本体1外壁设置有孔4,细导管3通过孔4插入于引流管本体1内。

孔4的内径不大于细导管3的外径。

细导管3的长度不小于引流管本体1的长度。

细导管3端部的四周设置有侧孔5,细导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帽6。

使用时,将引流管本体1伸入患者身体所需的部位用于引流,当引流管本体1达到所要伸入的深度时,将条状贴条2上贴在患者身上用以固定引流管1,当患者体内需要消炎时,打开细导管3一端的管帽6,将生理盐水或药水注射入细导管3,再通过细导管3一端两侧的侧孔5渗入患者体内,起到消炎作用。

条状贴片2内侧设置有粘胶,这样使得条状贴片2能够与引流管本体1粘合,并且只需将条状贴片2从引流管本体1上撕开便可将引流管1固定,操作方便。

细导管3的长度不小于引流管本体1的长度,这样可以使患者体内得到充分的消炎,防止生理盐水或药水还未到达消毒部位便被引流管本体1引出。

细导管3端部的四周设置有侧孔5,细导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管帽6,这样可以使生理盐水通过侧孔5从四周渗入患者体内,而不是通过导管直接冲入体内造成逆流,使引流不通畅。当患者不需要消炎时,将管帽6插入细导管3的一端,防止灰尘或其他物体进入,安全卫生。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流管容易滑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在引流管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条状贴片,能够固定引流管以防止其滑落,同时,在引流管内设置有一根细导管,用以注射生理盐水或药水,能够对患者进行消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卫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