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升/复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202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升/复温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利用热气流为基本复温方式,对在高寒地区及冰冷水域中因意外事故造成冻僵的人员实施快速人体复温的便携式升/复温袋。



背景技术:

目前我军对于野战受冻僵的士兵并没有一款专业的恢复体温的装备。并且在寒冷环境训练受冻伤的士兵较多,普通物理的升温方法恢复体温恢复较慢。

为解决部队进行野外训练,特别是高寒地区及在冰冷水域中训练时士兵受冻伤体温不能迅速恢复的问题。需要研制一种能为野战士兵迅速恢复体温、对士兵身体机能无损害的产品。该产品对恢复士兵体温的时间,减少使用者的工作程序,减轻使用者的强度,对促进野战士兵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且便于在野外操作的体积小、重量轻、升温迅速、控温精准,操作简易的野战人体升温的便携式升/复温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携式升/复温袋,主要由充气袋(3)、热风管(5)、主机(7)、温度传感器(12)组成,其中:热风管(5)连接主机(7)与充气袋(3),温度传感器(12)和控温器(15)控制充气袋内的温度,整体采用壳体结构设计,所有零配件全部装在外壳体与内壳体间的储物格内。

所述的充气袋(3)形状为睡囊形。

所述的主机(7)由箱体(1)、加温器(10)、风机(11)、控温器(15)以及电源线组件组成,温度传感器(12)反馈充气袋(3)内温度到控温器(15),控温器(15)控制加温器(10)和风机(11)通断电。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可折叠、安全可靠,展开撤收方便;

2、本实用新型展开面积小,并采用睡袋式的独特设计,可以适应任何平整的地面和船舱内使用,特别适用于大面积人员落水后造成冻僵伤情的群体抢救工作;

3、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复温介质为空气,无需预热,可快速投入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充气袋内分为复温仓及保温仓,实现对人体躯干复温及四肢保温的功能;

5、本实用新型由智能测控仪对复温温度进行PID控制,温度可调范围大、控制精度高。该测控仪具有PID参数自整定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主机箱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中:1-外箱体,2-电控箱,3-充气袋,4-外箱底板,5-热风管,6-电控箱支架,7-主机箱体,8-主机底座,9-温度开关,10-加温器,11风机,12-温度传感器,13-过热指示灯,14-开,15-控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升/复温袋,主要由充气袋3、热风管5、主机7、温度传感器12组成,其中:热风管5连接主机7与充气袋3,用于给充气袋3充热,充气袋3的形状类似于睡囊形,便于给患者穿戴。

主机7由箱体1、加温器10、风机11、控温器15以及电源线组件等组成,温度传感器12和控温器15控制充气袋3内的温度,当充气袋3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温度传感器12把充气袋3内温度反馈到控温器15,控温器15使加温器10和风机11断电,当一段时间后充气袋3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最小值时,控温器15使加温器10和风机11再次工作,实现工作状态时的自由控制。温控仪组件可精确控制升温装置的温度。

便携式升/复温袋整体采用壳体结构设计,所有零配件全部装在外壳体与内壳体间的储物格内,供电方式为AC220V。

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闭合空开,按下电源启动键,加温器10、风机11开始工作,温度上升,当充气袋3内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加温器10和风机11自动停止工作;由于充气袋3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当一段时间后热量散失到充气袋3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最低值时,风机11和加温器10再次工作,依次循环完成对人体的升温过程。当使用完后,关闭电源开关,断开空并把充气袋3及热风管5装入电控箱2内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