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胆管引流管,特别涉及一种射线增强显影胆管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具,在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外科手术后,病人在组织间、体腔中会有积聚的脓、血、液体等需要引流出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因此也会使用引流管进行引流。胆管引流管是一种胆汁引流的医疗器具,它能够简便有效地解除梗阻,主要用于内窥镜胆道结石手术和内窥镜胆囊摘除术后进行胆汁引流,良、恶性胆管梗阻的术后减黄,化脓性胆管炎的诊疗等方面。传统的胆管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的胆管引流管是在管体的侧壁上开有引流孔,管体侧壁的引流孔容易与胆管内壁贴合,造成引流孔的部分或全部封闭,引流效果不佳;(2)传统的胆管引流管不易定位引流管的插入位置;(3)引流孔进入的杂质或堵塞物,容易造成引流管管体内腔的堵塞;(4)引流管发生异位,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线增强显影胆管引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线增强显影胆管引流管,包括管体和锁定线,管体前端设置有显影标记,显影标记前方设置有由管体朝内卷曲成圆形构成的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所在的管体内侧开有内外贯通的一个出线孔、一个进线孔和多个引流孔,引流孔为圆形,引流孔直径为管体内腔直径的1/3-2/3,两两引流孔之间的管体长度为2-3mm;管体的后端连接有接头,锁定线的一端从接头穿入管体内腔,从出线孔穿出后再由进线孔穿入管体内腔,最后由接头穿出,锁定线的另一端也位于接头外部,伸出接头部分的锁定线两端由设置在接头上的夹持器固定,构成弹性支撑体的轮廓尺寸调节结构;所述的管体的前端为呈缩口状的圆台形,头部密封,圆台形的锥度为1∶5。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易操作,安全可靠,有效解决胆道堵塞问题,达到良好的引流效果,使用方便、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胆管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支撑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射线增强显影胆管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锁定线3,管体前端设置有显影标记6,显影标记前方设置有由管体朝内卷曲成圆形构成的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所在的管体内侧开有内外贯通的一个出线孔8、一个进线孔7和多个引流孔2,引流孔2为圆形,引流孔直径为管体内腔直径的1/3-2/3,两两引流孔之间的管体长度为2-3mm;管体的后端连接有接头5,锁定线3的一端从接头穿入管体内腔,从出线孔8穿出后再由进线孔7穿入管体内腔,最后由接头穿出,锁定线的另一端也位于接头外部,伸出接头部分的锁定线两端由设置在接头上的夹持器4固定,构成弹性支撑体的轮廓尺寸调节结构;所述的管体的前端为呈缩口状的圆台形,头部密封,圆台形的锥度为1∶5。
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管体的管壁厚度为0.08-0.1mm。所述的管体的前端的内腔为呈缩口状的圆台形,圆台形的锥度为1∶5。所述的夹持器为市售的能够固定锁定线的线卡或卡线器,能够在调整完弹性支撑体的轮廓尺寸后将锁定线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取一导丝从管体后端穿入管体内腔,并沿管体内腔继续向内插入,直到被管体前端挡住,再将管体前端插入胆道内,根据X光显影标记确定引流管的位置,当引流管到达设定的位置时,抽出金属丝,管体前端朝内卷曲成圆形构成的弹性支撑体,胆汁流入弹性支撑体所在的管体内侧的引流孔,实现对胆汁的引流。另外,通过张紧和放松锁定线,能够调节弹性支撑体的卷曲程度,防止引流管发生异位,避免因引流管发生异位给患者造成的手术痛苦和金钱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胆管引流管的管体前端设置有显影标记,通过X光照射能够确定引流管的位置,使引流管能够准确达到设定的位置,从而起到良好的引流效果。
2、本实用新型胆管引流管在弹性支撑体所在的管体内侧开有内外贯通的多个引流孔,引流孔在管壁外侧的保护下,不与胆管内壁产生接触,保证了引流孔的通畅。
3、本实用新型胆管引流管的引流孔直径为管体内腔直径的1/3-2/3,能够保证良好的引流效果。而引流孔直径过大则容易造成从引流孔进入管体内腔的组织异物堵塞管体内腔,引流孔直径过小则引流效果不佳。
4、本实用新型胆管引流管的管体的前端为呈缩口状的圆台形,圆台形的锥度为1∶5,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引流管顺利插入人体,阻力较小,同时又能减少或者避免插入的过程中对患者身体造成刺激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