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168阅读:1395来源:国知局
张力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张力钳。



背景技术:

从器械上来说,国内的张力钳拉紧力不能保证稳定性,拉紧力偏小则达不到拉紧效果,偏大则会伤害到骨骼和软组织,并且影响关节功能恢复。有些产品没有拉力标识;国外则能够达到相应的拉力值,并有两档拉力值,如1200N、1500N,方便医生在手术时查看与选择。鉴于此,有必要研发出适用于面向国内广大用户使用的张力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力钳,其拉紧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张力钳,其包括:夹头部分以及外壳部分;

所述外壳部分具有呈固定状态的手柄II、安装于外壳部分且可朝向或者远离手柄II方向运动的手柄I,所述外壳部分内可转动地安装有手柄压头,所述手柄I安装于手柄压头的尾部,所述手柄压头连接连接杆安装套,所述连接杆安装套内设可由手柄压头带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套底部设置有夹头内顶杆,该夹头内顶杆的上部为弹簧I,弹簧I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螺栓,该导向螺栓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开孔;

所述夹头部分具有1套筒,所述套筒底部开孔,且套筒底部设置有弹簧II,弹簧顶部设置有位于套筒且与夹头内顶杆配合的夹头,该夹头内设夹头孔,且夹头具有销子。

进一步,所述手柄压头的两侧设置有套设于手柄压头安装轴的垫片。

进一步,所述夹头采用5Cr17Mov不锈钢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能够达到拉紧克氏针的要求、且拉紧力不会过大或过小、使用寿命久,具体地讲:

1.可以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作用确实,适用范围广;

2.牵引期间检查患肢方便,便于患肢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骨折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3.使用后无皮炎、皮肤水泡、压迫坏死循环障碍等不良反应;

4.可配合各类克氏针使用;

5.我们的张力钳关键零件--夹头采用5Cr17Mov不锈钢,采用特殊加工工艺,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强,性能优越,使用寿命更长。

6.独特的表面硬质氧化工艺,氧化膜厚≥20μm,维氏硬度能够达到大于等于210HV,表面不易划伤碰伤;表面亚光处理,不像其他同类产品,要么太暗没有光泽,要么太亮影响视觉,妨碍手术。

7.耐高温性:在在250℃条件下,张力钳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张力钳放松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张力钳夹紧克氏针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II;2、手柄I;3、手柄压头;4、两侧垫片;5、导向螺栓;6、连接杆;7、夹头内顶杆;8、夹头;9、弹簧II;10、套筒;11、销子;12、弹簧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2所示,一种张力钳,其包括:夹头部分以及外壳部分。

具体地讲,所述外壳部分具有呈固定状态的手柄II1、安装于外壳部分且可朝向或者远离手柄II方向运动的手柄I1,所述外壳部分内可转动地安装有手柄压头3,所述手柄I安装于手柄压头的尾部,所述手柄压头连接连接杆安装套,所述连接杆安装套内设可由手柄压头带动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安装套底部设置有夹头内顶杆7,该夹头内顶杆的上部为弹簧I12,弹簧I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螺栓5,该导向螺栓设置有供克氏针穿过的开孔。

而所述夹头部分具有1套筒10,所述套筒底部开孔,且套筒底部设置有弹簧II9,弹簧顶部设置有位于套筒且与夹头内顶杆配合的夹头8,采用5Cr17Mov不锈钢制成的夹头内设夹头孔,且夹头具有销子11。

另外,所述手柄压头的两侧设置有套设于手柄压头安装轴的垫片4。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张力钳的手柄II1最大限度打开,导向螺栓5和连接杆6会迫使弹簧I12收缩,从而压紧夹头内顶杆7和夹头8。两片夹头8受到夹头内顶杆7的挤压会分开,从而留出空间使克氏针穿入通过。

2.将φ2mm克氏针穿过人体四肢,再从套筒10的外孔处插入,经过弹簧II9、连接杆6、夹头8、夹头内顶杆7、弹簧I12直至从导向螺栓5处穿出。

3.将手柄II1和手柄I2合拢,此时连接杆6会带动夹头内顶杆7和夹头8,使夹头8夹紧克氏针,并拉伸克氏针。若有需要多次拉伸克氏针,则在张力钳拉伸克氏针后,锁紧位于克氏针橄榄头与张力钳之间的3孔钉夹,然后重复步骤1,再次拉紧克氏针。

该张力钳的各项参数如下:

1.材料:

张力钳采用符合GB/T1220-2007或GB/T4234-2003中规定的不锈钢材料或GB/T 3880.-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材料制成。

2.性能指标

2.1外观

张力钳表面应色泽均匀、无划痕、锈迹、毛刺、变形等缺陷。

2.2尺寸

按照GB/T 1804和GB6403.4的规定。

本公司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选取GB/T 1804—m。

2.3硬度

张力钳金属硬度≧210HV,两侧垫片硬度范围:10-80邵尔硬度。

2.4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Ra≤1.6μm。

2.5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能应不低于YY/T0149中沸水法b级的规定。

2.6耐高温性能:

在250℃条件下,张力钳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

该张力钳的适应症如下:

1.1新鲜不稳定性骨折。

1.2开放与感染骨折。

1.3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的骨折。

1.4长管骨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经手术治疗后亦可使用外固定器固定。

1.5关节融合术、畸形矫正术后均可用外固定器加压固定。

1.6下肢短缩需要延长者。

1.7伴有多发性的开放性骨折或多发骨折应用外固定器固定,可方便搬动患者,减轻疼痛。有利于休克和严重并发症的救治。

1.8骨折合并脑损伤或其他原因造成意识障碍者。

该张力钳的使用方法如下:

1.为了张紧克氏针,将克氏针张力钳的把手最大限度打开;

2.将克氏针插入张力钳,并使其紧贴3孔钉夹;

3.用最小1200N的力拉紧克氏针,需要的话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张紧;

4.用5mm的内六角扳手拧紧钉夹上的克氏钉固定螺栓;

5切断或折弯克氏针。

注意:无橄榄头克氏针每一端各连接了一个3孔钉夹,将该克氏针尚未拧紧滑动装置的那一端插入张力钳并如上述步骤张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