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及托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9163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及托槽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及托槽系统。



背景技术:

自锁托槽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国外逐渐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相比,自锁托槽节省了结扎弓丝的操作步骤,创造了低摩擦轻力矫治环境,使得牙齿在轻力下移动成为可能,从而发挥出轻力矫治、患者舒适度高、牙齿在生理环境下高效移动、有利于医生控制支抗等特点。

自锁托槽的结构形式有主动式、被动式和互动式三种,自锁托槽的材料包括金属和陶瓷两种。主动式自锁托槽的弹簧夹对正畸丝有接触压力,有效控制牙齿在槽沟内的转矩表达;被动式自锁托槽的锁片与正畸丝不存在接触,有利于正畸丝在槽沟内滑动进而控制牙齿的移动;互动式自锁托槽充分吸收了主动式与被动式的特点,为正畸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矫治方案。金属材料自锁托槽与陶瓷材料自锁托槽相比各有优劣,前者正畸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小,有利于利于正畸丝滑动,后者正畸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大,不利于正畸丝滑动,但后者多为氧化铝等材质,令托槽全面隐形,赋予正畸过程优良的美观性。

目前大多数自锁托槽采用被动式结构,有效地发挥了被动式自锁托槽在矫治前期创造的低摩擦力环境利于排齐整平牙列的优点。然而,矫治器设计结构的不足往往产生不利于牙齿低摩擦移动的矫治环境,导致牙齿移动需要克服更多的摩擦力,若调整并达到理想的牙颌关系不得不对牙齿施加过大的矫治力。过大的矫治力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等伤害,对医生控制支抗带来新的负担,因此应谨慎设计矫治器结构。有研究表明,通常自锁托槽开启时需要1.34 kg大小的单向力,若不能有效分散开启自锁托槽的单向力,往往会直接施加在牙齿上,对患者造成不良感受。此外,矫治器中3牙位托槽结构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拔牙矫治中,由于正畸丝的较大间隙距离下发生弯曲从而形成约束力,大大增加了矫治过程的摩擦力,对矫治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而且,矫治后期往往关闭牙齿间隙,医生需要多种选择方案,比如使用链状橡皮圈、结扎丝等等,因此矫治器上需要设计辅助医生实施多种矫治方案的辅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及托槽系统。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包括托槽基座和托槽体,在托槽基座的底部设有底网,在托槽体的两侧设有结扎翼,两侧结扎翼之间设有沟槽,所述结扎翼内部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滑动锁片轨道,在滑动锁片轨道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弹簧片;

滑动锁片安装在滑动锁片轨道上,并通过限位台阶弹簧片固定;所述滑动锁片由第一滑动锁片和第二滑动锁片组成,在第一滑动锁片上设有锁紧凹槽,在第二滑动锁片上设有锁紧凸起,锁紧凸起能够与锁紧凹槽相互配合,实现滑动锁片的打开与锁合。

所述第一滑动锁片和第二滑动锁片上分别设有圆孔,专用钳的钳头端为圆柱形结构能够与圆孔配合,辅助滑动锁片的打开与锁合。

在托槽基座和托槽体的连接处设有辅助沟槽,用以置入链状橡皮圈或结扎丝。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组成的托槽系统,所述托槽系统中的自锁托槽均不带钩。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组成的托槽系统,所述托槽系统中3牙位自锁托槽带钩,其他牙位自锁托槽不带钩。

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组成的托槽系统,所述托槽系统中3、4、5牙位自锁托槽带钩,其他牙位自锁托槽不带钩。

所述托槽系统中3牙位自锁托槽的沟槽为圆角结构,其他牙位自锁托槽的沟槽为直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创造低摩擦力条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椅旁操作时间、患者舒适度高的特点。

专用钳与滑动锁片配合,轻松实现滑动锁片打开和锁合,有效避免了其他矫治器开启自锁托槽的单向力,从而确保打开自锁托槽滑动锁片过程不会对牙齿施加额外副作用力,提高患者舒适感。

自锁托槽系统中,3牙位自锁托槽沟槽设计为圆角,允许正畸丝在沟槽内大范围移动,可以有效避免因正畸丝弯曲与托槽沟槽两侧接触形成的约束力。

附图说明

图1a-图1d为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左视图,图1b为主视图,图1c为俯视图,图1d为立体图。

图2a-图2c为专用钳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为立体图,图2b为主视图,图2c为侧视图。

图3a-图3b为滑动锁片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立体图,图3b为剖视图。

图4a-图4d为具有直角结构沟槽的被动式自锁托槽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为左视图,图4b为主视图,图4c为俯视图,图4d为立体图。

图5a-图5b为具有圆角结构沟槽的3牙位自锁托槽槽沟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立体图,图5b为与滑动锁片配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1-托槽基座,2-托槽体,3-滑动锁片,4-沟槽,5-辅助沟槽, 6-滑动锁片轨道,7-限位台阶弹簧片,201-第一结扎翼,202-第二结扎翼,301- 圆孔,302-锁紧凸起,303-锁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如图1a-图1d所示一种被动式自锁托槽,托槽体2连接在托槽基座1上,在托槽基座1和托槽体2的连接处设有辅助沟槽5,用以置入链状橡皮圈或结扎丝,为医生矫治后期关闭牙齿间隙时实施多种矫治方案提供辅助结构。托槽基座1的底部设有激光打印牙位编码的底网,确保便于标识牙位和牢固的粘结强度。在托槽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结扎翼201和第二结扎翼202,为医生精确控制牙齿移动提供结扎正畸丝矫治结构。在第一结扎翼201和第二结扎翼 202之间设有供正畸丝穿过的沟槽4,沟槽4的宽度包括0.018型与0.022型,转矩角和轴倾角包括Roth型和MBT型;并在第一结扎翼201和第二结扎翼 202内部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滑动锁片轨道6,在滑动锁片轨道6的外端设有限位台阶弹簧片7。

滑动锁片3安装在滑动锁片轨道6上,并通过限位台阶弹簧片7固定,确保滑动锁片3不会随沟槽4内正畸丝的滑动而移动。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滑动锁片3由第一滑动锁片和第二滑动锁片组成,在第一滑动锁片上设有锁紧凹槽303,在第二滑动锁片上设有锁紧凸起302,锁紧凸起302与锁紧凹槽 303相互配合,实现滑动锁片3的打开与锁合。

与滑动锁片3配合使用的专用钳如图2a-图2c所示,专用钳的钳头端为圆柱形结构。在第一滑动锁片和第二滑动锁片上分别设有圆孔301,专用钳头端的圆柱形结构与圆孔301配合,轻松实现滑动锁片3的打开与锁合,有效避免了其他矫治器开启自锁托槽的单向力,从而确保打开自锁托槽滑动锁片3过程不会对牙齿施加额外副作用力,提高患者舒适感。

由上述被动式自锁托槽组成托槽系统,所述托槽系统中的自锁托槽均不带钩;也可以是3牙位自锁托槽带钩,其他牙位自锁托槽不带钩;或为3、4、5 牙位自锁托槽带钩,其他牙位自锁托槽不带钩。

将托槽系统中3牙位自锁托槽的沟槽4设计为圆角结构,如图5a-图5b 所示,圆角结构允许正畸丝在沟槽4内大范围移动,可以有效避免因正畸丝弯曲与沟槽4两侧接触形成的约束力。其他牙位自锁托槽的沟槽4为图4a-图4d 所示的直角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