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保证手术时部件移动多样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是指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
目前各大医院脊柱关节手术均需要在术中定位或者进行X片评估手术情况,然而这些手术均需要器械台摆放各类器械,目前医院的器械台与手术床均分开,在摄片时均需要升高或者降低或者前后移动手术床与器械台来方便移动式摄片机的进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不停的评估病人与器械台之间的距离防止病人的压伤,或者手术床高度的升高将器械台掀翻导致器械的掉落影响手术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医院的器械台与手术床均分开没有连接,导致使用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提供了一种基于保证手术时部件移动多样性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将器械台与手术床活动连接,能够实现同步运动,并且器械台可以在手术床上前后移动,分开后可以单独进行升降,移动形式多样,满足使用要求,安全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保证手术时部件移动多样性的装置,包括手术床和器械台,所述器械台设置在手术床的上方,在手术床的侧壁和器械台的侧壁均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弯曲后分别与对应的手术床的侧壁或器械台的侧壁垂直固定,在导向杆上均套有固定座,固定座能够在导向杆上沿着对应的导向杆外壁水平移动,固定座上均设置有通槽,且通槽中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同时穿过两个固定座中的通槽,支撑杆与器械台连接,且支撑杆与导向杆垂直,在固定座的外壁均设置有锁紧螺杆,且锁紧螺杆一端插入到固定座中并且能够与支撑杆接触,固定座外部均设置有旋转柄,旋转柄与锁紧螺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垂直固定。目前医院的器械台与手术床均分开,在摄片时均需要升高或者降低或者前后移动手术床与器械台来方便移动式摄片机的进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不停的评估病人与器械台之间的距离防止病人的压伤,或者手术床高度的升高将器械台掀翻导致器械的掉落影响手术进行,而本方案则是能够将手术台和器械台活动连接在一起,使得其连接时牢固能够进行整体运动,分开时能够进行单独使用,互不影响,从而避免对病人的压伤,也不会出现手术床高度的升高将器械台掀翻导致器械的掉落影响手术进行的现象,其移动形式多样,满足使用要求,安全性更高。
导向杆的主体与手术床或器械台平行设置;导向杆中与手术床连接的导向杆数量为两根,手术床设置在该导向杆之间,与器械台连接的导向杆数量为两根,器械台设置在该导向杆之间,朝向同一方向上的导向杆上的固定座被同一根支撑杆连接,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同时与两根支撑杆垂直固定,且连接杆设置在器械台下方。为了增加移动的稳定性,在手术床的两侧都设置导向杆,器械台的对称侧壁也设置导向杆,同样地支撑杆数量为两根,其同时与器械台连接,由于两根支撑杆存在着移动不同步、不稳定的现象,将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将器械台与手术床活动连接,能够实现同步运动,并且器械台可以在手术床上前后移动,分开后可以单独进行升降,移动形式多样,满足使用要求,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器械台单独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器械台,2-旋转柄,3-锁紧螺杆,4-手术床,5-通槽,6-支撑杆,7-固定座,8-卡紧槽,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基于保证手术时部件移动多样性的装置,包括手术床4和器械台1,所述器械台1设置在手术床4的上方,在手术床4的侧壁和器械台1的侧壁均设置有导向杆9,导向杆9的两端弯曲后分别与对应的手术床4的侧壁或器械台1的侧壁垂直固定,在导向杆9上均套有固定座7,固定座7能够在导向杆9上沿着对应的导向杆9外壁水平移动,固定座7上均设置有通槽5,且通槽5中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同时穿过两个固定座7中的通槽5,支撑杆6与器械台1连接,且支撑杆6与导向杆9垂直,在固定座7的外壁均设置有锁紧螺杆3,且锁紧螺杆3一端插入到固定座7中并且能够与支撑杆6接触,固定座7外部均设置有旋转柄2,旋转柄2与锁紧螺杆3远离支撑杆6的一端垂直固定;导向杆9的主体与手术床4或器械台1平行设置。本方案中手术床4和器械台1均为成熟的单独使用部件,其单独使用时能够实现各自的功能,能够进行单独的升降,但是在摄片时均需要升高或者降低或者前后移动手术床与器械台来方便移动式摄片机的进出,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不停的评估病人与器械台之间的距离防止病人的压伤,或者手术床高度的升高将器械台掀翻导致器械的掉落影响手术进行,本方案设计连接结构使得手术床4和器械台1连接在一起,并且在连接后实现平稳,能够各自进行前后移动,器械台1能够随着手术床4进行上下移动,也能够相对于手术床4进行上下移动,分开后各自的动作也能够单独进行,互不影响,如图2所示,在器械台1底部安装有底座用于单独使用器械台1时进行升降,底座与器械台1活动连接,能够进行伸缩,器械台与手术床连接在一起时可以将底座拆卸防止造成干涉,在固定座7上设置有卡紧槽8来便于卡在导向杆9上,卡紧槽8为凸字型通槽,开口小,底面大,这样才能够将导向杆9卡紧,使得固定座7能够在导向杆9上沿着对应的导向杆9外壁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水平方向即前后方向调整,卡紧槽8与通槽5垂直,根据高度位置调整支撑杆6相对于固定座7的位置,然后拧动旋转柄2,使得锁紧螺杆3插入到固定座7中并且对支撑杆6压紧实现位置锁定,这样能够防止病人的压伤,手术床高度的升高不会将器械台掀翻,器械也不会掉落,手术能够正常进行。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导向杆9中与手术床4连接的导向杆9数量设置为两根,手术床4设置在该导向杆9之间,与器械台1连接的导向杆9数量设置为两根,器械台1设置在该导向杆9之间,朝向同一方向上的导向杆9上的固定座7被同一根支撑杆6连接,支撑杆6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同时与两根支撑杆6垂直固定,且连接杆设置在器械台1下方。为了保持平衡,所以在手术床4的两侧和器械台1两侧各设置有导向杆9,从而支撑杆6也为两根,使得器械台1能够在手术床4的正上方,这样使用更加方便,但是这种情况易出现不稳定,不同步,所以在支撑杆6之间设置了连接杆来连接,增加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