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19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紧张忙碌的工作使得人们很少有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加上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目前,主要通过测量生命体征(如体重、脉搏、呼吸、血压和心率等)获得机体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的健康情况。人们可单独购买医疗设备进行测量,但是,这种测量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而且时常遗忘。若去医院看门诊,医院通常病人多,须排队测量,耗时长,效率低,还易造成门诊室拥挤,影响医生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的智能椅,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所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决定是否发出警告并提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所述椅子本体包括底座、椅座和椅背,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所述椅座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所述椅座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所述椅座的底部通过连接杆与脚踏板连接,所述椅背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所述椅背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通过弹性支架与所述椅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和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分别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智能终端与云服务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椅可对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所监测到的生命体征数据决定是否发出警告并提示,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智能椅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椅子本体,2-底座,3-椅座,4-椅背,5-体重测量传感模块,6-脉搏测量传感模块,7-血压测量传感模块,8-电源及通讯模块,9-连接杆,10-脚踏板,11-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2-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3-弹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底座2、椅座3和椅背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实时体重信息,所述椅座3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3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用于获取实时脉搏信息,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用于获取实时血压数据,所述椅座3的底部通过连接杆9与脚踏板10连接,测体温时须双脚踩在所述脚踏板10上,所述椅背4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用于获取实时呼吸频率数据,所述椅背4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通过弹性支架13与所述椅背4连接,测试者坐下后,可手动调节所述弹性支架13,当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贴于额头处时即可快速测量体温,所述椅座3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8,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通讯模块,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将各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与其匹配的蓝牙手机,所述蓝牙手机与云服务器连接。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施例中智能椅的工作原理图。首先,将智能椅通电,测试者坐在智能椅上,打开手机蓝牙,与智能椅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相应的测试APP,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注册,登录,选择开始测试,即可读取自己的体重、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数据,并可对上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测,若“是”,则将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云服务器保存,若“否”,则发出警告并提示。当该椅子用于门诊室时,医生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连接此智能椅,及时获取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底座2、椅座3和椅背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实时体重信息,所述椅座3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3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用于获取实时脉搏信息,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用于获取实时血压数据,所述椅座3的底部通过连接杆9与脚踏板10连接,测体温时须双脚踩在所述脚踏板10上,所述椅背4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用于获取实时呼吸频率数据,所述椅背4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通过弹性支架13与所述椅背4连接,测试者坐下后,可手动调节所述弹性支架13,当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贴于额头处时即可快速测量体温,所述椅座3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8,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通讯模块,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将各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外接蓝牙设备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与云服务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椅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智能椅通电,测试者坐在智能椅上,打开外接蓝牙设备的计算机,与智能椅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相应的测试APP,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注册,登录,选择开始测试,即可读取自己的体重、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数据,并可对上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测,若“是”,则将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云服务器保存,若“否”,则发出警告并提示。当该椅子用于门诊室时,医生也可以通过外接蓝牙设备的计算机连接此智能椅,及时获取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底座2、椅座3和椅背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实时体重信息,所述椅座3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3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用于获取实时脉搏信息,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用于获取实时血压数据,所述椅座3的底部通过连接杆9与脚踏板10连接,测体温时须双脚踩在所述脚踏板10上,所述椅背4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用于获取实时呼吸频率数据,所述椅背4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通过弹性支架13与所述椅背4连接,测试者坐下后,可手动调节所述弹性支架13,当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贴于额头处时即可快速测量体温,所述椅座3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8,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所述通讯模块为蓝牙通讯模块,所述蓝牙通讯模块将各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与云服务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椅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智能椅通电,测试者坐在智能椅上,打开平板电脑的蓝牙,与智能椅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相应的测试APP,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注册,登录,选择开始测试,即可读取自己的体重、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数据,并可对上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测,若“是”,则将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云服务器保存,若“否”,则发出警告并提示。当该椅子用于门诊室时,医生可通过平板电脑快速实时获取病人生命体征信息,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底座2、椅座3和椅背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实时体重信息,所述椅座3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3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用于获取实时脉搏信息,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用于获取实时血压数据,所述椅座3的底部通过连接杆9与脚踏板10连接,测体温时须双脚踩在所述脚踏板10上,所述椅背4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用于获取实时呼吸频率数据,所述椅背4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通过弹性支架13与所述椅背4连接,测试者坐下后,可手动调节所述弹性支架13,当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贴于额头处时即可快速测量体温,所述椅座3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8,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所述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所述WIFI通讯模块将各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手机,所述手机与云服务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椅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智能椅通电,测试者坐在智能椅上,打开手机WIFI,与智能椅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相应的测试APP,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注册,登录,选择开始测试,即可读取自己的体重、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数据,并可对上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测,若“是”,则将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云服务器保存,若“否”,则发出警告并提示。当该椅子用于门诊室时,医生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连接此智能椅,及时获取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底座2、椅座3和椅背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实时体重信息,所述椅座3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3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用于获取实时脉搏信息,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用于获取实时血压数据,所述椅座3的底部通过连接杆9与脚踏板10连接,测体温时须双脚踩在所述脚踏板10上,所述椅背4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用于获取实时呼吸频率数据,所述椅背4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通过弹性支架13与所述椅背4连接,测试者坐下后,可手动调节所述弹性支架13,当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贴于额头处时即可快速测量体温,所述椅座3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8,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所述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所述WIFI通讯模块将各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计算机,所述计算机与云服务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椅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智能椅通电,测试者坐在智能椅上,打开计算机,通过WIFI与智能椅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相应的测试APP,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注册,登录,选择开始测试,即可读取自己的体重、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数据,并可对上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测,若“是”,则将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云服务器保存,若“否”,则发出警告并提示。当该椅子用于门诊室时,医生可通过WIFI连接计算机快速实时获取病人生命体征信息,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

实施例六: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椅,包括椅子本体1,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底座2、椅座3和椅背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实时体重信息,所述椅座3的两侧均设有扶手,所述椅座3的一侧扶手上设置有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用于获取实时脉搏信息,另一侧扶手上方设置有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用于获取实时血压数据,所述椅座3的底部通过连接杆9与脚踏板10连接,测体温时须双脚踩在所述脚踏板10上,所述椅背4朝内的一面设置有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用于获取实时呼吸频率数据,所述椅背4上方设置有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通过弹性支架13与所述椅背4连接,测试者坐下后,可手动调节所述弹性支架13,当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贴于额头处时即可快速测量体温,所述椅座3下方设置有电源及通讯模块8,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体重测量传感模块5、所述脉搏测量传感模块6、所述血压测量传感模块7、所述呼吸测量传感模块11及所述红外体温测量传感模块12连接并为各传感模块供电,所述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所述WIFI通讯模块将各传感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为平板电脑,所述平板电脑与云服务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智能椅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智能椅通电,测试者坐在智能椅上,打开平板电脑,通过WIFI与智能椅进行连接,然后打开相应的测试APP,输入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注册,登录,选择开始测试,即可读取自己的体重、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数据,并可对上述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是否正常进行实时监测,若“是”,则将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云服务器保存,若“否”,则发出警告并提示。当该椅子用于门诊室时,医生可通过WIFI连接平板电脑快速实时获取病人生命体征信息,操作简单,耗时短,测量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