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13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发生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发生器根据不同用途,可分为①空气加湿器(用于给空气加湿的加湿器)、②医用雾化器(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③其他类型的雾化器。在雾化的过程中,加入可灭菌的药液,如液态过氧化氢,即可实现对空间环境的灭菌,常被用于医疗、生物等对空气洁净度较高的行业中。

现有技术中,用于空间杀菌的装置有,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的《雾化过氧化氢灭菌装置》(CN 202802272 U),包括用于存储液态过氧化氢的储液罐和喷头,储液罐上连接有气管和液管,气管和液管远离储液罐的一端均连接在喷头上,喷头为雾化喷头,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充入压缩空气的充气嘴,充气嘴与气管相连通。上述结构的雾化装置,需要加入压缩空气,利用负压带动液体通过喷头喷出,如此虽然可以完成雾化杀菌,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压缩空气需要用到压缩机,也就必然存在机械噪音,噪音大都在65分贝~80分贝,在用于医疗行业时,对医院环境造成破坏;

2.对药液的利用率较低,液管内的药液在被送入喷嘴后,利用气管的气流通过喷头雾化后喷出,若没有完全雾化成的药液部分残留在喷头内,部分则有滴落到地面的可能,一方面造成浪费,一方面给使用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雾化发生器还可以通过对滴入腔体内的液体加热,汽化后由气流送出,然而此类雾化器也同样存在着残液问题,雾化率在80%左右,这是由于加热液体部分较为局限,加热器表面温度会随着滴入的液体而降低,一般下降在10℃~12℃,从而影响到汽化的效率及完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通过结构的改良,大大提升雾化率,避免积液残留,降低使用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包括发雾仓、加热器以及药液滴管,所述发雾仓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加热器上方设有旋转平台,该旋转平台的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与所述旋转平台连接,所述药液滴管位于所述旋转平台的上方,待加入液体经所述药液滴管落于所述旋转平台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平台为一平板型转盘,所述药液滴管的出液口位于平板型转盘圆心至边缘的中部上方。

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平台为一中间凸起的圆锥形转盘,所述药液滴管的出液口位于锥形转盘靠近顶端部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平台的旋转速度为10rpm~20rp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雾仓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进风口与高速气流管连通,该高速气流管内设有空气加热装置,所述进风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该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的比较端连接,所述进风口处气流温度与发雾仓内温度对等,避免因温差引起已雾化气体的二次凝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速气流管内的气流速度为5m/s~8m/s。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药液滴管上设有液体计量泵。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平台与发雾仓之间设有密封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雾仓与外界之间设有绝热保温层,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发雾仓中间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穿过加热器与所述旋转平台连接,所述输出转轴外设有隔热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器上设置旋转平台,药液滴管位于旋转平台上方,药液滴落至旋转平台上,而后通过加热器加热气化成气态,由于旋转平台不停地转动,使得药液滴在旋转平台的不同位置上,克服以往仅滴落在同一位置造成的局部表面温度降低而引起的气化不完全,经检测,可将原雾化率从80%提高至95%~98%,避免药液的残留;

2.进风口与高速气流管连通,在高速气流管中设置空气加热装置,以此保证进入进风口的高速气流具有一定温度,同时在进风口处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发雾仓内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发雾仓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进风口气流温度比较,控制空气加热装置的加热量,从而确保进风口的气流温度与发雾仓内相同,避免因温差引起已雾化气体的二次凝露,保证发雾率及发雾量稳定;

3.药液滴管上设置计量泵,可定时、定速、定量的滴入液体,如VHP溶液,以达到最佳的雾化率,防止积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雾仓;2、加热器;3、药液滴管;4、绝热保温层;5、进风口;6、出风口;7、旋转平台;8、电机;9、输出转轴;10、密封盘;11、计量泵;12、第一温度传感器;13、高速气流管;14、空气加热装置;15、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包括发雾仓1、加热器2以及药液滴管3,所述发雾仓1与外界之间设有绝热保温层4,所述发雾仓1上分别设有进风口5及出风口6,所述加热器2位于所述发雾仓1中间底部,其上方设有旋转平台7,该旋转平台7的底部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转轴9穿过加热器2与所述旋转平台7连接,所述输出转轴9外设有隔热层(聚四氟乙烯或保温岩棉),所述旋转平台7与发雾仓1之间设有密封盘10,避免渗漏;所述药液滴管3位于所述旋转平台7的上方,待加入液体经所述药液滴管3落于所述旋转平台7上,所述药液滴管3上设有计量泵11,计量泵11定时、定速、定量控制药液滴管3内液体的滴落,确保液体的充分气化。

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平台7为一平板型转盘,所述药液滴管3的出液口位于平板型转盘圆心至边缘的中部上方,所述旋转平台7的旋转速度为10rpm~20rpm,平板型转盘与底部的加热器2贴合,具有很好的热传导,充分加热位于转盘上的滴液。

所述发雾仓1内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进风口5与高速气流管13连通,该高速气流管13内设有空气加热装置14,所述进风口5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5,该第二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14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14的比较端连接,所述进风口5处气流温度与发雾仓1内温度对等。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2检测发雾仓1内的实时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5检测进风口5处气流温度,两者进行比较,空气加热装置14根据比较的结果调整加热值,使得高速气流管13内的气流温度与发雾仓1内温度一致,从而避免新进气流与发雾仓1内温度产生温差,确保气化率不受影响;

所述高速气流管13内的气流速度为5m/s~8m/s,通过高速气流,在进入发雾仓1后,可快速的带走气化后的雾气,并自出风口6排出,由与出风口6连接的出风管道送至终端设备中去。

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一种高效常压雾化发生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似,不同点在于:所述旋转平台7为一中间凸起的圆锥形转盘,所述药液滴管3的出液口位于锥形转盘靠近顶端部的上方。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平台7为一锥形转盘,药液滴管3位于靠近锥形的顶部,如此,液体自较高的顶部滴落,沿锥形坡向下滑落,并不断地被加热,直至气化,可见锥形转盘增加了液体受热面积,虽然锥形转盘与加热器2并没有贴合,是通过热辐射加热旋转平台7,然而增加的受热面积可充分对液体进行加热,气化率不受影响,因此发雾率亦可达到98%左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