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淀粉糖进料管道灭菌装置,属于淀粉糖糖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淀粉糖糖化过程中,糖化进料后总是有部分残料存于管道中,时间一长导致杂菌在残料中大量繁殖,而在下次进料时随料液进入糖化罐,导致糖化过程染菌,使料液pH下降,从而额外增加酶制剂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生产产品质量下降、成品保质期缩短。现有生产技术中通常使用抗生素,其灭菌效果并不理想,也相对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灭菌彻底、降低酶耗、提高产品质量的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淀粉糖进料管道灭菌装置,包括进料母管,进料母管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分管,进料分管与糖化罐相连,每个进料分管上均设有分管阀,相邻两个进料分管之间的进料母管上设有母管阀,每个进料分管上方一侧均设有蒸汽进口。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关闭临近进料源的分管阀,开启远离进料源的分管阀,先使远离进料源的糖化罐完成进料,然后关闭最远端糖化罐与次远端糖化罐之间的母管阀,打开最远端糖化罐所连进料分管上方的蒸汽进口,输入蒸汽,利用蒸汽将管道中的残余物料冲入最远端糖化罐中,关闭相连的进料分管上的分管阀,待蒸汽进入达到一定的压力后,保持一段时间,达到灭菌效果,打开分管阀,完成对管道的灭菌,此时,在针对最远端糖化罐顶部管道处理操作时,不影响次远端糖化罐的持续进料,依次类推,可维持整个生产线高效运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进料母管的直径为60-1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进料分管直径为40-8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进料分管内部设有导流片,导流片设于分管阀下方,导流片一端与进料分管内壁转动连接,导流片另一端连接有拨杆,拨杆贯穿进料分管设置;分管阀下方还设有出气口。灭菌结束后,通过拨杆推动导流片,导流片转动,打开出气口,打开分管阀,使蒸汽及产生的凝露经导流片导向从出气口排出,进一步降低对糖化罐内生产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拨杆为弧形弯杆。便于操作。
进一步优选的,拨杆与进料分管之间设有橡胶圈。以进一步增强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进料管道中无残料,并且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可有效预防糖化过程染菌,从而降低了酶制剂耗用、保持糖化液指标稳定、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货架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分管的分管阀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糖化罐;2、取样观察口;3、分管阀;4、母管阀;5、进料母管;6、蒸汽进口;7、进料分管;8、导流片;9、拨杆;1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淀粉糖进料管道灭菌装置,包括进料母管,进料母管上设有五个进料分管,如图1所示,进料分管与糖化罐相连,糖化罐顶部设有取样观察口,每个进料分管上均设有分管阀,相邻两个进料分管之间的进料母管上设有母管阀,每个进料分管上方一侧均设有蒸汽进口。进料母管的直径为60mm,进料分管直径为40mm。
如图1所示,图1中的箭头指向为物料的走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控制关闭临近进料源的分管阀,开启远离进料源的分管阀,即关闭图1中右侧四个进料分管的分管阀,开启最左侧进料分管的分管阀,先使远离进料源的糖化罐完成进料,然后关闭最远端糖化罐与次远端糖化罐之间的母管阀,打开最远端糖化罐所连进料分管上方的蒸汽进口,输入蒸汽,利用蒸汽将管道中的残余物料冲入最远端糖化罐中,关闭相连的进料分管上的分管阀,待蒸汽进入达到一定的压力后,保持一段时间,达到灭菌效果,打开分管阀,蒸汽进入糖化罐,糖化罐内用于反应的物料庞大,蒸汽加入后糖化罐内糖化液指标可维持于合格范围,完成对管道的灭菌,灭菌效果显著,此时,在针对最远端糖化罐顶部管道处理操作时,不影响次远端糖化罐的持续进料,依次类推,可维持整个生产线高效运作。
实施例2:
一种淀粉糖进料管道灭菌装置,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进料母管的直径为100mm,进料分管直径为80mm。
实施例3:
一种淀粉糖进料管道灭菌装置,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所述进料分管内部设有导流片,如图2所示,导流片设于分管阀下方,导流片一端与进料分管内壁转动连接,导流片另一端连接有拨杆,拨杆贯穿进料分管设置;分管阀下方还设有出气口。拨杆为弧形弯杆,拨杆与进料分管之间设有橡胶圈,便于操作。灭菌结束后,通过拨杆推动导流片,导流片转动,打开出气口,打开分管阀,使蒸汽及产生的凝露经导流片导向从出气口排出,进一步降低对糖化罐内生产的影响,产品质量优异。
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