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58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五孔钉夹(1)、与五孔钉夹(1)通过拉杆螺栓(2)固定的钉夹(3)、与五孔钉夹(1)通过球头拉杆(4)及球头螺母(5)相连的辅助主体(6),与辅助主体(6)通过紧固螺栓(7)锁紧的导杆(8),沿导杆(8)轴向方向套置在导杆(8)上并排设置的I型钉夹(9)和II型钉夹(10),贯穿I型钉夹(9)和II型钉夹(10)且与辅助主体(6)连接的传递螺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孔钉夹(1)包括半拱形突起(121),楔形空腔(122)、可插入楔形空腔(122)的钉夹夹持块(123)、垂直半拱形突起(121)用于插入拉杆螺栓(2)的楔形孔(124)、与楔形孔(124)垂直且贯穿五孔钉夹(1)的骨螺钉孔(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夹夹持块(123)两侧设有供两个供锁紧螺栓(126)插入的螺栓孔(127),设有与楔形空腔(122)匹配的楔形突起(128), 设有与五孔钉夹(1)的骨螺钉孔(125)一一对应的骨螺钉孔(129),且靠近楔形最窄端的骨螺钉孔(129)为C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钉夹(9)包括I型钉夹底座(91)、I型钉钉夹固定块(92)、第一钉夹(93)、用于锁紧第一钉夹(93)的锁紧螺栓(126),设置在I型钉夹底座(91)上的蜗轮(200)、蜗杆(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II型钉夹(10)包括II型钉夹底座(101)、第二钉夹(102)、II型钉夹固定块(103)、用于锁紧第二钉夹(102)的锁紧螺栓(126)、设置在II型钉夹底座(101)上的蜗轮(200)、蜗杆(201),II型钉夹固定块(103)下部为弧形且套置在传递螺杆(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200)、蜗杆(201)与传递螺杆(11)配合可让I型钉夹(9)和II型钉夹(10)在导杆(8)上进行单独精确平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钉夹(3)可沿半拱形突起(121)进行单边可控调节20度、双边可控调整40度的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肢体重建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II型钉夹固定块(103)通过调节第二钉夹(102)两侧锁紧螺栓(126)实现单边25度、双边50度的摆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