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痰液提取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中,通过痰液查找肿瘤细胞和结核菌等条件致病菌是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痰液在外部环境中存在时间稍长便会干燥,使得内部细胞及致病微生物发生变形、裂解或挥发等现象,从而降低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因此,保证痰液的提取新鲜度至关重要。目前在对痰液现场采样时,医护人员或者操作一次吸痰机,从而从吸痰机内的痰液收集瓶内直接取样该次操作所吸取的痰液;或者在能熟练控制吸痰机的前提下,通过人为的拧开吸痰机的管道口,从而直接接装痰液。上述现场采样流程存在的缺陷在于:其一,对于某些诸如执行了气切口等手术的病人,吸痰机是作为常备设备而存在的,因此,痰液收集瓶内往往已经存在着大量的沉积痰液。直接在痰液收集瓶内提取痰液,操作难度大不说,显然也无法保证所提取痰液的新鲜度。其二,直接由管道口来接装痰液,固然保证了痰液的提取效率;然而,一则对吸痰机的熟练操作程度要求苛刻,这就导致了必然有一部分医护人员无法使用该种操作方式;二则稍有不慎而导致痰液接取失败,痰液就会直接洒落在地上,不仅影响周遭环境,同时还易于引发交叉感染,从而给医护人员带来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痰液提取器,其构造紧凑而实用性强,操作门槛低,可在实现在线痰液提取功能的同时,简化痰液的提取步骤,最终有效的提升痰液的提取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痰液提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中空管腔结构的收集管;收集管的进口端及出口端分别接驳吸痰管,以使得吸痰管管腔和收集管管腔彼此连通形成供痰液行进的流道;本提取器还包括用于提取痰液的收集滤网,在收集管的管壁处贯穿开设有可供收集滤网径向插入及拔出的可启闭的插接孔;所述收集滤网与所述插接孔间构成插接配合且收集滤网的网面位于所述流道的痰液行进路径上时,收集滤网的网面相交于收集管的轴线。
收集管外形呈四方管体状,插接孔孔腔为长方通孔状且其长边垂直收集管轴线;所述收集滤网包括用于粘附痰液的网筛以及与网筛固接的可供人手持或镊钳夹持的平板端;插接孔在收集管管壁所在孔端处凹设有台阶状止口,所述台阶状止口的布置位置位于插接孔的宽边上,平板端上对应该台阶状止口而设置台肩部,该台肩部与所述台阶状止口间构成限位网筛插入深度的止口定位配合。
所述插接孔上的位于进口端的一侧孔壁与网筛之间的间距大于插接孔上的位于出口端的一侧孔壁与网筛之间的间距。
所述插接孔的孔壁处凹设有点状嵌孔,平板端上相应处凸设有定位凸点,所述定位凸点与点状嵌孔间构成卡嵌配合。
在平板端的两侧边处布置弹性卡口,所述弹性卡口的插接方向平行收集滤网相对插接孔的插拔方向;插接孔在位于收集管管壁处的孔口端相应布置供弹性卡口插接的卡槽,所述弹性卡口与该卡槽间构成弹性卡接配合。
在插接孔所在的收集管管壁处布置有可启闭该插接孔的封盖。
所述封盖外形呈长方板状,封盖一端铰接于收集管管壁处,封盖另一端与收集管管壁间构成卡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现有吸痰机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辟蹊径的采用了独特的收集管结构,从而将传统的单吸痰管变更为吸痰管+收集管的组合管构造,最终实现了痰液在未进入痰液收集瓶前的在线收集功能。实际操作时,收集管既可预先与吸痰管进行组装,从而在需要时直接更换吸痰机上的原始吸痰管即可;或可以临时的进行原始吸痰管的截取,以在线的进行收集管的临时组装。由于收集管本身形成了的管腔环境,因此在进口端及出口端被连通的状态下,收集管与吸痰管共同构成了痰液行进的流道。通过在该流道处以收集滤网来截断:一方面,收集滤网的网面透气,因此可保证吸痰机的负压吸取操作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痰液经过收集滤网的网面时,则会被粘附住而无法正常通过收集滤网,从而实现了相对痰液的在线收集功能。
综上,本提取器构造紧凑而实用性强,任何人员均可独立操作,操作门槛低,其可在实现在线痰液提取功能的同时,简化痰液的提取步骤,最终有效的提升痰液的提取效率。
2)、插接孔的布局,使得收集滤网必须以网面垂直收集管轴线的而沿收集管径向插入其管腔内;该种插拔方式,可保证痰液因负压吸取而通过收集管管腔时,收集滤网能以最合适的角度对痰液进行粘附捕捉,收集效率可得到有效保证。台阶状止口搭配台肩部的配合方式,保证了收集滤网插入深度的恒定性,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导轨导向的目的,进而确保收集滤网在插入后相对收集管的位置稳定性。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重点部分,插接孔上的位于进口端的一侧孔壁与网筛之间的间距大于插接孔上的位于出口端的一侧孔壁与网筛之间的间距;换言之,网筛的供痰液粘附的网面是与插接孔上的位于进口端的一侧孔壁间存有较大间距的。上述大间距的设置,保证了在收集滤网接收到足够的痰液而需要拔出时,不会因为由于痰液粘附而厚度增加的筛面碰触到插接孔的孔壁,而出现痰液被意外刮掉的状况,最终确保痰液的有效带出及收纳。
4)、点状嵌孔搭配定位凸起,使得整个收集滤网插入插接孔后能立即彼此卡嵌,不至于因管体晃动或外物误碰而出现收集滤网掉落现象。弹性卡口的设置,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收集滤网插入插接孔后的位置稳定性。封盖作为收集滤网未插入前的封口部件,能有效确保插接孔乃至整个收集管管腔环境的对外密闭性。具体操作时,也可考虑将封盖作为一个止动件,从而在收集滤网插入插接孔后,封盖仍能闭合,从而限制收集滤网自行沿拔出方向脱出插接孔。封盖与收集管管壁间的铰接及卡接配合,有效的提升了封盖启闭的便捷性,这对提升整个痰液采集流程的效率性有着有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收集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封盖处于打开状态下的收集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收集滤网插入插接孔后的收集管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5为收集滤网的正视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收集管
10a-进口端 10b-出口端
11-插接孔 11a-台阶状止口 11b-点状嵌孔 11c-卡槽
12-封盖
20-收集滤网 21-网筛 22-平板端 22a-台肩部 22b-定位凸点
23-弹性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其主体结构包括中空管状的收集管10以及可沿收集管10的径向插入收集管10管腔内的收集滤网20。其中,收集管10整体外形参见图1-3所示,包括进口端10a、出口端10b以及构成管身的四方状的管体。收集管10的管壁处贯穿设置长方孔状的插接孔11,插接孔11的宽边处布置台阶状止口11a,并再在台阶状止口11a的旁侧设置卡槽11c。所谓的插接孔11的宽边,也即插接孔11的长方形孔端面的宽边;长边同理。收集滤网20则如图4-5所示,包括供人手持或镊钳夹取的平板端22,在平板端22上固接有用于直接粘附痰液的网筛21。平板端2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布置弹性卡口23以与上述卡槽11c间构成弹性卡接配合。平板端22上还设置定位凸起,从而与插接孔11上预设的点状嵌孔11b间构成卡嵌配合。为保证痰液的可靠收集性,网筛21的用于粘附痰液的一侧网面与插接孔11的靠近进口端10a的一侧孔壁间存有较大间隙,以避免在收集滤网20取出时产生相对插接孔11孔壁的刮蹭状况。
本实用新型在闲置状态或无需进行痰液收集时,通过封盖12的闭合,收集管10整体呈现了具备进口端10a及出口端10b的管形构造。在该状态时,或者直接将收集管10进行存储,或者作为正常的某段吸痰管体而使用。在需要进行痰液提取操作时,打开封盖12,插入收集滤网20,在定位凸起与嵌孔11b以及弹性卡口23与卡槽11c的两重锁定结构,以及台肩部22a与止口状台阶的止口配合下,收集滤网20被稳固的固定于收集管10的插接孔11内。在确保上述动作完成后,开启吸痰机,在吸痰机的负压吸取作用下,痰液被夹裹并带至收集管10内,最终因收集滤网20的网筛21作用而被粘附住。之后,沿插接孔11拔出收集滤网20,重新封闭封盖12,以完整的完成痰液在线提取操作。由于封盖12的可启闭性,上述痰液在线提取流程可重复进行,以便于医生全程跟进分析并监控患者病情,提升其治愈效率。
实际操作时,收集管10可以作为单独构件而单独存储,并在需要时再通过后期组合而使用;也可直接在生产制作时将收集管10与吸痰管进行集成,以形成组合件,具体视用户需求而定,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