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04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刺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刺针。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三十以上,高居首位。目前,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包括乳腺X线摄片、B超、乳腺导管内窥镜等,但最终的确诊仍然要依靠病理学诊断。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获得术前病理学诊断最常用的手段,它包括穿刺针活检和手术活检两种方法。相对于手术活检,穿刺针活检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少,无疤痕,且费用也相对低廉。最重要的是,穿刺活检可以使一部分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免去了不必要的手术。

虽然乳腺穿刺活检具有如上多种优点,但是,由于活检穿刺手术的操作方式所限,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风险。具体而言,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如果活检穿刺的组织是良性病灶,那么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或促进其播散和转移。如果活检穿刺的组织是恶性病灶,当进行穿刺时,针头必然会沾染肿瘤细胞,因此,肿瘤穿刺退针过程中也就必然会将针头上沾染的肿瘤细胞带入针道,发生肿瘤细胞种植,引发乳腺肿瘤细胞的针道转移。肿瘤细胞的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其原发部位,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游离到其他器官继续繁殖生长,形成同样性质的肿瘤。这就可能影响乳腺癌病人的复发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是现有肿瘤穿刺手术中,由于穿刺针的针头沾染肿瘤细胞而带来肿瘤针道转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穿刺针,包括一针体,所述针体包括:供电部;位于所述针体末端的第一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一电极,所述供电部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以向所述电极供电而改变所述第一组件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针体内容设有导管导丝,所述第一组件的轴向长度为0.1cm至15cm。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绝缘导热层,所述绝缘导热层涂覆于所述电极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螺纹连接,所述供电部包括至少两个触点,所述触点位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螺接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卡接,所述供电部包括至少两个触点,所述触点位于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螺接处。

可选地,所述供电部还包括连接于触电的供电线,所述供电线穿经所述第二组件内。

可选地,所述穿刺针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组件表面的温度,并将所述第一组件表面的温度发送于一处理单元。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连接于所述供电部,以控制所述供电部提供于所述电极的功率。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连接于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组件表面的温度。

相对于现有的活检穿刺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穿刺针具有一位于穿刺针末端且可拆卸的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电极,穿刺针的供电部可以向该电极供电,以改变第一组件的温度。当进行肿瘤穿刺手术后,可以通过供电部向第一组件供电,进而使得第一组件外表面温度升高,而杀灭肿瘤细胞,避免了穿刺手术退针过程中针头沾染肿瘤细胞而引导的肿瘤细胞针道转移。降低了癌症病人的复发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穿刺针的第一组件及其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肿瘤穿刺手术中,穿刺针的针头沾染肿瘤细胞会带来肿瘤针道转移。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穿刺针。参阅图1,图1是本实 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穿刺针包括一针体。所述针体包括供电部30、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

所述第一组件10位于所述针体末端,所述第二组件20和所述第一组件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组件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均为圆柱体,且直径相同,这样所述第一组件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即平滑地对接成一体。所述第一组件10的末端类似于现有穿刺针的末端,具有一针尖,可以执行穿刺操作。所述第二组件2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

所述第一组件10包括一电极(如图1中第一组件划线阴影处所示),所述供电部30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以向所述电极供电而改变所述第一组件10的温度。

所述供电部30包括触点和供电线,所述供电部30的供电线穿经所述第二组件内。若第二组件20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供电线外设有绝缘层,避免漏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位于所述供电线的末端,当所述第一组件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连接时,所述触点与所述第一组件10的电极接触,继而所述触点能够向所述第一组件10中的电极供电。所述第一组件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可以螺纹连接,例如图1中所示,第一组件10具有外螺纹,第二组件20具有内螺纹,触点位于第二组件20的内螺纹处,当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旋紧,该触点即可与第一组件10的外螺纹(即电极)连接。

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部包括两个触点,一个触点用于提供正 电压,另一个触点用于提供负电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供电部也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触点,可以通过一处理单元(下文详述)调整各个触点输出的电压,这样,一方面,若有的触点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可以提供备用供电部触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不同肿瘤或者不同穿刺部位,给不同触点提供不同的电压,以适应病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可以卡接。例如,图1中,第一组件10的电极连接部11可以设置一弹性突起(图中未示出),第二组件20的针体连接部21的相应位置可以设置凹槽(图中未示出)。在执行穿刺手术前,将第一组件10的电极连接部11推入第二组件20的针体连接部21,第一组件10即可与第二组件20卡接。第二组件20还可以包括一退出键,当穿刺手术完成后或者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一组件10时,医生或操作者按压该退出键,该第一组件10即与该第二组件20分离。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所述供电部30包括触点和供电线,所述触点位于所述供电线的末端,当所述第一组件10和所述第二组件20连接时,所述触点与所述第一组件10的电极接触,继而所述触点能够向所述第一组件10中的电极供电。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10还包括绝缘导热层12,所述绝缘导热层12涂覆于所述电极表面。所述针体1内容设有导管导丝40。当执行穿刺手术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刺针插入病灶组织,导管导丝40经由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组成的针体对病灶组织进行抓取或其他操作。当穿刺手术完成后,通过供电部30对第一组件10的电极供电以加热第一组件,消灭肿瘤细胞。电极表面的绝缘导热层12可以避免电极中的电流灼伤人体, 提高穿刺针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第一组件10可以具有不同的轴向长度,以适应不同部位的穿刺手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件10的轴向长度为0.1cm至15cm。例如,可以是1cm、2cm、5cm、8cm、10cm或15cm等。同于相同轴向长度的第一组件10,其内部电极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轴向长度的第一组件10中的电极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穿刺针的第一组件及其局部放大图。第一组件10中的电极形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热需要而有所不同。例如,电极外表面可以布置多个散热突起13,各个散热突起13可以均匀布置,也可以在局部集中布置。

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5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组件10表面的温度,并将所述第一组件表面的温度发送于一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多个温度传感器50可以分布于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的连接处,当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旋紧,温度传感器50可以获取第一组件10的温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温度传感器50也可以分布于第一组件10中,并在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连接处设置通信线路触点。当第一组件10和第二组件20旋紧时,各个温度传感器50可以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单元通信。本实施例中,处理单元可以对各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取平均值,或者对各个温度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加权平均,以得到更准确的温度数据。

处理单元还可以连接于所述供电部30,以控制所述供电部30提供于所 述电极的功率。如前所述,对于不同的肿瘤,可以选取具有不同长度第一组件的穿刺针。若选用的穿刺针的第一组件较长,则可能需要供电部提供较大的功率,若选用的穿刺针的第一组件较短,则可能需要供电部提供较小的功率。另外,由于穿刺针的第一组件中电极的材料可以不同,对于不同材料的电极,即使长度相同,也可能需要供电部30提供不同的功率才能加热至相同的温度。处理单元可以根据所接入的第一组件的差异而输出不同的功率。

处理单元还可以连接于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组件表面的温度。当处理单元又温度传感器获得第一组件表面的温度后,可输出至显示单元,例如由一应用程序的界面展示给医生或操作者。医生或操作者还可以通过该显示单元执行与穿刺针各个组件的交互。举例来说,当需要取出病灶组织的样本时,医生或操作者可以点选显示单元中的一控件,使穿刺针的导管导丝伸入病灶组织并去除样本;当穿刺针更换不同的第一组件时,医生或操作者可以点选显示单元中的控件,以使供电部的输出功率对应于当前安装的第一组件;当穿刺针的第一组件表面温度升高至预设值时,医生或操作者可以手动切断供电部的供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穿刺针具有一位于穿刺针末端且可拆卸的第一组件,该第一组件包括电极,穿刺针的供电部可以向该电极供电,以改变第一组件的温度。当进行肿瘤穿刺手术后,可以通过供电部向第一组件供电,进而使得第一组件外表面温度升高,而杀灭肿瘤细胞,避免了穿刺手术退针过程中针头沾染肿瘤细胞而引导的肿瘤细胞针道转移。降低了癌症病人的复发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