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闭合装置和组织闭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82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组织闭合装置和组织闭合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闭合装置和组织闭合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创外科发展迅速,在外科手术领域被广泛应用。

虽然微创手术的切口和套管针开口相比传统的手术是非常小的,但在完成手术过程后,仍要求使之闭合。手术闭合降低术后感染、术后疝形成(例如在腹部手术中)、随后出血或其他影响的可能性。闭合可以通过人工缝合或用于完成该闭合的缝合仪器实现。在两种情况下,由于小的开口尺寸,例如不仅对于操纵缝合线而且对于使过程可视化,缝合变得困难。还由于与上覆盖的皮肤的闭合分开地缝合例如筋膜层的皮下组织的需要,以及在穿过皮肤中的非常小的开口的情况下进行缝合,同时还要避免在这种过程期间对内脏器官的可能的损伤或损坏,而导致闭合变得更加困难。

诸如用于闭合腹壁的开口的那些常规的闭合技术使缝合线穿过腹壁组织到距原始套管针切口有一定的距离。一根或多根缝合线随后被打结以闭合皮下层,随后是表皮层的适当闭合。已注意到的是,缝合线方位距原始切口开口的距离对于保证用于形成可靠闭合的适当数量的腹壁组织是重要的。如果距离太小,则闭合不能足够可靠地闭合开口使得以后没有并发症。

现有的组织闭合装置在缝合开口和给缝合线打结以及闭合的可视化时需要大量人工护理以用于实现闭合。操作不便且不能保证开口可靠地闭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闭合装置和组织闭合系统,用以在手术期间方便的从组织内部取出缝合线并控制缝合线至开口的距离,保证开口能够可靠地被闭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组织闭合装 置,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沿主体轴线X1方向贯通所述主体的内腔;第一致动杆,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中,并具有一个伸出所述内腔的前端;至少一个可展开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致动杆的前端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可展开机构可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间转换;在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所述第二端的铰接点至所述主体轴线的距离大于在收起状态时的距离;在展开状态时,在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之间形成取线空间;其中,在所述取线空间内的所述主体上设有线限位部;其中,所述主体还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主体的针导引腔,所述针导引腔的轴线与所述主体轴线之间具有夹角;在所述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针导引腔的轴线的延长线可无阻碍地进入到所述取线空间。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部上设有抓线开口,在所述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针导引腔的轴线的延长线可穿过所述抓线开口进入到所述取线空间。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所述主体的围绕所述主体轴线的侧面上设有线夹持部,所述线夹持部与所述线限位部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第二端或者第二转动部的第二端设有线撑开部,所述线撑开部和所述线限位部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针导引腔的轴线的延长线相交。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部中还设有贯穿的线槽;所述线槽、所述线撑开部、所述线限位部和所述线夹持部处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转臂,所述线槽由两个所述转臂之间的间隙形成。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所述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导槽;还包括第一致动部,所述第一致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致动杆上,并穿过所述导槽伸出所述主体。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还包括头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致动杆的前端间接地转动连接具体为: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致动杆的前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头部铰接;和/或所述导槽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与所述第一致动部卡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组织闭合系统,其包括缝合线抓紧器和如前述的组织闭合装置;其中,所述缝合线抓紧器包括抓紧器主体、针管和线抓紧机构;所述针管与所述抓紧器主体相连接;所述线抓紧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抓紧器主体和所述针管内;在所述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时,所述针管适于穿过所述针导引腔进入到所述取线空间;所述线抓紧机构适于抓取所述取线空间内的缝线。

进一步地,根据前述的组织闭合系统,所述线抓紧机构包括弹性爪和驱动机构,所述弹性爪至少部分的收纳于所述针管的前端并可在所述针管内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抓紧器主体和所述针管内,用于带动所述弹性爪至少部分地伸出或收纳于所述针管的前端;当所述弹性爪至少部分地伸出所述针管时,所述弹性爪展开;当所述弹性爪收纳于所述针管时,所述弹性爪闭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织闭合装置,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由可展开机构展开后形成的取线空间,并在主体内设置针导引腔,针导引腔的轴线的延长线进入到取线空间,这样可以方便线抓紧机构通过针导引腔进入到取线空间内,并将缝线取出到人体的外部以进行开口的闭合,取线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机构,并且缝合线的位置和切口开口的距离也可以通过组织闭合装置设定为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开口能够可靠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织闭合系统,通过缝合线抓紧器和组织闭合装置相配合,用以将缝线取出到人体的外部以进行开口的闭合,取线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机构,并可以允许操作人员使用没有可视化的盲操作取出缝合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织闭合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织闭合系统的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织闭合系统的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织闭合系统的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头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槽的变形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线抓紧器的在弹性爪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缝合线抓紧器的在弹性爪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组织闭合装置;101、第一转动部;102、第二转动部;103、第一致动杆;104、头部;105、线限位部;106、针导引腔;107、针导引腔后开口;108、第一致动部;109、线撑开部;110、主体;111、握把;112、导槽;113、第二接触面;1011、第一分臂;1012、第二分臂;1013、抓线开口;1014、线槽;1101、线夹持部;1041、线约束部;1121、卡槽;200、缝合线抓紧器;201、抓紧器主体;202、按钮;203、第二致动部;204、针管;205、弹性爪;206、弹簧;207、第一接触面;300、缝线;A、取线空间;X1、主体轴线;X2、针导引腔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

先对本实施例中的前后方向定义如下,如图1中所示,对于组织闭合装置100,头部104所处的位置为前端,与其方向相反一侧为后端。如图10中所示,对于缝合线抓紧器200,设置有弹性爪205的一端为前端,与其相反的一端为后端。

可以通过描述连接、附接和/或连结在一起的部件说明腹腔镜筋膜闭合系统的各个方面。如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用于指示两个部件之 间的直接连接,或者在适当情况下,指示彼此通过介入部件或中间部件间接连接。相反,当部件称为“直接连接”至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介入元件。

诸如“前方”、“前端”以及“后方”、“后端”的相关术语可以在文中用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要理解的是,相关术语旨在涵盖除了附图中绘出的取向以外,还涵盖组织闭合装置/组织闭合系统或其部件的不同取向。举例来说,如果附图中示出的组织闭合装置/组织闭合系统的形貌倒置,则描述为在另一元件的前端侧上的元件随后可定向在该另一元件的后端侧上。因此,根据装置的具体取向,术语前端可以因此涵盖前侧和后侧这两个取向。

实施例一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闭合装置100的示意图。其包括主体110、第一致动杆103和至少一个可展开机构。其中,主体110具有沿主体轴线X1方向贯通主体110的内腔;第一致动杆103至少部分可伸缩地设置于内腔中,并具有一个伸出内腔的前端;至少一个可展开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部101和第二转动部102,第一转动部101的第一端与主体110铰接,第一转动部101的第二端与第二转动部102的第二端铰接,第二转动部102的第一端与第一致动杆103的前端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动连接。

其中,可展开机构可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间转换;图5中示出了可展开机构在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可展开机构在收起状态时的示意图。在展开状态时第一转动部101和第二转动部102的第二端的铰接点至主体轴线X1的距离大于在收起状态时的距离;在展开状态时,在第一转动部101和第二转动部102之间形成取线空间A,如图5中所示。

其中,在取线空间A内的主体110上设有线限位部105。

其中,主体110还设有至少一个贯穿主体的针导引腔106,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与主体轴线X1之间具有夹角θ,如图5中所示;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的延长线可无阻碍地进入到取线空间A。

具体地,可展开机构的设置数量为偶数,可以设置两组或四组或者更多组,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组可展开机构,相对于主体轴线X1对称地设置。

可选地,针导引腔106设置的数目与可展开机构的数目相同;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相对于主体轴线X1倾斜地设置,并且针导引腔106被设置为与容纳第一致动杆103的内腔之间互不干涉,这样当针导引腔106内插入缝合线抓紧器200的针管204时,如图5中所示,针管204不会影响第一致动杆103在内腔内的运动。所说的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的延长线可无阻碍地进入到取线空间A具体是指针管204可以无阻碍地穿过针导引腔106进入到取线空间A内。

可选地,线限位部105可以为任何适于将缝线300限制在靠近主体的位置的结构。具体地,线限位部105可以为可打开和闭合的卡扣结构,当卡扣闭合时,卡扣内部形成有可供缝线300通过的导线通道(图中未示出),缝线300可以在导线通道方向运动,但不能脱离导线通道。线限位部105不限于卡扣结构。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如图4至图6中所示,线限位部105位于取线空间A中。

可选地,在第一转动部101的第二端或者第二转动部102的第二端设有线撑开部109,如图5中所示,线撑开部109和线限位部105之间的连线与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的延长线相交。如图6所示,在展开状态下,缝线300被撑开于取线空间内并位于线限位部105和线撑开部109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当缝合线抓紧器200的针管进入到取线空间A内后,在操作人员盲操作的情况下,缝合线抓紧器200依然能够准确的抓住缝线300,提高取线的准确率。

可选地,如图5中所示,第一转动部101上设有抓线开口1013,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的延长线可穿过抓线开口1013进入到取线空间A。这样可以使缝合线抓紧器200进入到取线空间A内。需要说明的是,使针导引腔106的轴线X2的延长线穿过抓线开口1013进入到取线空间A的方式并不限于在第一转动部101上设置开口的形式,任何使得第一转动部101不会干扰缝合线抓紧器200进入到取线空间A内的第一转动部101结构均在本实施例的限制范围内。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4中所示,主体110的围绕主体轴线X1的侧面上设有线夹持部1101,线夹持部与线限位部105位于同一直线上。线夹持部1101的作用是对缝线300进行导向和限位,使缝线300可以与组织闭合装置一起进入到组织内并且不会相对组织闭合装置随意移动,在将缝线300取出组织时使缝线300沿线夹持部1101和线限位部105限定的方向移动,有效减少缝线300的偏移、缠绕、打结等状况的发生,保证缝线300能够顺利的取出。

优选地,线限位部105为设置于主体110上的导槽。优选地,如图2至图4中所示,主体110上设有凸出部,该凸出部可以为锥形或者柱形,线夹持部1101设置在凸出部上。

优选地,如图6中所示,第一转动部101中还设有贯穿的线槽1014;线槽1014、线撑开部109、线限位部105和线夹持部1101处于同一平面内。线槽1014贯穿第一转动部101并与取线空间A连通,当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缝线300的一部分被线撑开部109撑起,另一部分穿过线槽1014被线限位部105限位在靠近主体110的位置,并继续穿过线槽1014与线夹持部1101相连接,如图5中所示,缝线300在取线空间A内呈大致V形的结构。

优选地,如图6中所示,第一转动部10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转臂,分别为第一分臂1011和第二分臂1012,线槽1014由第一分臂1011和第二分臂1012之间的间隙形成。优选地,抓线开口1013也形成在线槽1014内。但第一转动部的结构并不限于由两个分臂组成,也可以一体的形成,在第一转动部的中部开设线槽和抓线开口(图中未示出);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优选地,如图1和图3中所示,主体110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导槽112;还包括第一致动部108,第一致动部108设置在第一致动杆103上,并穿过导槽112伸出主体110。

优选地,如图1中所示,为了便于握持,主体110上设有握把111,导槽112和第一致动部108均设置在握把111中。

具体地,导槽112设置在主体的绕主体轴线X1的侧面上,并沿主轴轴线X1方向延伸。第一致动部108沿主体轴线X1的径向方向突出于导槽112并与第一致动杆103连接的按钮,第一致动部108沿导槽112 做导向运动,并带动第一致动杆103沿内腔滑动,进而带动可展开机构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转换。但第一致动部108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任何适于驱动第一致动杆103在内腔内运动的结构均在本实施例的限制范围内。

可选地,如图4和图5中所示,组织闭合装置还包括头部104;第二转动部102的第一端与第一致动杆103的前端间接地转动连接具体为:头部104与第一致动杆103的前端相连接,第二转动部102的第一端与头部104铰接。第一致动杆103可以与头部104固定连接或者转动连接。

优选地,头部104上还设有线约束部1041,用于约束缝线300沿头部的走向。优选地,线约束部1041为线槽。

可选地,图7中示出了一种能够限定第一致动部108在导槽112内的位置的示例结构。导槽11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与第一致动部108卡合的卡槽1121,优选地,卡槽1121设置在导槽112的一侧并与导槽连通,卡槽1121的外形与第一致动部108的外形相适配。第一致动杆103与头部104可转动地连接。当第一致动部108运动到卡槽1121的位置时,绕主体轴线X1转动第一致动部108和第一致动杆103,将第一致动部108旋入到卡槽1121内,这样第一致动杆103不能沿主体轴线X1移动。

优选至少将卡槽1121设置在将可展开机构保持在展开状态的位置,这样不需要人工辅助组织闭合装置即可保持在展开位置。

优选地,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和处于收起状态均对应的设置有卡槽1121,进而可将可展开机构保持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以保证组织闭合装置能够稳定的工作,减少意外的发生。

优选地,在内腔中还设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弹性件与第一致动部108和/或第一致动杆103配合,将第一致动部108和/或第一致动杆103朝使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或收起状态的位置偏置。弹性件优选为弹簧。

实施例二

图4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织闭合系统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组织闭合系统包括实施例一的组织闭合装置100和缝合线抓紧器200。其中,缝合线抓紧器200包括抓紧器主体201、针管204 和线抓紧机构;针管204与抓紧器主体201相连接;线抓紧机构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抓紧器主体201和针管204内;在可展开机构处于展开状态下时,针管204适于穿过针导引腔106进入到取线空间A;线抓紧机构适于抓取取线空间A内的缝线300。

具体地,如图8至图11中所示,线抓紧机构包括弹性爪205和驱动机构,弹性爪205至少部分的收纳于针管204的前端并可在针管204内运动,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弹性爪205至少部分地伸出或收纳于针管204的前端;当弹性爪205至少部分地伸出针管204时,弹性爪205展开;当弹性爪205收纳于针管204时,弹性爪205闭合。

具体地,弹性爪205大致为U形或者V形,弹性爪205包括相连接的两个弹性臂,两个弹性臂的自由端(前端)相对地设有爪部。弹性爪205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针管204内,弹性爪的设有爪部的一端朝向针管204的出口。在弹性爪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向针管204的内部运动时,在针管204的约束力的作用下,两个弹性臂可朝互相接近的方向运动,两个爪部相配合进而形成可环绕缝线300的捕获空间,缝线300可在捕获空间内自由滑动,但不能脱离捕获空间。当弹性爪205从针管204的出口伸出时,两个弹性臂朝互相远离的方向运动,在两个爪部之间形成可供缝线300进入捕获空间的开口。

此外,弹性爪205的结构不限于为U形或者V形,任何适于安装在针管204内可抓紧或张开的弹性结构均在本申请的限制范围内。弹性臂的数量也不限于两个,也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

优选地,针管204内设有导向结构,用以对弹性爪205进行导向,防止弹性爪205在缩进或者伸出针管204时发生转动,影响抓取缝线300的准确性。优选地,导向结构为设于针管内壁上的导向槽,弹性爪205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槽内。

或者,还可以在连杆和针管204之间设置导向结构,限制连杆在针管204内的转动,并将连杆与弹性爪205之间设为不可转动的连接,进而可以防止弹性爪205相对针管204转动。

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致动部203和连杆(图中未示出)。第二致动部20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抓紧器主体201的内部并与抓紧器主体201滑动配合;连杆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针管204内并与针管204滑动配 合。连杆一端与第二致动部203连接,另一端与弹性爪205连接(优选地,连杆与两个弹性臂的连接处连接)。在第二致动部203作用下,连杆带动弹性爪205相对针管204运动,进而缩进或者伸出针管204。连杆可以与第二致动部203分体或者一体的制成。

优选地,如图9和图11所示,第二致动部203上还设有按钮202。优选地,按钮202设置在第二致动部203的后端(与连杆连接一端的相反一端)。

优选地,抓紧器主体201和第二致动部203之间还设有弹簧206。弹簧206用于弹性偏置第二致动部203。

优选地,抓紧器主体201的与针管204相连接一侧的第一接触面207为斜面,该第一接触面207相对于针管204的轴线呈预定的倾角。对应地,在组织闭合装置100的主体110的设置有针导引腔后开口107的第二接触面113为斜面,并且该第二接触面113与针导引腔的轴线X2的夹角也为预定的倾角。通过这样设置,相对于针导引腔的轴线X2,缝合线抓紧器200只能在特定的旋转角度使得抓紧器主体201的第一接触面207和主体110的设有针导引腔后开口107的第二接触面113相贴合,这样针管204和弹性爪205与缝线300的相对角度也可以被限定,优选使得弹性爪205的两个爪部之间的开口与缝线300基本垂直。从而可以保证当针管204沿着针导引腔106进入取线空间A内后,弹性爪205从针管204内伸出时,恰好可以抓取缝线300,从而保证了操作人员在盲操作状态下抓取缝线300的准确性。

优选地,第二接触面113和第一接触面207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图中未示出),用以对缝合线抓紧器200和组织闭合装置100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优选地,定位结构为分别设置在第二接触面113和第一接触面207上的凸起和凹槽。

下面就本实施例的组织闭合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

缝线300在可展开机构处于收起状态的情况下装载在组织闭合装置的外周上,其中,缝线300的中部安装至头部104的线约束部1041,随后前进到主体110上的线限位部105内,穿过线限位部105并且随后继续前行到主体110上的线夹持部1101中。缝线300通过线夹持部1101拉紧并限位。组织闭合装置100可以通过人体组织上的开口孔插入到组 织内部(如体腔)中。驱动第一致动杆103使可展开机构运动到展开状态,且组织闭合装置100缩回以将第一转动部101接合到组织内壁上。缝合线抓紧器200的针管204可以通过组织闭合装置100的针导引腔106插入,穿过组织并穿越针导引腔106的前开口,并进入到取线空间A中以接合并捕获定位在取线空间A中的缝线300。缝合线抓紧器200抓取缝线300并从针导引腔106退回;缝线300在其后端处自由滑动的情况下依次从线夹持部1101、线限位部105中退出,并通过针导引腔106缩回到体腔之外以使缝线300的后端外露出体外。随后组织闭合装置100的可展开机构恢复到收起状态,从而释放缝线300并且随后从体腔缩回并移除组织闭合装置100。使用缝线300的暴露的端部打结以闭合组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织闭合装置,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由可展开机构展开后形成的取线空间,并在主体内设置针导引腔,针导引腔的轴线的延长线进入到取线空间,这样可以方便线抓紧机构通过针导引腔进入到取线空间内,并将缝线取出到人体的外部以进行开口的闭合,取线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机构,并且缝合线的位置和切口开口的距离也可以通过组织闭合装置的结构设定为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开口能够可靠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织闭合系统,通过缝合线抓紧器和组织闭合装置相配合,用以将缝线取出到人体的外部以进行开口的闭合,取线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机构,并可以允许操作人员使用没有可视化的盲操作取出缝合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