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速肠内营养液输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4165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速肠内营养液输注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控速肠内营养液输注器。



背景技术:

用空肠造口管给肠内输注营养液前,需要先清洗肠道。通常医护人员会应用空针通过空肠造口管给肠内注入清洗液。然而空肠造口管与空针并不适配,操作时需要医护人员一只手捏住套接处,另一只手操作空针注入液体。由于连接不紧密,空肠造口管与空针之间容易漏液而且容易脱落,操作非常不方便。

另外,在给肠内输注营养液时,需要精确控制输注营养液的流速,如果用微泵控制会增加医疗成本,医护人员经常会将普通的输液器做改装与空肠造口管连接使用。然而输液器与空肠造口管的连接处也容易漏液和脱落,而且普通的输液器无法精确控制营养液的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控速肠内营养液输注器,输注管、推注器与空肠造口管都能够配套使用,能够清洗肠道、控速输注营养液,不易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控速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包括输注管、空肠造口管、推注器;

所述输注管包括由导管依次连接的瓶针、滴斗、匀速流量控制器、第一接头,所述瓶针与导管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自由端设有过滤器,所述匀速流量控制器包括底座、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为空心圆柱体,旋转体上表面设有与导管适配的通孔a,旋转体下表面设有半圆形孔a,所述半圆形孔a的圆心位于旋转体底面的圆心,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旋转体下部适配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底面设有半圆形孔b,所述半圆形孔b的圆心位于凹槽底面的圆心,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与导管适配的通孔b,所述通孔b与半圆形孔b连通,所述旋转体下部侧壁设有环形的凸楞,所述凹槽侧面设有与凸楞适配的环形卡槽;

所述空肠造口管一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螺纹连接;

所述推注器的出液口设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可拆卸链接,第三接头与第二接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头设有盖帽a,所述第二接头设有盖帽b,所述第三接头设有盖帽c。

优选的,所述盖帽a通过连接带a与第一接头连接,所述盖帽b通过连接带b与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盖帽c通过连接带c与第三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帽a、盖帽b、盖帽c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凸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凸楞。

优选的,所述瓶针与滴斗之间的导管设有一个导管夹。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计量旋转体旋转角度的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旋转体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凸楞。

进一步的,所述推注器设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空肠造口管的出液口设在空肠造口管另一端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输注管、推注器与空肠造口管都能够配套使用,能够清洗肠道、控速输注营养液;

2.凸楞与环形卡槽适配,既能保证旋转体在底座上旋转,又能起到密封作用;

3.接头之间螺纹连接,不易脱落;

4.通过对半圆形孔a与半圆形孔b重合面积的调整,能够控制液体的流速;

5.盖帽能够起到防尘、防污染的作用;

6.出液口设在空肠造口管的侧壁,能够减轻营养液对肠道的冲击刺激。

附图说明

图1为输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肠造口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推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匀速流量控制器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图7为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注管、2-空肠造口管、3-推注器、11-瓶针、12-导管、13-滴斗、14-匀速流量控制器、15-第一接头、16-进气管、17-过滤器、21-第二接头、22-出液口、31-第三接头、141-旋转体、142-底座、151-盖帽a、211-盖帽b、311-盖帽c、1411-通孔a、1412-半圆形孔a、1413-凸楞、1421-通孔b、1422-半圆形孔b、1423-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控速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包括输注管1、空肠造口管2、推注器3;

输注管1包括由导管12依次连接的瓶针11、滴斗13、匀速流量控制器14、第一接头15,瓶针11与导管12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16,进气管16的自由端设有过滤器17,匀速流量控制器14包括底座142、旋转体141,旋转体141为空心圆柱体,旋转体141上表面设有与导管12适配的通孔a1411,旋转体141下表面设有半圆形孔a1412,半圆形孔a1412的圆心位于旋转体141底面的圆心,底座142上表面设有与旋转体141下部适配的圆形凹槽,凹槽底面设有半圆形孔b1422,半圆形孔b1422的圆心位于凹槽底面的圆心,底座142下表面设有与导管12适配的通孔b1421,通孔b1421与半圆形孔b1422连通,旋转体141下部侧壁设有环形的凸楞1413,凹槽侧面设有与凸楞1413适配的环形卡槽1423;

空肠造口管2一端设有第二接头21,第二接头21与第一接头15可拆卸连接,第二接头21与第一接头15螺纹连接;

推注器3的出液口设有第三接头31,第三接头31与第二接头21可拆卸链接,第三接头31与第二接头21螺纹连接;

第一接头15设有盖帽a151,第二接头21设有盖帽b211,第三接头31设有盖帽c311,盖帽a151通过连接带a与第一接头15连接,盖帽b211通过连接带b与第二接头21连接,盖帽c311通过连接带c与第三接头31连接,盖帽a151、盖帽b211、盖帽c311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凸楞,第一接头15、第二接头21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凸楞;

瓶针11与滴斗13之间的导管12设有一个导管夹,底座142设有计量旋转体141旋转角度的标尺,底座142、旋转体141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凸楞,推注器3设有刻度,空肠造口管2的出液口22设在空肠造口管2另一端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清洗肠道时,开启盖帽b211和盖帽c311,将第二接头21与第三接头31连接,利用推注器3和空肠造口管2清洗肠道;

在给肠内输注营养液时,开启盖帽a151和盖帽b211,将第一接头15与第二接头21连接,开启导管夹,排出输注管1和空肠造口管2的空气,再给肠道输注营养液,通过匀速流量控制器14控制营养液的流速,具体的,通孔旋转旋转体141,调整半圆形孔a与半圆形孔b的重合面积,从而控制液体的流速。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