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11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浆循环净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肝替代治疗的血液净化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形成了以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白蛋白透析吸附为主,且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血液净化技术。目前国内人工肝以血浆置换为主,根据血浆分离方式的不同分为膜型血浆置换和离心式血浆置换。可以清除蛋白结合毒素、补充白蛋白和凝血因子,但对水溶性毒素清除能力有限。临床使用受血浆供应不足的限制,对严重肝衰竭患者还有诱发肝昏迷的风险。目前使用膜型血浆分离法不仅可进行血浆置换,还可以进行血浆吸附、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浆置换透析(PED),后两者可清除水溶性毒素,可有效防治肝昏迷。

在临床操作中,膜型血浆分离的采血流量高达100~120 ml/min,故需要进行深静脉置管或动脉穿刺,且术中肝素使用剂量较大,对于凝血功能很差的肝衰竭患者,具有导致出血和血肿的风险。离心式血浆分离的采血流量仅需30~50 ml/min,故无需深静脉置管,外周浅表静脉穿刺即可满足治疗的血流速度需要,且肝素使用剂量相对较小,导致出血的风险小。但目前对于离心式血浆分离法,只能做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二者均主要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却难以清除水溶性毒素。白蛋白透析吸附以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为代表,其工作原理是在白蛋白透析循环中利用20%白蛋白液(500~600ml)作为结合、转运蛋白毒素介质,使患者血液中的与蛋白结合的毒素以及其他类型的毒素分子,通过MARS透析膜转移到白蛋白液中,经蛋白液净化再生循环,顺次通过透析、树脂及活性炭吸附进行净化,净化后的白蛋白液又能够重复使用;吸附器吸附达到饱和后白蛋白不能再使用而丢弃。MARS由于采用白蛋白转运毒素而实现吸附器的间接吸附毒素,且受透析膜毒素交换效率影响,其清除毒素效率不如血浆吸附。且每次MARS治疗费用高达2万余元,消耗丢弃大量白蛋白,不易在国内广泛使用。但其通过树脂、活性炭吸附及同步进行透析净化的方案值得借鉴。如能将血浆置换、血浆吸附与透析相结合,既可以补充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又能充分利用废弃血浆净化后再自体回输,则既能大大减少临床血浆的用量,又能充分满足肝衰竭患者的病情需要,有效救治更多的病患。

文献号为CN20328081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配备储浆袋的血浆置换吸附滤过净化系统,该系统将血浆置换、血浆吸附与血浆透析结合起来,先进行1小时血浆置换,再接着通过特别设计的储浆袋进行5小时血浆高速循环吸附与血浆透析,但其构成复杂,需要6个泵进行驱动,且只能在膜型血浆分离基础上运行。

文献号为CN20507337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特别设计的血浆分流及置换管路、置换及吸附血浆汇合管路,仅使用一台拥有4个泵的普通血液净化仪就能同步完成缓慢型血浆置换、血浆吸附与滤过的净化系统及其应用方法。但也只能在膜型血浆分离基础上运行,且血浆吸附和滤过时的血浆速度为25~30ml/min,对水溶性毒素的清除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了血浆分离与血浆吸附透析速度差之间的矛盾、结构简单、功能全面的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包括血浆循环变速袋和血浆高速净化装置,所述血浆循环变速袋设有低速血浆入口、低速血浆出口、高速血浆出口和高速血浆入口,所述高速血浆出口经血浆高速净化装置与高速血浆入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高速血浆出口处设有使低速血浆入口输入的血浆全部进入高速血浆出口的第一隔离套,所述低速血浆入口置于第一隔离套内。

所述高速血浆入口处设有使低速血浆出口输出的血浆全部为经高速血浆入口输入的血浆的第二隔离套,所述低速血浆出口置于第二隔离套内。

所述血浆循环变速袋设有血浆回收出口。

所述高速血浆出口与血浆高速净化装置连通的管路上连接有预充液输入装置。

所述血浆高速净化装置与高速血浆入口连通的管路上连接有预充液排出管。

所述血浆高速净化装置包括滤过液输入装置、加速泵、血滤器和废液收集器,所述加速泵设有与滤过液输入装置连通的滤过液输入端口、与高速血浆出口连通的血浆输入端口、与所述血滤器的滤过液入口连通的滤过液输出端口、以及与所述血滤器的血浆进口连通的血浆输出端口,所述血滤器还设有滤过血浆出口和废液出口,所述滤过血浆出口与高速血浆入口相接,所述废液出口与废液收集器相接。

所述血浆高速净化装置还包括树脂吸附器和活性炭吸附器,所述树脂吸附器和活性炭吸附器依次连接于滤过血浆出口与高速血浆入口之间。

所述血浆循环变速袋上设有挂钩。

所述低速血浆入口和低速血浆出口的血浆流速为20~30ml/min,所述高速血浆出口和高速血浆入口的血浆流速为50~100ml/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通过血浆循环变速袋和血浆高速净化装置实现了血浆以低速进入血浆循环变速袋并以同样的低速输出,且进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的血浆同时以高速进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并以同样的高速回流至血浆循环变速袋进行高速的循环净化,从而解决了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速度较低与较高的血浆吸附透析速度需求之间的矛盾,得以对分离的废弃血浆进行高速的透析、吸附循环净化,充分发挥各种净化手段的治疗优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离心式血浆置换和膜型血浆置换与血浆透析、血浆吸附的联合治疗,在缺乏血浆或不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时,可利用本系统对分离血浆进行单独的血浆透析与吸附治疗,拓展了离心式血浆分离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使得其对蛋白结合毒素与水溶性毒素均能清除,在其既有安全性的基础上,拓展出更全面的血液净化功能。本装置既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与血浆分离系统联合使用而无需对后者进行改装;又可整合在原有血浆分离系统中,其运用具有灵活性与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标示:

1、血浆循环变速袋;11、低速血浆入口;12、低速血浆出口;13、高速血浆出口;14、高速血浆入口;15、第一隔离套;16、第二隔离套;17、血浆回收出口;2、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1、滤过液输入装置;22、加速泵;221、滤过液输入端口;222、血浆输入端口;223、滤过液输出端口;224、血浆输出端口;23、血滤器;231、滤过液入口;232、血浆进口;233、滤过血浆出口;234、废液出口;24、废液收集器;25、树脂吸附器;26、活性炭吸附器;3、预充液输入装置;4、预充液排出管;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包括血浆循环变速袋1和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血浆循环变速袋1设有低速血浆入口11、低速血浆出口12、高速血浆出口13和高速血浆入口14,高速血浆出口13经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与高速血浆入口14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通过血浆循环变速袋1和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实现了血浆以低速进入血浆循环变速袋1并以同样的低速输出,且进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的血浆同时以高速进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并以同样的高速回流至血浆循环变速袋1进行高速的循环净化,从而解决了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速度较低与较高的血浆吸附透析速度需求之间的矛盾,得以对分离的废弃血浆进行高速的透析、吸附循环净化,充分发挥各种净化手段的治疗优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离心式血浆置换和膜型血浆置换与血浆透析、血浆吸附的联合治疗,在缺乏血浆或不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时,可利用本系统对分离血浆进行单独的血浆透析与吸附治疗,拓展了离心式血浆分离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使得其对蛋白结合毒素与水溶性毒素均能清除,在其既有安全性的基础上,拓展出更全面的血液净化功能。本装置既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与血浆分离系统联合使用而无需对后者进行改装;又可整合在原有血浆分离系统中,其运用具有灵活性与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高速血浆出口13处设有使低速血浆入口11输入的血浆全部进入高速血浆出口13的第一隔离套15,低速血浆入口11置于第一隔离套15内。由于速度差的存在,通过第一隔离套15可确保低速血浆入口11输入的血浆全部进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而不会从低速血浆出口12回输体内,避免了无效循环,提高血浆净化效率。

本实施例中,高速血浆入口14处设有使低速血浆出口12输出的血浆全部为经高速血浆入口14输入的血浆的第二隔离套16,低速血浆出口12置于第二隔离套16内。由于速度差的存在,通过第二隔离套16可确保低速血浆出口12吸入的血浆全部为经过净化后的干净血浆,进一步保障输入血浆的洁净度;未进入低速血浆出口12的血浆经高速血浆出口13再次进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进行循环再净化,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本实施例中,血浆循环变速袋1设有血浆回收出口17。在血浆回输的最后阶段,可以通过血浆回收出口17将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的血浆全部输出,避免血浆浪费。

本实施例中,高速血浆出口13与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连通的管路上连接有预充液输入装置3,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与高速血浆入口14连通的管路上连接有预充液排出管4。通过预充液输入装置3与预充液排出管4可在向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输入血浆前用预充液对血浆循环变速袋1和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进行清洗。

本实施例中,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包括滤过液输入装置21、加速泵22、血滤器23和废液收集器24,加速泵22设有与滤过液输入装置21连通的滤过液输入端口221、与高速血浆出口13连通的血浆输入端口222、与血滤器23的滤过液入口231连通的滤过液输出端口223、以及与血滤器23的血浆进口232连通的血浆输出端口224,血滤器23还设有滤过血浆出口233和废液出口234,废液出口234与废液收集器24相接,滤过血浆出口233与高速血浆入口14相接,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还可包括树脂吸附器25和活性炭吸附器26,树脂吸附器25和活性炭吸附器26依次连接于滤过血浆出口233与高速血浆入口14之间。

本实施例中,血浆循环变速袋1上设有挂钩5,便于在净化时对血浆循环变速袋1进行悬挂处理。低速血浆入口11和低速血浆出口12的血浆流速为20~30ml/min,且低速血浆入口11和低速血浆出口12的血浆流速相等;高速血浆出口13和高速血浆入口14的血浆流速为50~100ml/min,且高速血浆出口13和高速血浆入口14的血浆流速相等。

本实施例的血浆循环加速净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系统进行血浆循环加速净化运作前,开启预充液输入装置3与血浆循环变速袋1的连通,并关闭血浆循环变速袋1的其他出入口,在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充满预充液后,启动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的加速泵22并开启预充液排出管4,使预充液流经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后排出,完成对血浆循环变速袋1和血浆高速净化装置2的清洗。清洗完成后,关闭预充液排出管4,通过预充液输入装置3向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输入250ml生理盐水,再关闭预充液输入装置3与血浆循环变速袋1的连通。

开启低速血浆入口11、低速血浆出口12、高速血浆出口13和高速血浆入口14,血浆回收出口17保持关闭,开始血浆循环加速净化运作。在使用膜型或离心式血浆分离器完成血浆置换或分离血浆后,其分离出的废弃血浆经低速血浆入口引入血浆循环变速袋1,引入速度由血浆分离器控制在20~30ml/min,在加速泵22的驱动下,经高速血浆出口13以50~100ml/min的速度泵送至血滤器23中空纤维管内,加速泵22同步将并联的滤过液输入装置21输送的滤过液泵送至血滤器23中空纤维管外,在血滤器23内实现血浆透析,透析废液排入废液收集器24。透析后的干净血浆依次通过树脂吸附器25和活性炭吸附器26相继吸附,再经高速血浆入口14回到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其中一部分净化后的血浆经低速血浆出口12输出至血浆置换机的血浆回输管路(或直接回输到患者体内),回输速度由血浆分离器控制在20~30ml/min;其余部分再次经高速血浆出口13进行循环透析吸附净化治疗。由于血浆循环变速袋1的存在,可以使血浆的低速输入输出与高速循环净化得以共存,并可保证经低速血浆入口11进入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的废弃血浆均能全部进入高速血浆出口13进行血浆高速净化,而经低速血浆出口12回输患者体内的均为从高速血浆入口14进入血浆循环变速袋1内的净化后的血浆。

治疗时间为5~6小时,治疗完成后,关闭血浆循环变速袋1的低速血浆入口11、低速血浆出口12和高速血浆出口13,高速血浆入口14仍保持开放,血浆回收出口17处管路连通患者静脉穿刺管路,打开预充液输入装置3以及血浆回收出口17处管路,由加速泵22以20~30ml/min的速度将净化管路内的血浆送入血浆循环变速袋1,并经由血浆回收出口17相连的管路回输到患者体内,血浆分离器分离的血细胞则由血浆分离器进行回输。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