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12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是一种行肠内营养后留置鼻饲管起到固定作用的鼻饲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鼻饲管固定带是用于固定留置鼻饲管的保护用品。传统的鼻饲管固定带,大多是由棉质系带制成固定带,沿耳廓上缘绕头一圈在一侧颞部打死结,将鼻饲管固定妥当;或使用工字型鼻黏贴固定鼻饲管。由于多数患者颜面部油腻,鼻黏贴易随着油脂的分泌而浮起;棉质系带吸湿性强,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被口鼻腔分泌物、汗渍污染并变硬,摩擦鼻部皮肤、耳廓上缘皮肤致发红,严重时形成压疮,同时棉质系带久用后会出现系带与鼻饲管接触部分固定不紧密,易发生脱管等意外。污染的固定带频繁更换,引起患者疼痛、打喷嚏等不适,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容易在咳嗽、打喷嚏或更换过程中发生移位甚至脱管,增加护理工作量。

也有对传统鼻饲管固定带进行改进的,例如中国专利201120305254.6的改进型鼻饲管固定带包括固定管和固定带,在固定带的两端连接在固定管两端形成环状形式的固定带,固定管上有用于固定鼻饲管的固定孔。使用时将环型固定带从鼻子前面绕耳环至下颚部,鼻饲管穿过固定孔并被固定在鼻子前。这类固定带的鼻饲管固定孔是一个闭合的孔,在使用时需要让鼻饲管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因此,当固定带受损或污染需更换时,就必须中断补给,让鼻饲管与肠内营养输注管分离,从而才能让鼻饲管从旧的固定带中取出,重新插入新的固定带的固定孔中实施固定。这种中断医疗的方式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同样繁重。

因此,至今临床上尚无固定牢固、使用方便、易清洁消毒、美观度高、快捷、省时的固定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包括带体,带体的一端设置有扣孔,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件,在扣孔和定位件之间设置有穿带孔,穿带孔边上的带体进行缩窄处理形成窄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选自定位孔或卡扣。

在定位件为定位孔的方案中,还包括按扣,所述按扣包括经连接带相连的按面,在一个按面上设置有凸扣,在另一个按面上设置有扣合孔。

所述穿带孔位于定位件和窄部之间或位于扣孔和窄部之间。

为便于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带体与皮肤接触的这面为具有细小凸起。所述凸起可以为细长的竖直凸棱,凸棱间形成凹槽。也可以为分散排布的凸球。

在更为具体的设计中,带体的宽度为1cm,长度为70cm,在带体的一端2cm处的定位孔直径为2.5mm,在距离该定位孔15cm处设置有椭圆形穿带孔,在距离椭圆形穿带孔1cm处设置有窄部,带体的另一端设置多个直径为2.5mm的圆形扣孔,扣孔的间隔距离为1.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的优点是,解决了棉质固定带或鼻黏贴易被污染、频繁更换、费时、易松动等问题,以及减轻使用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疼痛、压疮、滑脱等不舒适感,利于颜面部皮肤清洁,减少鼻部及外耳压疮,增加美观度,方便置管深度的观察,减少护理工作量,并且使用时省时,方便,美观,牢固。更为具体的优点描述如下:

1.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采用无毒透明的医用聚氯乙烯为原料,使用前用钴60灭菌,一次性使用不易污染、不易损坏、具有一定弹性且方便鼻饲管深度的观察等特点。在使用中被鼻腔分泌物、汗液痰液污染,可使用湿纱布或酒精纱布擦拭消毒即可。减少更换次数,使用周期长。

2. 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扭转、反折,与皮肤贴合度高,对皮肤摩擦小,舒适性强,不易形成勒痕或局部压疮。本固定带材质与鼻饲管材质粘合度高,不易松动滑脱,更换方便快捷,而固定按扣为死扣不易脱管,为护理减轻工作量。

3.由于本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接触皮肤面带有凸棱或凸球,佩戴时与皮肤之间有细小间隙,利于皮肤新陈代谢,不易于皮肤紧贴,利于保护颜面部皮肤。

4.对于长期留置鼻饲管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患者,可以把固定带上的按扣拆开,松解并清洁固定带后,更换固定按扣继续使用。

5. 更换固定带时,无需中断肠内营养供给,鼻饲管与肠内营养管依然保持原有的连接关系,不中断患者的治疗,并且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2 按扣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 带体上具有凸棱的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4 带体上具有凸球的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的示意图。

图5 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放在鼻饲管下方的示意图。

图6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包绕鼻饲管的示意图。

图7 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包绕住了鼻饲管,并且定位孔和扣孔通过按扣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包括带体1,在带体的一端设置有扣孔2,在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件,并在扣孔和定位件之间设置有穿带孔3,将穿带孔3边上的带体进行缩窄处理形成窄部4。穿带孔可以位于定位件和窄部之间,也可以位于扣孔和窄部之间。使用时将所述固定带的窄部或窄部附近的带体置于留置鼻饲管下方,带体的一端穿过固定带的穿带孔,从而鼻饲管被系在带体上,并根据患者头部的实际大小将定位件和扣孔相互配并固定,从而实现鼻饲管的固定。

在如图1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定位件为定位孔5,定位孔5位于带体的前端,在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个扣孔2。窄部4位于定位孔5和穿带孔3之间。当定位孔5选择了合适的扣孔2配合后,使用按扣7将定位孔和扣孔扣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的按扣7包括两个经连接带72相连的按面71,在一个按面上设置有凸扣73,在另一个按面上设置有扣合孔74,将凸扣按压入扣合孔内即实现紧密扣合。按扣7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件,也可以与定位孔5连接在一起。在如图4所示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定位件为一卡扣6。当鼻饲管系在带体上后,直接将卡扣6扣合在合适的扣孔2内,实现鼻饲管的固定。

在一个进一步优化的设计中,带体与皮肤接触的这面选择有细小凸起的凹凸面。如图3所示的带体上设置有细长的竖直凸棱8,凸棱间形成凹槽9。佩戴时,固定带与皮肤之间就会形成细小间隙,利于皮肤新陈代谢。如图4所示的另一种方案中,带体上分散排布着若干个凸球10,使固定带和皮肤间形成细小的间隙。

为了方便更换固定带,窄部4两侧的带体长度并不相同,使窄部4设置在带体的1/4或1/3处等非中部。例如一侧带体长度是另一侧带体长度的两倍,以使带体两端相互扣合时,扣合处位于患者的一侧颞部。相比于扣合处在患者的脑后,患者更容易接触和看到颞部的扣合,因而易于更换且卧位时不易受压。

在一个更具体的设计方案中,带体1为宽1cm长70cm的长条宽带,在带体的一端2cm处打出一直径为2.5mm的定位孔5,在距离该定位孔15cm处与垂直向打一小椭圆形穿带孔3,在距离椭圆形穿带孔3的1cm处将宽带缩窄处理形成窄部4,并在带体的另一端间隔一定距离打上若干直2.5mm圆形扣孔,例如在距离带体一端的1cm起始处间隔1.5cm打圆孔4-7个。按扣7安装在带体的定位孔处,制成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

所述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可以采用无毒透明的医用聚氯乙烯为原料制作。

实施例1 院内使用

对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使用鼻饲管灌注流食的方式来维持患者的正常生理代谢。当鼻饲管插好后,取图1所述带有按扣的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按图5至图7方式,将固定带的窄部4或窄部和穿带孔之间的带体置于留置鼻饲管11下方,将定位孔5一端的带体1包绕鼻饲管并穿过固定带的穿带孔3,将带体1拉紧后沿耳后绕头一周后调节合适的松紧度,定位孔5和扣孔2重叠,并用按扣7扣死固定。

使用结果显示,所述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能减少外耳廓上缘及颜面部皮肤受压,利于颜面部皮肤清洁。在使用中被鼻涕、汗液、食物污染后,可使用湿纱布或酒精纱布擦拭消毒即可。减少更换次数,增加美观度,使用周期长。在使用及更换过程中刺激少,省时,而固定用按扣为死扣,不易脱管,为护理减轻工作量。

实施例2 家庭使用

对于长期留置鼻饲管回归家庭社会的患者。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将固定带置于留置鼻饲管下方,将定位孔5一端的带体1包绕鼻饲管并穿过固定带的穿带孔3,避开外耳廓,带体1包绕头部一圈后在一侧颞部重叠,调节合适的松紧度,选择定位孔5和扣孔2合适的重叠位置,将带体的两端固定扣合在一起。

结果显示,所述一次性可调鼻饲管固定带,能减少外耳廓上缘及颜面部皮肤受压,利于颜面部皮肤清洁。在使用中被鼻涕、汗液、食物污染后,可以把固定带按扣拆开,松解并清洁固定带后,更换固定按扣继续使用,减少更换次数,增加美观度,使用周期长。在使用及更换过程中刺激少,省时,而带体固定处设置在一侧颞部,方便患者自行调节松紧度及更换固定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