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905阅读:10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髋关节假体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大多采用圆柱型设计,其近端采用喷有Ti或HA涂层,近端的外侧采用直线形设计。这种股骨柄在实际临床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1)现有技术的股骨柄在植入人体后,其圆柱形的股骨颈与髋臼边缘形成角度件活动,股骨活动范围有限,增加髋臼脱位的风险,并且不利于骨长入,容易松动。2)股骨柄远端圆柱形设计与髓腔匹配不佳,影响假体固定效果;其近端外侧直线型设计容易在假体植入后造成大粗隆骨折,因此对临床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3)现有股骨柄近端的设计较窄,与股骨近端髓腔结构不匹配,因此容易引起近端固定效果不佳;假体远端圆柱形设计使得假体的抗旋转能力不佳,因此短期固定效果不理想。4)现有股骨柄体较长(最小规格长度大部分为135mm),这会造成手术切口较长,骨质切除较多,手术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并且由于翻修手术中要求翻修柄比初次固定的柄长度要长,从而也给术后翻修带来一定的难度。5)现有的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其表面处理主要以羟基磷灰石(HA)及钛(Ti)涂层为代表,但HA属于人体可降解和吸收的材料,其涂层降解后会使材料基体后骨组织间产生间隙,逐渐导致假体松动;对于Ti涂层复合生物材料,虽然在表面机械强度、耐腐蚀性以及假体晚期稳定性方面优于HA生物涂层材料,但在假体植入早期,Ti涂层与HA涂层材料在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6)感染已成为目前导致假体重建失败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常规假体置换感染的发生率为0.5-5%,而肿瘤型关节置换后的感染的发生率在近期的文献报道中高达6%-12%,由于感染造成假体重建翻修非常困难,植入物感染是骨科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患者要经历巨大的痛苦,同时对于骨科医师的技术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目前的植入物假体基本不具备抗菌功能。

所以研制一种能够更容易与骨小梁融合,利于骨细胞的长入、增殖,达到长期稳定生物固定效果,同时也能减小截骨量,保留更多的骨质、利于二次翻修、实现微创手术植入并且具备抗菌功能的股骨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结构简单,生物相容性好,抗菌且能够减少病人痛苦,利于骨长入,可提供远期固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包括股骨颈头、股骨柄身、连接所述股骨柄身与股骨颈头的股骨颈以及所述股骨柄身下方的远端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柄身两侧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条纵向沟槽,所述股骨柄身外表面全部或上半部分涂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

优选的,所述钽涂层厚度为100-800微米,孔隙率为20%-60%。

优选的,所述股骨柄身呈不规则的漏斗型,上端粗而下端细,所述股骨柄身两侧呈圆弧延伸过渡,左右两侧呈直线延伸并且在股骨柄身上半段一位置呈现150°~160°拐角,所述股骨颈中心与所述股骨柄身的中心交汇呈128°~130°颈干角,所述股骨柄身横截面呈现楔形。

优选的,所述股骨柄身下端的远端头部为偏心柄尖。

优选的,所述股骨颈横截面呈现带扁方的长圆型。

优选的,所述股骨颈头、股骨柄身、股骨颈以及柄身下方的远端头部均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L4V或者含铜抗菌钛合金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方案,结构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结合强度高、抗菌功能等优点,利于骨长入,提供远期固定效果,提高了手术肚饿成功率,减少了术后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为术后翻修保留更多的骨质,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所述的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股骨颈头;

2、股骨颈;

3、股骨柄身;

4、纵向沟槽;

5、远端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包括股骨颈头1、股骨柄身3、连接所述股骨柄身3与股骨颈头1的股骨颈2以及所述股骨柄身3下方的远端头部5,上述三者连接构成了股骨柄整体结构,植入人体恢复髋关节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柄身3两侧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条纵向沟槽4,所述股骨柄身3外表面全部或上半部分涂有微孔结构的钽涂层。钽涂层的设置增强了假体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为骨细胞的长入、增殖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长期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了假体与骨小梁组织的融合,更好的实现骨长入,本实用新型设定所述钽涂层厚度为100-800微米,孔隙率为20%-60%。

具体的,如图1-3所示,为了适应人体结构,方便植入,所述股骨柄身3呈不规则的漏斗型,上端粗而下端细,所述股骨柄身3两侧呈圆弧延伸过渡,使得假体接触人体时适应性更强,左右两侧呈直线延伸并且在股骨柄身3上半段一位置呈现150°~160°拐角,所述股骨颈2中心与所述股骨柄身3的中心交汇呈128°~130°颈干角,从而适应人体髋关节位置角度,所述股骨柄身3横截面呈现楔形。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股骨柄身3下端的远端头部5为偏心柄尖,避免与髋臼边缘撞击,提高假体的活动度。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股骨颈2横截面呈现带扁方的长圆型。

具体的,所述股骨颈头1、股骨柄身3、股骨颈2以及柄身下方的远端头部5均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L4V或者含铜抗菌钛合金制造,从而兼顾了假体的强度及重量要求。

本技术方案的微孔钽涂层小型股骨柄,其结构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结合强度高、抗菌功能等优点,利于骨长入,提供远期固定效果,提高了手术肚饿成功率,减少了术后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为术后翻修保留更多的骨质,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