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90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



背景技术:

先天性畸形、创伤、感染、肿瘤等导致的面部古河发育畸形、骨缺损、骨不连等的修复重建是颅面外科的主要内容。目前,颅颌面外壳常采用手术截骨重排,结合骨修复材料,如自体骨、异体骨、异体骨及人工合成材料等,对颅面部骨骼进行修复重建。异体骨修复材料存在诸多缺陷,如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差,而自体骨组织修复存在供区有限的问题。因此人工合成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是在骨组织愈合过程中,造成骨应力吸收,引起种植体松动,另外骨组织愈合的周期长,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在骨组织在愈合过程中,造成骨应力吸收,引起种植体松动,另外骨组织愈合的周期长,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伤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包括:板状部,其上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均匀分布;钛粉层,钛粉层覆盖于板状部的一侧表面;羟基磷灰石层,羟基磷灰石层覆盖于钛粉层的表面;其中,板状部覆盖有钛粉层和羟基磷灰石层的表面为贴靠人体骨骼的一侧表面。

其中,钛粉层的厚度小于板状部的厚度,羟基磷灰石层的厚度小于钛粉层的厚度。

其中,矩形通孔为正方形通孔。

其中,相邻的正方形通孔的间距小于正方形通孔的边长。

其中,钛粉层的厚度为250~350μm。

其中,羟基磷灰石层厚度为50~70μm。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板状部与钛粉是同种材料,有很强的结合强度,不易脱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内部存在大量的孔隙,增加与骨组织的牢固性,防止种植体的松动;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骼组织的主要无机组成成分,植入体内后,钙和磷会游离出材料表面被身体组织吸收,并生长出新的组织,诱导骨组织的生长,能够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的钉尾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的钉尾的横剖面图。

表面喷有钛粉和羟基磷灰石的颅颌面钛板包括:板状部1、钛粉层3以及羟基磷灰石层4。

板状部1上设置有多个矩形通孔2,矩形通孔2均匀分布。具体的。矩形通孔2为正方形通孔。为了保证在使用时可以很好的弯曲变形,相邻的正方形通孔的间距小于正方形通孔的边长。钛粉层3覆盖于板状部1的一侧表面,羟基磷灰石层4覆盖于钛粉层3的表面。其中,板状部1覆盖有钛粉层3和羟基磷灰石层4的表面为贴靠人体骨骼的一侧表面。

其中,钛粉层3的厚度小于板状部1的厚度,羟基磷灰石层4的厚度小于钛粉层3的厚度。

其中,钛粉层3的厚度为250~350μm。

其中,羟基磷灰石层4厚度为50~70μm。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骼组织的主要无机组成成分,植入体内后,钙和磷会游离出材料表面被身体组织吸收,并生长出新的组织,诱导骨组织的生长,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