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77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伤治疗人体病变组织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19世纪30年代,人类才开始对等离子体有了系统的认识,20世纪初,建立了等离子体的概念,即由大量具体相互作用的带电粒子组成的有宏观时空迟钝的系统。等离子体按其中带电粒子温度的相对高低,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式离子化呈电中性的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又称第四态。等离子态下的物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扩散性、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等离子体的用途非常广泛,在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21世纪初低温等离子射频被用于电外科手术中,逐渐体现出了它的各种优点。等离子体在较低的射频下能通过较低的温度对组织进行切割、消融和凝血等操作,它是通过分解出的带电粒子直接打断分子键来进行切割消融和凝血,避免了普通射频的分子摩擦热效应,减少了组织的热损伤,实现微创效应。

随着等离子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逐渐扩大,研究能适应各种不同临床要求的等离子电极来解决各种临床症状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用以提供一种通过等离子电极来解决临床症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包括:一活动柱、一套筒,所述活动柱的一端部置于所述套筒内与所述套筒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柱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安装有一电极固定座,所述电极固定座上连接有一电缆;所述电缆具有一射频主机插头;所述套筒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端安装有一外鞘管;一多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外鞘管安装在所述电极固定座内,所述多腔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外鞘管内;所述多腔管置于所述外鞘管内的端部开口匹配的安装有多个相互绝缘的电极头端,每一所述电极头端均连接有一电极丝,多个所述电极丝分别匹配的穿过所述多腔管的腔体及所述电极固定座与所述电缆连通。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套管之间设有一弹簧。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还包括一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的一端部安装在所述活动柱侧壁,所述U型把手的另一端部安装在所述套筒侧壁。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还包括一X型把手,所述X型把手包括两条状柄中部通过一转轴连接,一所述条状柄的一端部与所述活动柱侧壁固定,另一所述条状柄的一端部与所述套筒侧壁固定。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所述电极固定座远离所述活动柱的一端安装有一盖帽,所述电缆穿过所述盖帽。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一定位销穿过所述套筒侧壁与所述活动柱相抵。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套筒安装有所述外鞘管的一端安装有一锥形固定帽,所述外鞘管穿过所述锥形固定帽。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外鞘管通过一密封芯固定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多腔管穿过所述密封芯。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多腔管与所述密封芯之间设有一O型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所述电极丝采用:不锈钢、钛、钨及其合金材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频能量发射器连接电极,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切割、消融和止血为一体的功效,工作通道微小,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的等离子治疗的电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用于椎间盘突出、部分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骨化病症治疗,该电极集切割、消融和止血为一体,与普通的电刀相比,该电极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且止血效果良好,还可以通过增大或者缩小等离子能量从而进行切割、消融或止血的功能,减小了手术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射频消融电极4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其中,包括:一机身,机身包括:一活动柱2、一套筒5,活动柱2的一端部置于套筒5内与套筒5间隙配合;活动柱2远离套筒5的一端安装有一电极固定座3,电极固定座3上连接有一电缆15;电缆15具有一射频主机插头;套筒5远离活动柱2的一端安装有一外鞘管9;一多腔管10的一端穿过外鞘管9安装在电极固定座3内,多腔管10的另一端置于外鞘管9内;多腔管10置于外鞘管9内的端部开口匹配的安装有多个相互绝缘的电极头端12,每一电极头端12均连接有一电极丝11,多个电极丝11分别匹配的穿过多腔管10的腔体及电极固定座3与电缆15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多个电极头端12中的一部分作为发射电极,另一部分作为回路电极。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双腔管、三腔管、四腔管,优先采用双腔管。

进一步的,活动柱2与套管之间设有一弹簧13。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U型把手1,U型把手1的一端部安装在活动柱2侧壁,U型把手1的另一端部安装在套筒5侧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X型把手,X型把手包括两条状柄中部通过一转轴连接,一条状柄的一端部与活动柱2侧壁固定,另一条状柄的一端部与套筒5侧壁固定。

进一步的,电极固定座3远离活动柱2的一端安装有一盖帽4,电缆15穿过盖帽4。

进一步的,一定位销14穿过套筒5侧壁与活动柱2相抵。

进一步的,套筒5安装有外鞘管9的一端安装有一锥形固定帽6,外鞘管9穿过锥形固定帽6。

进一步的,外鞘管9通过一密封芯7固定在套筒5上;多腔管10穿过密封芯7。

进一步的,多腔管10与密封芯7之间设有一O型密封圈8。

进一步的,外鞘管9的长度120-500mm,直径2-5mm。

进一步的,电极丝采用弹性金属材料。电极丝端部具有一定的弯曲,使得在从外鞘管9内伸出后弹性形变恢复,从而与外鞘管9成20-80度的角度。

进一步的,电极丝采用:不锈钢、钛、钨及其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锥形固定帽6上设有一进水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