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959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尤其涉及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愈来愈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为了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为了更好的达到运动的效果,在身体锻炼时,用户往往会借助体育用品来加强自身的锻炼,如:单杠、吊环等,不管是在公园里还是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随处可见很多体育用品工具,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受到更佳的锻炼效果。

但这些运动器材缺少用于对人体筋脉进行运动的功能,特别是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长时间地保持固定姿势,例如,程序员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长时间的保持坐姿,交通管理员在指挥交通长时间的保持站姿,由于缺乏足够的运动,人体筋脉将会逐渐固化萎缩,从而造成诸如腰背或颈部等部位的疼痛等现象,甚至引发各类诸如颈椎病、腰椎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及其它疑难杂症,因此,中国专利201520915598.7公开了一种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包括长方形床体、左条形板凳和右条形板凳,左条形板凳和右条形板凳分别设置在床体长度方向的左右两侧,且与床体等高。所述装置通过简单地使用就可以实现对人体筋脉的锻炼,从而可使人体筋脉在短时间内恢复活跃畅通的状态,保障人体健康,避免及治疗各类慢性病及其它疑难杂症,但是上述装置体积大、笨重,不方便携带、贮藏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其能解决压筋脉器材不方便携带、贮藏和操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

-压板,其设有轴孔,轴孔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滑动槽;

-导向杆,其贯穿所述轴孔,并在与该轴孔对应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的导向组件,导向杆由该导向组件在外力驱动下与压板作相对运动;

-活动支架,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滑动槽相对应的支架单元,该支架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杆底端的连接件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挡腿装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为丝杆轴承,所述导向杆对应为一丝杆,该丝杆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内部,或,所述丝杆轴承设置于所述轴孔上方,并由与该丝杆轴承连接一体的轴承座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轴承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丝杆配合连接的手动转盘。

优选的,所述丝杆为往复丝杆,所述压板的底部和/或所述挡腿装置的外壁连接有柔性层。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为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内的滑动轴承,所述导向杆对应为一直线光轴。

优选的,所述滑动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内部,或,所述滑动轴承设置于所述轴孔上方,并由与该滑动轴承连接一体的轴承座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时,用户将双脚分别与活动支架两侧的挡腿装置对应接触,双手作用于导向杆,用力驱动导向杆沿着压板和导向组件向人体一侧运动,带动活动支架两侧的支架单元沿着滑动槽向两侧展开,进而驱动双脚向人身体两侧方向展开、拉伸,推动双脚劈叉压筋,使腿内侧的筋脉得到运动;当用户双脚展开拉伸至极限位置处时,双手作用于导向杆,用力驱动导向杆沿着压板和导向组件向人体另一侧运动,带动活动支架两侧的支架单元沿着滑动槽向内合拢,反复操作,可以实现对腿部筋脉进行动态拉伸或收缩,同时用户手部也得到了运动锻炼。

(2)本技术方案中滑动槽可以设置为封闭状结构或一端开放状结构,封闭状结构设计时,支架单元分别对应限位于滑动槽内,此时功能较为单一,用于推动人体双脚劈叉压筋,使腿内侧的筋脉及手部得到运动;当呈开放状结构设计时,支架单元可以从滑动槽内分离出来,此时,用户只需要将腿部平行伸直或卷曲放置于压板下方,转动压板向下运动或向下滑动压板便可对大腿上方筋脉进行挤压,使大腿上的筋脉得到运动。另外,滑动槽呈开放状结构设计,支架单元可以从滑动槽内分离出来时,将导向杆斜支撑于地面,单脚踩踏压板,并旋转导向杆使压板向上运动挤压脚底,使脚底筋脉得到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使用方法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使用方法另一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方法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方法另一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使用方法立体图。

1.导向杆

11.连接件

2.压板

21.手动转盘 22.导向组件 23.轴孔

24.滑动槽

3.活动支架

31.挡腿装置 32.柔性层 33.支架单元

4.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方便人体筋脉锻炼的装置,包括:压板2,其设有轴孔23,轴孔23的两侧设有对称的滑动槽24;导向杆1,其贯穿所述轴孔23,并在与该轴孔23对应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压板2固定连接的导向组件22,导向杆1由该导向组件22在外力驱动下与压板2作相对运动;活动支架3,其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滑动槽24相对应的支架单元33,该支架单元3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杆1底端的连接件11活动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挡腿装置31。

使用时,用户将双脚分别与活动支架3两侧的挡腿装置31对应接触,双手作用于导向杆1,用力驱动导向杆1沿着压板2和导向组件22向人体一侧运动,带动活动支架3两侧的支架单元33沿着滑动槽24向两侧展开,进而驱动双脚向人身体两侧方向展开、拉伸,推动双脚劈叉压筋,使腿内侧的筋脉得到运动;当用户双脚展开拉伸至极限位置处时,双手作用于导向杆1,用力驱动导向杆1沿着压板2和导向组件22向人体另一侧运动,带动活动支架3两侧的支架单元33沿着滑动槽24向内合拢,反复操作,可以实现对腿部筋脉进行动态拉伸或收缩,同时用户手部也得到了运动锻炼。

具体地,如图2-3所示,导向组件22为丝杆轴承,导向杆1对应为一丝杆,该丝杆与连接件11转动连接,压板2固定不动时,旋转导向杆1,即旋转丝杆,丝杆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丝杆在正、反旋转作用下可做往复直线运动,丝杆往复直线运动驱动活动支架3向两侧往复展开、合拢,进而带动用户的双脚往复的向人身体两侧方向展开、拉伸,对腿部筋脉进行动态拉伸或收缩。

其中,丝杆轴承可以安装固定设置于轴孔23的内部,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安装方式,如:丝杆轴承设置于轴孔23上方,并由与该丝杆轴承连接一体的轴承座与压板2固定连接。

另外,如图4-5所示,滑动槽24由内向外延伸呈开放状,还可以呈封闭状,当滑动槽24呈封闭状结构设计时,支架单元33分别限位于对应的滑动槽24内,此时功能较为单一,用于推动人体双脚劈叉压筋,使腿内侧的筋脉及手部得到运动;当呈开放状结构设计时,支架单元33可以从滑动槽24内分离出来,此时,用户只需要将腿部平行伸直或卷曲放置于压板2下方(此时压板2不宜太长),转动压板2向下运动或向下滑动压板2便可对大腿上方筋脉进行挤压,使大腿上的筋脉得到运动。

此外,如图6所示,滑动槽24呈开放状结构设计,支架单元33可以从滑动槽24内分离出来时,将导向杆1支撑于地面,单脚踩踏压板2,并旋转导向杆1使压板2向上运动挤压脚底,使脚底筋脉得到运动。

当导向组件22为丝杆轴承,导向杆1对应为一丝杆时,为了便于压板2转动,我们在丝杆轴承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一与丝杆配合连接的手动转盘21,用户转动手动转盘便会带动丝杆轴承和压板2沿着丝杆转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的压筋脉方法,只要把压板2放置到相应的人体部位就行。

【实施例2】

所述导向组件22为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23内的滑动轴承,所述导向杆1对应为一直线光轴。所述滑动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孔23内部,或,所述滑动轴承设置于所述轴孔23上方,并由与该滑动轴承连接一体的轴承座与所述压板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其不同在于:导向组件22为固定设置于轴孔23内的滑动轴承,导向杆1对应为一直线光轴。导向杆1在外力驱动下可以沿着滑动轴承直线滑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结构和原理基本相似,其不同在于:丝杆采用往复丝杆,其不用用户改变丝杆的转动方向就可以往复运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由于压板2的底部、挡腿装置与人身体接触,我们在压板2的底部和/或挡腿装置31的外壁连接有柔性层32,提高用户体验使用的舒适性,所述挡腿装置31上的柔性层可以转动,方便做劈腿运动。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