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挤压夹持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21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体挤压夹持固定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是涉及一种活体挤压夹持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pH胶囊无线检测系统用于对胃反流的胃食管pH值进行测定,一般由pH胶囊和数据记录仪组成。目前,在活体组织内有效地将医疗器械或装置固定到食道内只有Given公司和重庆金山科技公司有产品出售。Given公司的产品是采用单穿刺针和针卡来完成的,一方面针卡有掉落的风险,一旦掉落,穿刺针将会后退,失去穿刺效果;另一方面,针卡为金属制品,若掉落到体内,有安全隐患,并会引来医疗纠纷。重庆金山科技公司的产品是采用两颗环抱夹持臂来完成的,不足在于:

1、夹持臂加工成本高,从而产品成本增高,市场附加值低;

2、组装困难,工人生产效率低下;

3、环抱穿刺会有错位现象的发生,从而引来夹持不成功,产品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体挤压夹持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体挤压夹持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下盖上开设有吸附孔和抽气孔,其中吸附孔为盲孔,抽气孔的一头与吸附孔连通,另一头贯通下盖的后端面,在所述下盖上端面的前端嵌装反卡,反卡上设有尖端朝后的尖齿;上盖安装于下盖上,上盖正对吸附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盖和下盖合围形成的导向孔中穿设有挤压棒,该挤压棒正对所述尖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负压吸引器将抽气能力传导到抽气孔,使吸附孔得到负压,将人体食道粘膜吸到吸附孔里。挤压棒配备有推动轴,推动推动轴,使推动轴推动挤压棒向前运动,挤压棒将吸入吸附孔内的人体食道粘膜挤压到反卡位置,在挤压棒和尖齿的夹持作用下,将整个机构固定到粘膜上,并且夹持牢固、可靠,不会发生脱落。

所述挤压棒为中空结构,所述尖齿的尖头位于挤压棒中心孔的中心线上。以上结构在夹持粘膜的时候,尖齿的尖头伸入挤压棒的中心孔内,尖齿的牢靠性更好。

所述反卡上设有一排共多个尖齿,中间一个尖齿的尖头位于挤压棒中心孔的中心线上。以上结构能够增加对粘膜的抓紧力,并能起到防滑作用。

在所述上盖的底部一体形成有楔形的限位台,该限位台位于通孔的后方,所述挤压棒上设有两个与限位台相适配的卡槽。挤压棒上位于后方的卡槽为起点位置,位于前方的卡槽为终点位置,限位台卡入对应的卡槽中,能够起定位的作用,以防止挤压棒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发生前后移动。

在所述下盖的上端面一体形成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柱,这四个定位柱分布在吸附孔的外围,且定位柱伸入上盖上对应设置的定位孔中。四个定位柱与四个定位孔配合,起导向的作用,使上下盖之间装配时对位容易,组装操作简便。

为了保证安全、降低成本,所述上盖和下盖均由医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零部件少,零件加工容易、成本低、易装配;

2)操作简便,产品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好,能达到近似于100%的有效成功率;

3)在粘膜上夹持牢固、可靠,不会发生松动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持时的状态图。

图4是推动轴退出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盖1、下盖2、反卡3和挤压棒等构成。其中,上盖1和下盖2优选为形状大小相适应的长方块结构,并优选由医用塑料制成。在下盖2上开设有吸附孔21和抽气孔22,吸附孔21为盲孔,从下盖2上端面的中部往下开设,抽气孔22垂直于吸附孔21,抽气孔22的一头与吸附孔21连通,另一头贯通下盖2的后端面。在下盖2上端面的四个角处均一体形成有定位柱23,这四个定位柱23按矩形分布,且四个定位柱23分布在吸附孔21的外围。

如图1、图2所示,上盖1固定安装于下盖2上,下盖2上的四根定位柱23伸入上盖1上对应设置的定位孔中。上盖1正对吸附孔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的中心线与吸附孔21的中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该通孔11与吸附孔21相连通。

如图1、图2所示,上盖1和下盖2合围形成有导向孔,该导向孔位于通孔11的后方,导向孔的前端与通孔11及吸附孔21连通,导向孔的后端贯通上、下盖的后端面。在导向孔中穿设有挤压棒4,挤压棒4可以为圆棒,也可以为方柱或其它适合的形状,且挤压棒4为中空结构。在上盖1的底部一体形成有楔形的限位台12,该限位台12位于通孔11的后方,挤压棒4上设有两个与限位台12相适配的卡槽41。后方的卡槽41为起点位置,前方的卡槽41为终点位置,限位台12卡入对应的卡槽41中,能够起定位的作用,以防止挤压棒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发生前后移动。

如图1、图2所示,在下盖2上端面的前端嵌装反卡3,反卡3的顶面与下盖2的上端面平齐,反卡3优选通过粘接与下盖2固定。反卡3上一体形成有一排共多个尖齿31,尖齿3的尖端朝后,尖齿3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三个,挤压棒4正对中间的一个尖齿31,并且中间一个尖齿31的尖头位于挤压棒4中心孔的中心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图4所示,负压吸引器将抽气能力传导到抽气孔22,使吸附孔21得到负压,将人体食道粘膜吸到吸附孔21里,推动推动轴5,使推动轴5推动挤压棒4向前运动,挤压棒4将吸入吸附孔内的人体食道粘膜挤压到反卡3位置,在挤压棒4和尖齿31的夹持作用下,即可将整个机构固定到粘膜上。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