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98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及实验应用器材,其结构包含注射器套管、注射器套管卷边、针管接头、活塞及活塞柄;在推压注射器时,手指在注射器套管卷边及活塞柄处推压即可,但当需要抽吸拉动时,特别是在类似美容手术的抽脂作业过程中,虽然对于抽吸精度要求较低,但由于拉动活塞所需的力量较大并控制抽吸速度,增加了手工作业的难度;现有的注射器泵其精度过高,结构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现有的注射器泵更换安装注射器操作繁琐,不适于需要频繁拿取注射器频繁的使用场合,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设计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其目的在于能方便的固定并拉动注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包含注射器固定座、注射器拉动卡环与底座;所述底座包含空腔,底座表面设有使空腔与外部相通的开槽,以便于拉动装置与注射器拉动卡环的连接及拉动运行;在空腔中设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经开槽与注射器卡环相互连接;所述注射器固定座与底座相互固定连接于开槽的一侧,其长度方向与拉动装置的拉动方向平行;所述注射器固定座呈长条形,其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顺序连接的注射器套管容纳槽及注射器套管卷边卡槽;注射器套管容纳槽呈半圆弧形,且沿注射器固定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注射器套管卷边卡槽外接圆直径大于注射器套管容纳槽对应圆直径,且其圆心处于注射器套管容纳槽对应圆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注射器拉动卡环呈U形块结构,其内侧间距尺寸在注射器活塞轴外接圆直径至注射器活塞柄直径尺寸之间。

进一步的,注射器固定座还包含至少一条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靠注射器套管容纳槽长边的一侧,固定带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或按压扣,在注射器套管容纳槽长边的另一侧相应的设有魔术贴对粘面或压扣座。

进一步的,所述拉动装置包含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滚珠丝杠以及分别与滚珠丝杠传动螺母、注射器拉动卡环相互连接的拉动连接部;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滚珠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空腔内;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入电连接,步进电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有控制开关;其中控制步进电机使得拉动连接部向拉动方向相反运动的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连控制开关数量为两个或三个,且相互串联;所有控制开关均嵌装于底座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为自动复位式按钮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拉动卡环在靠近U形块开放端的两平行相对面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心连线与U形块内侧面垂直;所述拉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设有卡环拉块与丝杠拉块的连接杆;所述卡环拉块为矩形块,其长度与注射器拉动卡环的U形内侧间距相配以放入其中,矩形块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连接过孔,使用对应尺寸的插销可匹配穿过连接过孔及拉动卡环两侧的通孔;所述丝杠拉块设有若干螺孔,用于与滚珠丝杠传动螺母上的连接螺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连接过孔及插销的横截面为N边形,所述N边形中N的取值范围为3~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对应规格的注射器固定座与底座固定连接,再将注射器放入注射器固定座中,使用固定带将注射器套管固定;用注射器拉动卡环的U形内侧卡住注射器活塞轴,即使其处于注射器套管卷边与注射器的活塞柄之间,并通过对应尺寸的插销穿过连接过孔及通孔实现注射器拉动卡环与拉动装置的连接;当控制步进电机运转时,滚珠丝杠上的传动螺母沿拉动方向直线运动,丝杠拉块、连接杆及卡环拉块随之运动,在插销的限位下,注射器的活塞随之拉动;由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开关为自动复位式按钮,可有效避免按钮误按时,拉动装置持续拉动,以给手术及患者带来意外的负面影响;另外,当注射器的拉动速度较快,更换频繁时,可用手按住注射器套管以代替固定带,以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⑴、便于操作,使用时只有放注射器,拉固定带、卡拉动卡环与插入插销四个动作,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

⑵、使用安全,需要同时按下两到三个自动复位式按钮开关才拉动装置才会反向运动,避免将抽出的脂肪打回体内;

⑶、相比人工操作非常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拉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注射器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电路连接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注射器抽吸拉动的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含注射器固定座1、注射器拉动卡环2与底座3;所述底座3包含空腔4,底座3表面设有使空腔4与外部相通的开槽5,以便于拉动装置与注射器拉动卡环2的连接及拉动运行;在空腔4中设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经开槽5与注射器卡环2相互连接;所述注射器固定座1与底座3相互固定连接于开槽5的一侧,其长度方向与拉动装置的拉动方向平行;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注射器固定座1呈长条形,其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顺序连接的注射器套管容纳槽6及注射器套管卷边卡槽7;注射器套管容纳槽6呈半圆弧形,且沿注射器固定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注射器套管卷边卡槽7外接圆直径大于注射器套管容纳槽6对应圆直径,且其圆心处于注射器套管容纳槽6对应圆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以使得放入的注射器能够呈水平放置;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注射器拉动卡环2呈U形块结构,其内侧间距尺寸在注射器活塞轴8外接圆直径至注射器活塞柄9直径尺寸之间。

如图3所示,注射器固定座1还包含至少一条固定带10,固定带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靠注射器套管容纳槽6长边的一侧,固定带10的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在注射器套管容纳槽长边的另一侧相应的设有魔术贴对粘面11。

如图2所示,所述拉动装置包含步进电机12、步进电机控制器(图2中未画出)、滚珠丝杠13以及分别与滚珠丝杠传动螺母14、注射器拉动卡环2相互连接的拉动连接部;滚珠丝杠1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5与步进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滚珠丝杠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6固定于空腔4内;对于供电部分,可由外接电源供电或置于空腔内的可充电电池作为供电单元;如图5及图4所示,步进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输入电连接,步进电机控制器的拉动控制输入端连接有控制开关17;其中控制步进电机使得拉动连接部向拉动方向相反运动的步进电机控制器的反向拉动控制输入端所连控制开关数量17为两个或三个,且相互串联并与供电单元相连,使得需要同时闭合两个或三个串联的控制开关才能退回拉动装置,避免一个控制开关在误操作情况下退回拉动装置;如图4所示,所有控制开关17均嵌装于底座的外侧,便于操作。

所述控制开关17为自动复位式按钮开关,只有在操作时按下才可能触发拉动装置的拉动或回退,没有按下按钮时则控制开关17为断开状态,方便了使用的自主控制,且降低了出现误操作的机率。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注射器拉动卡环2在靠近U形块开放端的两平行相对面均设有通孔25,所述通孔25的孔心连线与U形块内侧面垂直;所述拉动连接部为两端分别设有卡环拉块19与丝杠拉块20的连接杆18;所述卡环拉块19为矩形块,其长度与注射器拉动卡环2的U形内侧间距相配以放入其中,矩形块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连接过孔21,使用对应尺寸的插销可匹配穿过连接过孔及拉动卡环两侧的通孔;所述丝杠拉块20设有若干螺孔,用于与滚珠丝杠传动螺母上的连接螺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通孔25、连接过孔21及插销的横截面为N边形,所述N边形中N的取值范围为3~8,使得插销能够有效的起到注射器拉动卡环2与卡环拉块19的限位及连接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对应规格的注射器固定座1与底座3通过螺钉或胶粘固定连接,再将注射器放入注射器固定座1中,使用固定带10将注射器套管22固定;用注射器拉动卡环2的U形内侧卡住注射器活塞轴,即使其处于注射器套管卷边23与注射器的活塞柄24之间,并通过对应尺寸的插销穿过连接过孔21及通孔25实现注射器拉动卡环2与拉动装置的连接;当控制步进电机运转时,滚珠丝杠上的传动螺母沿拉动方向直线运动,丝杠拉块20、连接杆18及卡环拉块19随之运动,在插销的限位下,注射器的活塞随之拉动;由于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开关17为自动复位式按钮,可有效避免按钮误按时,拉动装置持续拉动,以给手术及患者带来意外的负面影响;另外,当注射器的拉动速度较快,更换频繁时,可用手按住注射器套管以代替固定带,以提高操作效率,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