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165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英文名称:Endotracheal Tube/Tracheal tube),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常被用来建立人工气道帮助患者辅助呼吸,是急救工作以及呼吸道管理中常用的医疗用品,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的产品。

现有技术中,一种吸引型气管插管的结构由插管、气囊、充气管和吸引管部件组成。该气管插管在使用中,气囊充气后可以封闭气管,达到固定气管和防止机械通气时漏气的作用。然而其存在的缺陷:在通气过程中,患者气道内通常会产生一些分泌物,聚集在插管气囊上方,分泌物容易滋生细菌,也可能沿气管壁渗漏入肺部,引发感染甚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通常通过吸引管对气囊上分泌物进行负压吸引清除。

导致吸引型气管插管的缺陷的原因是:其结构中的气囊多为球形或椭球形,粘接在插管上。吸引孔设置在插管上,并且吸引孔与气囊之间留有一定间距,这是因为设置吸引孔位置时要避开气囊与插管的粘接部分。吸引管与气囊之间的间距导致吸引管难以将气囊上的分泌物吸引清除干净,仍会有分泌物残留在气囊上方,可能会沿气管壁渗漏入肺部,引发并发症。

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在保证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能够完全有效清除分泌物的气管插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气管插管,使其能够在保证机械通气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地清除气囊上聚集的分泌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管插管,包括插管、粘接在插管上的气囊,充气管和吸引管,其特征在于:由插管,气囊,充气管,充气孔,吸引管和吸引孔组成,其中:

所述插管,其上紧邻气囊顶面倾斜的最低点处设置有吸引孔;

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插管底端上,其翻边粘接固定在插管上,气囊充气后,其顶面形态相对于所述插管轴线呈倾斜状;

所述充气管,其一端口与设置在所述气囊内的充气孔连通,另一端口从所述插管上外壁处引出;

所述吸引管,其一端口与设置在插管底端外壁的所述吸引孔连通,另一端口从所述插管上外壁处引出。

所述插管,其管径为3mm~15mm,其材质为聚氯乙烯,聚氨酯软质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其中一种。

所述吸引孔,其孔径为2mm~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气管插管的气囊充气后,气囊顶面的形态相对于插管的轴线呈倾斜状。当气道内产生分泌物时,由于气囊的顶面的形态是倾斜状,因此分泌物在重力以及呼吸动力等因素作用下,会聚集在气囊顶面倾斜的最低点周围,使分泌物能够更加集中,便于后续进行吸引清除。

2)由于位于插管上紧邻气囊顶面倾斜面的最低点处设置有吸引孔,以及气囊制作时其翻边后粘接在插管上,这样就将气囊与插管的粘接部分设置在气囊内部,因此可以将吸引孔设置在插管上紧邻气囊的位置,从而解决了常规气管插管的吸引孔与气囊间留有一段间距,导致不能将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彻底吸除的缺陷。吸引孔与吸引管连通,通过吸引管能够将聚集在吸引孔周围的分泌物彻底清除,防止分泌物渗漏到肺部,避免因误吸引起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吸引管;2插管;3吸引孔;4气囊;5充气孔;6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气管插管,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插管2,气囊4,充气管6,充气孔5,吸引管1和吸引孔3组成,其中:

所述插管2,其上紧邻气囊4顶面倾斜的最低点处设置有吸引孔3;

所述气囊4,设置在所述插管2底端上,其翻边粘接固定在插管2上,气囊4充气后,其顶面形态相对于所述插管2轴线呈倾斜状;

所述充气管6,其一端口与设置在所述气囊4内的充气孔5连通,另一端口从所述插管2上外壁处引出;

所述吸引管1,其一端口与设置在插管2底端外壁的所述吸引孔3连通,另一端口从所述插管2上外壁处引出。

所述插管2,其管径为3mm~15mm,其材质为聚氯乙烯,聚氨酯软质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其中一种,本实用新型管径设计12mm,材质设计聚氯乙烯。

所述吸引孔3,其孔径为2mm~15mm,本实用新型吸引孔3孔径设计为8mm。

具体应用

使用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时,将插管2插入到人体气管中合适的深度,然后向充气管6中充入气体,气体通过充气孔5进入气囊4,使气囊4鼓起,达到封闭气道和固定导管的作用,保证机械通气的有效完成。

此时气囊4呈倾斜状态顶面,随着机械通气的进行,气管内会产生分泌物,分泌物由于重力及呼吸力的作用,聚集在气囊4顶面倾斜的最低点周围,达到了收集分泌物的作用。由于吸引孔3设置在插管2上紧邻气囊4顶面的最低点处,因此分泌物都聚集在吸引孔3的周围,有利于通过吸引孔3将分泌物吸除干净。

根据临床需要,将吸引管1与体外引导装置相连,通过吸引管1将吸引孔3周围的分泌物吸入吸引管1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将分泌物清除干净的效果。

以上所述,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