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医用手术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359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进的医用手术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器材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改进的医用手术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手臂一般都只能自然地放置于手术台的两侧,手臂不仅无法根据手术进程的需要调节到所需要的高度或角度,而且也缺少手臂腕关节、肘关节功能位的放置需要,容易引起神经损伤,增加患者手术的痛苦,也给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难度。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领域的医务工作者设计出了多种手术托架体,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3576648 U公开的一种手术托臂,该方案中的手术托臂可以患者在手术中的手臂托起功能,使手臂可以更好地放置,方便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手术托臂的适用性比较局限,托臂无法前、后、左、右的伸缩、展开设置,无法适应手臂粗细不同的患者的使用需要,使用时舒适性比较低,同时,该手术托臂无法调节摆动的角度,只能单纯地实现上、下升降,功能相对比较单一,无法适用于不同手术的调整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结构改进的医用手术托架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手术托架,它不仅可以适合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而且可以更好地根据手术中体位摆放原则和手术需要,对手术托架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使用,同时该手术托架更适合于调整放置,避免手臂神经损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改进的医用手术托架装置,包括支架体和可伸缩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装设有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接铰链,该支撑杆的下端装设有一与床体相配合固定夹设的固定夹体,所述连接铰链上连接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末端连接设有一连接转动件;所述支架体包括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配合滑动套设在所述后支撑板上,所述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装设有一固定底板,该固定底板上装设有一可调节所述支架体摆动角度的调节件,该调节件与所述连接转动件相齿合连接设置,所述连接转动件与所述固定底板相连接设置;所述后支撑板底部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架设有一可伸缩调节的长度调整架体。

更进一步,所述长度调整架体包括前固定块、后固定块以及一可伸缩设置的调节杆,所述前、后固定块分别固定装设在所述前、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调节杆呈一“T”字型结构,该调节杆的后端固定装设在所述后固定块上,该调节杆配合穿设于所述前固定块,且调节杆的前端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支撑板的底部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上还固定装设有一卡圈体,该卡圈体与所述前固定块之间的调节杆上配合套设有一回复弹簧体。

更进一步,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呈与手臂功能位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状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前、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抽拉收起结构的侧翼。

更进一步,所述侧翼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限位卡设的卡位块,所述前、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卡位块相配合设置的卡槽位。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转动件和调节件,不仅可以实现手托架的链接合成,而且可以使手托架更精准在实现角度的调节,利用齿合连接结构,实现精准调节;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架体整体结构的改良,不仅可以实现整个支架体前、后、左、右的任意展开设置,使之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粗细的手臂实用,而且使用时更加舒适实用,避免手臂神经的损伤,减轻患者手术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体的侧翼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结构改进的医用手术托架装置,包括支架体1和可伸缩设置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装设有一可上、下转动的连接铰链21,该支撑杆2的下端装设有一与床体相配合固定夹设的固定夹体22,所述连接铰链21上连接设有一连接杆23,该连接杆23的末端连接设有一连接转动件24;所述支架体1包括前支撑板11和后支撑板12,所述前支撑板11配合滑动套设在所述后支撑板12上,所述后支撑板12的底部固定装设有一固定底板121,该固定底板121上装设有一可调节所述支架体摆动角度的调节件122,该调节件122与所述连接转动件24相齿合连接设置,所述连接转动件24与所述固定底板121相连接设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后支撑板12底部与所述固定底板121之间架设有一可伸缩调节的长度调整架体3,所述长度调整架体3包括前固定块31、后固定块32以及一可伸缩设置的调节杆33,所述前、后固定块(31、32)分别固定装设在所述前、后支撑板(11、12)的底部,所述调节杆33呈一“T”字型结构,该调节杆33的后端固定装设在所述后固定块32上,该调节杆33配合穿设于所述前固定块31,且调节杆33的前端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支撑板11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33上还固定装设有一卡圈体331,该卡圈体331与所述前固定块31之间的调节杆33上配合套设有一回复弹簧体34。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前支撑板11和后支撑板的上表面分别呈与手臂功能位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状结构,所述前支撑板11和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抽拉收起结构的侧翼4,所述侧翼4的底部还设有用于限位卡设的卡位块41,所述前支撑板11和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设有与所述卡位块41相配合设置的卡槽位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转动件和调节件,不仅可以实现手托架的链接合成,而且可以使手托架更精准在实现角度的调节,利用齿合连接结构,实现精准调节;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架体整体结构的改良,不仅可以实现整个支架体前、后、左、右的任意展开设置,使之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粗细的手臂实用,而且使用时更加舒适实用,避免手臂神经的损伤,减轻患者手术痛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