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润滑剂供应通道的人工晶状体盒和具有盒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3563发布日期:2018-08-28 23:4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已知粘弹性材料或流体(它们也被称为ovd(ophthalmo-viscosurgicaldevice,眼科手术粘弹剂))在眼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白内障手术中会用到这些材料,在白内障手术期间眼睛晶状体被粉碎并吸出并且然后装入人工晶状体。在此在手术过程中,这些材料也被注入眼内。由此例如还保持了眼睛前房的稳定性。另外,通过这些材料保护人工晶状体的组织并且还保护角膜或眼角膜的内皮。此外,因此在该手术过程中在眼部提供了容积,以便能够精确和可靠地移除组织。

然而,这些手术辅助流体在手术过程结束之后须再次从眼中完全移除,因为如果留在眼中,则可能发生并发症并且尤其是眼压也可能不期望地升高。

由us8123804b2已知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的盒,其具有可枢转地安排在盒的盆状部分上的板状盖板,该盖板封闭该盆状部分的容积区域。由盖板和盆状部分形成该盒。人工晶状体在被推出并借助注射器植入眼内之前容纳在容积区域内。该盖板具有通向外部的孔,并且在盒已关闭的状态下通过该孔能够将润滑剂引入容积区域。

可以看出主要的缺点是:在填充润滑剂时也可能会因小的并且因此在孔轴线中不太深的直孔而损伤人工晶状体。通常借助具有针的尖端进行引入,该针被引入该孔中。在此,针可能容易引入得太远并触及人工晶状体,以致人工晶状体可能刮伤和/或滑动。然后,滑动也导致在推出期间在该处随后人工晶状体在注射器尖端内不再发生折叠,因为起始位置在折叠之前已改变。这可能导致在引入眼睛中时出现问题。此外,在该现有技术中,该盒以其盖板和盆状部分形成为使得仅在邻接盒的注射器尖端才能够折叠人工晶状体,从而通过关闭盒的板状盖板完全不会对容积区域内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和形状产生影响。

此外,从ep1808150a1已知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的盒,该盒具有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并且在关闭状态下形成用于人工晶状体的容纳区域。在这两个部分的后部区域处和因此邻接于将这两个部分可枢转地连接的铰链形成用于填充润滑剂的孔。在该实施方案中出现的问题是:润滑剂的填充妨碍了晶状体的折叠。因此,晶状体朝向铰链的期望的折叠方向基本受到影响并受到抑制,从而未达到或未充分地达到人工晶状体在盒中的经折叠的端部位置,这进而不利于进一步的推出过程并且损伤晶状体或导致在注射器尖端前端的不期望的推出位置。

从wo2015/070358a2已知一种用于容纳人工晶状体的装置。其中示出了一个筒,其具有彼此直接可枢转地连接的两个半壳,每个半壳上还分别形成有翼形件。在半壳之间延伸有具有凹槽的盖板,通过该凹槽可以向其中安排有人工晶状体的腔室中供应润滑剂。但是,所述供应只能在翼形件打开的状态下以及因此在半壳也打开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只能在一侧用薄膜铰链固定在仅一个半壳上的盖板可以被提起,并且润滑剂不期望地从腔室中漏出。此外,盖板中的凹槽难以接触到,使得润滑剂供应单元的针也可能滑落。此外,由于润滑剂供应单元的针可以容易地被引导穿过并且然后可能损伤人工晶状体,因此凹槽是在几何形状上不利的。

在wo2003/044946a2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折叠人工晶状体的装置和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的储存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创造一种用于人工晶状体的盒,其在盒的关闭状态下能够实现安全地外部供应润滑剂并降低损伤人工晶状体的危险。另一个目的是创造一种具有这种盒的注射器。

根据本发明的盒形成为用于容纳人工晶状体。因此,该盒是一个人工晶状体容纳盒。该盒形成为用于注射器,该注射器用于将人工晶状体引入眼内。该盒具有围绕盒的纵轴线相对于彼此可枢转的两个盒部分。在此,一个盒部分具有沟槽形的基础元件和与之邻接的板状的翼形件。另一个盒部分同样具有沟槽形的基础元件和与之邻接的板状的翼形件。这些盒部分各自尤其单件式地设计。在盒关闭状态下,通过这些基础元件形成用于人工晶状体的尤其为管状的容纳腔的至少一部分并因此形成人工晶状体容纳腔。这些基础元件因此就其沟槽形的构型而言形成为球状的壳体部件,这些球状的壳体部件因此尤其是彼此相对地弯曲的并且可能是弧形的元件。该盒还具有润滑剂供应装置,借助该润滑剂供应装置,能够在用于人工晶状体的盒关闭时并且然后还从该盒外部将流体的润滑剂优选径向地供应到容纳腔中。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在于,润滑剂供应装置具有第一供应通道,该第一供应通道形成在至少一个盒部分中并通向容纳腔。通过盒的这种构型,还可以在该盒关闭的状态下并且因此在接合的、或最大程度上相互枢转的、或有待朝向彼此移动的盒部分处仍穿过这些盒部分之一来径向地引入润滑剂。因此,不再必须在沿盒的纵轴线的方向观察时从前端敞开端或后端敞开端来供应润滑剂。替代于此,现在可以借助根据本发明的盒从盒外部以相对于盒的纵轴线偏离0°和180°的角度来供应润滑剂。因此,这种从盒外部进行的润滑剂供应在沿着纵轴线观察的纵向区段内进行,该纵向区段在该纵向方向上观察与盒的前端和后端间隔开。通过这种构型能够将润滑剂更均匀地供应到容纳腔中,使得润滑剂在容纳腔中也获得更好的分布。这种更均匀的分布以及更均匀的润滑剂引入特别是通过该第一供应通道来实现。此外,该第一供应通道还可以以其与之相关地限定的长度使得用于将润滑剂引入该第一供应通道中的辅助工具也不会到达容纳腔。此外,由于注射器针无法再到达并接触人工晶状体,因此可以实现防止例如该辅助工具的注射器针对容纳在盒内的人工晶状体的损伤。因此,也不可能发生人工晶状体在容纳腔中意外地移位,这对于迄今为止常见的盒而言仍然是可能的。因此,借助根据本发明的盒可以避免,仅通过供应润滑剂来部分地预折叠人工晶状体。

根据本发明提出,第一供应通道设计在盒部分的延伸到容纳腔中的接片中。因此提供非常暴露的部件,即接片,其设计为类似于小平台。这使得可以针对性地将润滑剂输送到容纳腔内的区域。因此,润滑剂可以从容纳腔内部的位置更好地分布到容纳腔的边缘。这显著降低了润滑剂不能到达容纳腔中的区域的危险,于是待输送的人工晶状体在随后的在注射器管中的运输过程中可能被刮伤。

有利地提出,第一供应通道是直线型设计。由此实现润滑剂可以均匀地引入到盒的容纳腔中。因此不会出现急动式或脉冲式的润滑剂供应。另外,对于直线型的供应通道而言,润滑剂阻塞供应通道的可能性很低。

优选地提出,接片平行于纵轴线延伸并且在纵轴线的方向上观察至少在该容纳腔的长度的一半上延伸。尤其,该接片在容纳腔的长度的至少80%上延伸。该接片尤其完全直线型地延伸。通过作为轨道的接片的这种几何形状上的构型,盒部分的稳定性提高,尤其在盒部分的基础元件与翼形件之间的过渡部处。

尤其提出,设计在一个盒部分上的接片具有面向另一个盒部分的上侧或内侧,其中第一供应通道设计为朝向上侧敞开并且优选地设计为沟槽形。

原则上,供应通道应理解为在围绕供应通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的环绕方向上不闭合的通道。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另一个盒部分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接片,以便可靠地覆盖沟槽形的供应通道。由此可以防止引入到第一供应通道中的润滑剂发生不期望的膨胀。此外,通过这种构型可以容易地进入该供应通道并且观察该供应通道或在其中进行操作。

有利地,然后该上侧形成为齐平地向与之邻接的翼形件的内侧过渡。因此可以实现与另一个盒部分的特别大面积的机械接触,从而防止来自供应通道的润滑剂分布或不期望地膨胀到容纳腔外部。

优选地提出,该接片设计为楔形的。这种特定的几何形状一方面允许大面积地且机械稳定地贴靠另一个盒部分,尤其是安装在另一个盒部分上的接片,使得盒的关闭位置也保持得非常稳定。此外,通过该楔形形状还实现了,背离另一个盒部分并且因此尤其背离另一个盒部分上的另一个接片的侧面被设定成倾斜的。这种几何形状可以用于与人工晶状体机械接触,从而当关闭盒时人工晶状体以预定的方式在容纳腔中预折叠。

尤其提出,该接片设计在盒部分的基础元件与翼形件之间的内侧过渡部处。该接片的这种暴露状态有利于在关闭盒时盒内的人工晶状体的折叠过程。

该接片尤其也是一种折叠止挡元件,通过该折叠止挡元件支持了围绕盒的纵轴线在方位角方向上的折叠过程。这应该理解为避免了在容纳腔中人工晶状体的过度的且因此不期望的折叠状态。因此,该接片在方位角方向上限制了人工晶状体的进一步折叠或卷起。如果这些盒部分朝向彼此移动从而使盒关闭,则人工晶状体在容纳腔中进行预折叠,其中接片在盒部分上,优选分别在盒部分上各一个接片上,形成方位角折叠止挡元件。

当在垂直于盒的纵轴线的平面中观察时,因此接片具有三角形形状作为优选的几何形状。

尤其提出,第一供应通道在盒关闭状态下被在另一个盒部分上设计的另一个接片的平坦的上侧或内侧所覆盖。这是有利的,因为在盒关闭时第一供应通道也必须关闭,并且然后在达到关闭状态后进行润滑剂供应时通过供应通道不会发生润滑剂的径向溢出。在盒关闭状态下,供应通道因此在径向方向上关闭。如果供应通道设计为沟槽形,则在供应通道的纵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在盒打开状态下通过沟槽形状可以自由地进入该供应通道。

优选地提出,在另一个盒部分中设计有延伸到容纳空间或容纳腔中的另一个接片,其中设计有第二供应通道。在盒关闭状态下,供应通道安排为全等的并且因此也相互重合。于是,与单一供应通道相比,由两个供应通道形成的总供应通道的容积增大。因此可以将更大量的润滑剂更快速地引入容纳腔中。尽管如此,如果这些供应通道设计为沟槽形,则每个供应通道在盒打开状态下仍可自由接近。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第一供应通道设计在盒部分中,并且在该盒部分或另一个盒部分上设计有贯通的填充孔。该填充孔设计为在盒关闭状态下在第一供应通道处通入,并且在盒关闭状态下该填充孔通向外部并因此可从外部接近。该填充孔因此允许将润滑剂填充到盒中。另一方面,第一供应通道在盒关闭时无法从外部直接接近或不直接通向外部。只有通过联接以及因此填充孔与第一供应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会产生总路径,润滑剂可以通过该总路径从外部从盒被引导进容纳腔中。通过这种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可以分别在不同的盒部分中创造润滑剂供应装置的子部件,其中分别产生上面已经提到的优点。通过这种构型,特别是实现了向容纳腔中供应润滑剂,而没有不期望的接触,并且没有由于用于引入润滑剂的辅助工具而使人工晶状体出现不期望的移位。

可以提出,在盒关闭状态下,填充孔的孔轴线和第一供应通道的纵轴线彼此不平行并且彼此不同轴。这是另一个非常有利的实施方案,因为通过以不等于0°且不等于180°的角度的安排在总路径上形成了至少一个弯折,在该总路径上润滑剂从外部从盒被引入容纳腔中。于是,通过这种构型实现了:例如辅助工具的注射针决不可能到达容纳腔并且在该处接触人工晶状体。于是,该注射针最大可以达到与填充孔的深度相对应的刺入深度,因此于是由于至少第一供应通道的其他走向或其他定向而防止了该注射针的进一步移动。

有利地提出,填充孔的孔轴线相对于第一供应通道的纵轴线以90°与160°之间的角度、特别是100°与130°之间的角度倾斜地安排。

有利地提出,填充孔的孔轴线相对于其中设计有该填充孔的供应通道的纵轴线以90°与160°之间的角度倾斜地安排。这实现了将辅助工具(尤其辅助工具的注射针)相对于盒的简单定位,并且还有利于将润滑剂从填充孔引导进供应通道中并且从该处进入容纳腔中。

可以提出,至少第一供应通道被定向成相对于盒的纵轴线处于60°与120°之间、尤其80°与100°之间的角度。因此形成了相对较短的第一供应通道。由此避免了因润滑剂堵塞供应通道。

优选地,第一供应通道沿其通道轴线不是直线型设计,而是被设计为弯曲至少一次或以某个角度偏置延伸。这样的构型提高了供应通道的流动阻力并且能够在润滑剂具有小的粘度的情况下限制润滑剂侵入到容纳腔中的速度。

有利地提出,具有背离容纳腔的端部的至少第一供应通道在盒关闭状态下在盒部分的翼形件上通向外部,并且第一供应通道尤其是完全直线型设计。在这种实施方案中,然后形成在盒部分的两个相邻翼形件之间的至少第一供应通道的入口。于是在此有利地提出,翼形件的背离基础元件的端部稍微彼此远离地弯曲并且因此不直接接触。因此在盒部分的背离基础元件的这些端部处实现了鸟嘴形或y形的扩展部,由此可以容易地将辅助工具供应到该供应通道的该入口处。

还可以提出,至少第一供应通道部分地平行于盒的纵轴线延伸。因此润滑剂可以根据人工晶状体的几何形状而被最佳地供应到容纳腔中。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至少第一供应通道的面向容纳腔的端部被设计为变细的。由此可以以更好的方式避免辅助工具、尤其辅助工具的注射针进入容纳腔中。因此,变细部尤其被设计为内径小于辅助工具的这种注射针的外径。

于是,当至少第一供应通道完全直线型设计时,该实施方案是特别有利的。

优选地,具有盒部分的盒单件式地设计,尤其是由塑料形成。这些盒部分优选直接地彼此连接。为此可以提出,为此设计有至少一个薄膜铰链。该薄膜铰链尤其被设计在基础元件的背离盒部分的相应翼形件的端部处。

在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可以提出,径向延伸方向和因此垂直于盒部分上的接片的盒的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不同于另一个盒部分上的接片的径向延伸方向。由此在面向容纳部的端部或在该接片的前部边缘形成径向偏置部或凸起,由此对于折叠止挡元件而言实现了替代性的构型。此外,于是供应通道可以在进一步径向延伸进入容纳腔的接片的上侧形成,从而该供应通道随后还区段式地、径向裸露地通入到容纳腔中,因为该供应通道也以偏置部或凸起的形式延伸并且尤其然后经过偏置部而通入容纳腔中。由此使得更大规模的润滑剂引入成为可能。

第一供应通道优选地沿着延伸到容纳腔中的盒部分中的接片的整个长度延伸。因此可以在相对较大距离上实现将润滑剂均匀地引入盒的容纳空间中。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人工晶状体引入眼内的注射器,其具有根据上述发明或其有利构型的盒。该盒可以作为独立部件提供,该独立部件然后被设计为用于装入注射器的装载区域中,尤其是注射器管的装载区域中。

有利地提出,该盒与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睛中的注射器的注射器尖端整体式地并且因此单件式地形成。在此,注射器尖端代表注射器的如下部件,该部件以前端被引入眼内,以便随后借助注射器经由注射器尖端来引入人工晶状体。尤其提出,其中一个盒部分与注射器尖端位置固定地连接,并且因此在注射器尖端与该盒部分之间不能进行相对运动。该或这些剩余的另外的盒部分然后可以相对于注射器尖端和另一个盒部分枢转。

尤其提出,相对于另一个盒部分和注射器尖端可枢转的盒部分设计有填充孔。

注射器优选还具有可轴向移动的活塞。然后,借助于该活塞,可以沿着注射器的注射器尖端的方向将人工晶状体从该盒中轴向地推出来。尤其,通过盒的关闭过程已在盒中预折叠的人工晶状体然后在注射器尖端中的进一步的推出行程中被引导至其最终折叠位置,然后可以在从注射器尖端中移出时以对应折叠的方式被引入眼中。

“上”、“下”、“前”、“后”、“水平”、“竖直”、“外”、“内”等说明给出了在遵照盒的预期用途和预期安排的情况下(尤其在用于将人工晶状体注射进眼中的注射器上)给定的位置和定向。

下面借助示意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示出: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盒的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注射器的实施例的透视性图示;

图2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性图示;

图3示出了图2中的视图的放大图示;

图4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根据图2和图3的盒的透视性图示;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具有用于将润滑剂引入盒中的附加辅助工具的图示;

图6示出了与在盒关闭状态下根据图2至图5的并且具有包含和预折叠在盒的容纳腔中的人工晶状体的盒的纵轴线垂直的横截面图示;

图7示出了根据图2至6的盒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性图示;

图8示出了根据图2至图7的盒的部分局部的放大图示;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性图示;

图10示出了在盒关闭状态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盒的横截面视图;

图11示出了在盒打开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性图示;

图12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13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根据图12的盒的透视性图示;

图14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性图示;

图15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根据图14的并且具有用于将润滑剂引入盒中的附加辅助工具的盒的透视性图示;

图16示出了垂直于根据图15的盒的纵轴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图14至图16的盒的子区域的放大图示以及供应通道的放大图示;

图18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根据本发明的盒的第五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19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根据图18的盒的透视性图示。

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

在图1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注射器1。注射器1被设计用于将人工晶状体引入眼中。注射器1的仅有待示意性地理解的图示示出了注射器尖端2,该注射器尖端在注射器1的纵轴线a的方向上安排在前端。然后在植入期间将注射器尖端2局部地引入到眼睛中,并且经由注射器尖端2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到眼睛中。

此外,注射器1包括注射器管3,该注射器管在轴向方向上向后邻接注射器尖端2。注射器1此外包括活塞4,该活塞在纵轴线a的方向上在注射器管3中是可移动的。在注射器管3中还设计有装载区域5,在该装载区域中可装入盒6或将其固定地定位在其中。

待植入的人工晶状体被容纳在盒6中。盒6在轴向方向上并且因此在纵轴线a的方向上在前端和后端敞开,使得位于其中的人工晶状体可以通过活塞4沿着注射器尖端2的方向从盒6中推出并且可以被推入到注射器尖端2中。

盒6可以是从其自身来看分离的、独立的部件。然而,该盒也可以与注射器尖端2单件式地设计。

在图2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盒6的第一实施例。

通常,盒6在所有实施方案中均设计为单件式部件,特别是由塑料形成。

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盒6与注射器尖端2单件式地形成。但是,该盒也可以与该注射器尖端独立地形成。这两种可能性对于下面还将解释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

盒6包括盒部分7和另一个盒部分8。两个盒部分7和8可以围绕盒6的与纵轴线a相对应的纵轴线相对于彼此而枢转。盒部分7和8在该实施方式中直接相互连接,尤其通过薄膜铰链9。然而,盒部分7和8也可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基座元件,其中盒部分7和8可以围绕该基座元件或这些基座元件而枢转。

盒部分7包括沟槽形的或球状的基础元件10和与之邻接的翼形件11。翼形件11设计为板状的。

盒部分8同样包括沟槽形的或球状的基础元件12和与之邻接的翼形件13。跟在轴向前端15处一样,盒6在轴向后端14处同样设计为敞开的。轴向前端15直接通向注射器尖端2。

在图2中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的盒6。如果盒6关闭,则两个盒部分7和8围绕轴线a朝向彼此枢转且两个翼形件11和13尤其借助于卡扣连接相互连接。

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通过相对弯曲的沟槽形的基础元件10和12形成用于人工晶状体的管状的容纳腔16。

为了将来自盒6中的人工晶状体以尽可能小的摩擦从注射器推出到注射器尖端2中,将润滑剂、尤其粘弹性介质、尤其ovd引入到该盒中。

这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进行。由于恰好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对可接近性而言供应润滑剂是困难的,因此与之相关地提供润滑剂供应装置17,该润滑剂供应装置对应简单地使得这样的供应成为可能。此外,通过润滑剂供应装置17在盒的关闭状态下还实现了,使供应到容纳腔16中的润滑剂尽可能均匀地引入和分布,从而位于其中的人工晶状体不发生不期望的移动或不对晶状体的另一折叠过程产生不期望的影响。

为此润滑剂供应装置17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具有第一供应通道18,该第一供应通道在该实施方式中被设计成沟槽形,还参见图3。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形成在盒部分8中。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盒部分8是位置固定地与注射器尖端2连接的盒部分。相应地,盒部分7能够相对于注射器尖端2和盒部分8枢转。

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沿着纵轴线c延伸,该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由于沟槽形状是在径向上不完全闭合的通道。纵轴线c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被定向成相对于纵轴线a处于80°与100°之间、尤其90°的角度。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因此在径向上通入到容纳腔16中且直线型地形成。

在盒部分8处设计有接片19,该接片径向地延伸到容纳腔16中。接片19在该实施例中被设计成平行于纵轴线a且尤其在盒部分8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形成。接片19具有上侧20,该上侧尤其设计成平坦的。上侧20因此还形成内侧,该内侧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面向盒部分7。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被设计在上侧20中且向上或者从上侧20敞开地形成。因此,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被设计成在其整个延伸尺寸上且因此在其整个长度上面向盒部分7敞开。

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被设计成完全直线型的。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不通向外部,从而该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不能够从外部直接接近。

还能够提出,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沿着其通道轴线被设计成非直线型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能够一次或多次弯曲且因此形成为“蛇形的”或设有沿着其通道轴线的角偏置部。这样的构型提高了供应通道的流动阻力且能够在润滑剂具有小的粘度的情况下限制润滑剂侵入到容纳腔中的速度。

润滑剂供应装置17此外包括填充孔21,该填充孔设计在盒部分7中,从而填充孔21和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设计在不同的盒部分中。

填充孔21设计为贯通的孔且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通向外部。填充孔21被设计成使得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填充孔21径向地通入到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中或者与该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对应,使得经由填充开口或填充孔21供应的润滑剂到达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中并从该处导入到容纳腔16中。

在图3中,示出了在图2中的局部i的放大图示。填充孔21在此设计在盒部分7处的接片22中。接片22同样被设计成楔形且在纵轴线a的方向上在盒部分7的整个延伸尺寸上延伸。接片22具有上侧23或内侧,其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贴靠接片19的上侧20。接片22设计在基础元件10与翼形件11之间的内侧过渡部处。相对应地,接片19也设计在基础元件12与翼形件13之间的内侧过渡部处。接片19和22还形成折叠止挡元件,从而即使在关闭盒6时也在方位角方向上限制人工晶状体在盒6中的预折叠。

通过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使上侧20和23面状地相互叠放,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也在径向方向上在其长度上关闭,尤其在该长度上完全关闭。

在图4中,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示出了具有注射器尖端2和盒6的模块的构型。可看到填充孔21的通入开口。因此,局部地创造了特定的接口和通入部位以用于在盒6处引入润滑剂。

由此在该实施例中且在所有其他实施例中还特别有利地实现了:填充孔21的通入开口设置在基础元件外部。

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安排在与薄膜铰链9对置的一侧。因此,在薄膜铰链9的区域中以及在基础元件10的背离翼形件11和13的端部的区域中不发生润滑剂导入。通过该构型还实现了,润滑剂始终从如下侧导入到容纳腔16中:即,所述侧不是阻碍性地阻挠人工晶状体朝向基础元件10和12的期望的折叠方向,而是有利于此。因此在关闭盒6时实现的人工晶状体的预折叠状态没有由于引入润滑剂而部分地抵消或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替代于此,由于人工晶状体的然后实现的且在横截面方面为u形的预折叠部,润滑剂能够被引入到由于预折叠的人工晶状体的u形形状而敞开的区域中,从而人工晶状体的预折叠状态还甚至通过润滑剂得到支持。于是就此而言,还相对应地促进了润滑剂的分布,从而实现均匀地分布且均匀地引入到容纳腔16中且因此然后实现人工晶状体从容纳腔16中离开的改进的推出行为。

在图5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辅助工具24,该辅助工具设计为具有注射针25。借助于辅助工具24,将位于其中的润滑剂经由填充开口21引入到对于该辅助工具而言处于外部的盒6中并经由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引入到容纳腔16中。通过仅仅作为实例给出的箭头p1和p2来指示就此而言均匀的润滑剂分布。

在图6中,以在垂直于纵轴线a的截平面中的示意性截面图示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盒6。如可看出的,孔轴线b被定向成相对于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的纵轴线c处于角度α。角度α优选在90°与140°之间。

此外,在图6中还可看出接片19和22在朝向容纳腔16的方向上的延伸部,这些延伸部具有用于人工晶状体的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止挡面。这些止挡面形成止挡元件,该止挡元件用作用于人工晶状体26的方位角止挡停止部,该人工晶状体在图6中示出为以u形预折叠的状态位于关闭的容纳腔16中。还可看出,通过预折叠的状态人工晶状体26朝向薄膜铰链9弯曲且朝向接片19和接片22得到u形的开口。于是,通过润滑剂供应装置17的位置和构型能够在折叠的人工晶状体26的自由空间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润滑剂并将润滑剂广泛地分布在容纳腔16中。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仅仅设置在接片19中。在接片22中仅仅设置填充开口21。因此,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可行的是,润滑剂从填充开口21输送到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并从那里被输送到容纳腔16中。

在图7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盒6。尤其可良好地看到接片19和22以及其倾斜的止挡面。还示出了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通入到容纳腔16中。

在图8中,以放大图示示出了盒6在具有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的接片19的区域中的局部,其中盒6处于打开状态。可看出,上侧20齐平地过渡到翼形件13的上侧或者内侧27中。如此外还可看出的,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以其纵轴线c垂直于接片19的纵向延伸方向而延伸。但是供应通道18还能够在上侧20下方延伸且于是不再形成为沟槽形,而是形成为沿着其整个周缘为关闭的。于是,该供应通道形成盲孔,该盲孔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与填充孔21对应。

在图9中,以透视性图示且在图10中以横截面图示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盒6的第二实施例。作为实例,在此还示出了盒6与注射器尖端2的单件式构型,其中其还能够另外地构型且盒6能够设计为独立部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在此提出,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和填充孔21设计在共用的盒部分中,尤其设计在盒部分7中。填充孔21的孔轴线b设计为相对于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的纵轴线c成优选90°至140°的角度α。盒部分7是可枢转的盒部分。

在图11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在打开状态下盒6的第三实施例。在此作为实例,盒6进而与注射器尖端2单件式地连接。在该构型中提出,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设计在盒部分8中且因此设计在固定的盒部分8中。尤其,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设计在接片19中,如这已经在上文的实施例中解释的。

此外,填充孔21设计在盒部分7中。此外在此提出,在盒部分7中还设计有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润滑剂供应装置17因此包括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沟槽形的供应通道28。填充孔21直接通入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中。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尤其设计在接片22中且设计为朝向上侧23敞开。在此在盒6关闭的状态下提出,上侧23和20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面状地相互叠放且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28被设计成使得其在盒6关闭的状态下全等地相互叠放。因此,这些供应通道相互重合。由此形成由两个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28形成的在横截面方面且因此在容积方面更大的总供应通道。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也在对应于接片22的宽度的长度上延伸且因此形成为盲通道,该盲通道在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的轴向方向上观察仅仅以敞开的端部通入到容纳腔16中。

在图12中以横截面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盒6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在容纳空间16中未示出人工晶状体。此外,在图12中示出了辅助工具24的注射针25。在此可看出,即使在注射针25刺入填充孔21中的对应深度中也决不可能完全刺穿直至容纳腔16。注射针25能够最多向前移动直到填充孔21的底部211。这是有利的,因为由此无法实现触碰式接触并且可能损伤在容纳空间16中的人工晶状体26。

在图13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包括注射针25在内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在此示出了在关闭状态下的盒6。在此示出了上侧20和23直接相互叠放。

在图14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盒6的第四实施例。在此在实例中还提供了与注射器尖端2的单件式构型。

在该构型中,润滑剂供应装置17设计有装配在盒部分8中的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在盒部分7中形成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两个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28设计为完全直线型的。

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沿着纵轴线c延伸,该纵轴线被定向成相对于纵轴线a处于80°与100°之间、尤其为90°的角度。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从容纳腔16开始在朝向翼形件13的自由外端部的方向上延伸。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的长度被选择成使得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能够直接从外部接近。对应内容还适用于沟槽形的第二供应通道28。

在该实施方案中因此实现了,如这在图15和图16中示出的,在盒6的关闭状态下注射针25能够在入口部位29处直接被引入到总供应通道中,该总供应通道由两个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28形成。

如此外能够在图14和15中看出的,翼形件11、13在其背离基础元件10和12的自由端部处远离彼此地弯曲,从而产生鸟嘴形的扩宽部,注射尖端25能够被引入到该扩宽部中。通过该构型,总供应通道在翼形件11和13的自由端部之前终止。由此,总供应通道还以一定的程度受保护且注射针25的引入能够相对应地针对性地实现且由此还相对应地引导。

在图16中,以垂直于纵轴线a的示意性横截面图示示出了根据图14和15的盒6的构型。

为了尤其在该实施方案中(但是这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能是可行的)避免注射针25进入到容纳腔16中,至少一个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或28在其通入容纳腔16中的端部30处设计有变细部31,参见图17。尤其两个沟槽形的供应通道18和28能够在其面向容纳腔16且通入到容纳腔16中的端部处被设计成逐渐变细。该变细部在此实现了直径减小,从而注射针25在引入到总供应通道中时在变细部31处被停止且无法进入到容纳腔16中。变细部31能够设计为离散的阶形部或连续的、例如锥形的变细部。

此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还能够提出,接片19和22在径向方向上且因此朝向纵轴线a设计有不同的尺寸,并且因此一个接片19或22的面向容纳腔16的边缘或自由端部相比于在另一个接片中的情况更深地延伸到容纳腔16中。在到容纳腔16中的这样的径向超出下,作为折叠止挡的功能性能够再次被个性化。于是尤其提出,沟槽形的第一供应通道18设计在如下接片中,该接片比另一个接片更深地延伸到容纳腔16中。由此,不仅获得了沟槽形的供应通道的轴向开口,而且此外还获得了径向开口,该径向开口通过该接片相比于另一个接片的超出而实现。

在图18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翼形件11设有填充开口21,该填充开口适合于容纳注射针25。填充开口21在接片22的表面231处通入,该表面相对于接片的表面23沿朝向容纳空间16的方向下移(abgesetzt)。因此在表面23与表面231之间存在下降的阶形部33,该阶形部沿着接片22的整个长度延伸。在盒6关闭的状态下,表面23接触翼形件13的表面20。

优选地,表面20同样沿朝向容纳空间16的方向下移,由此形成沿着接片19的整个长度延伸的表面201。因此在表面201与表面20之间形成下降的阶形部34。在表面20与表面23之间的接触平面优选地形成关于下移的平面201和231的对称平面,从而阶形部33和34的相应高度具有相同的值。

在下移的表面231与表面20之间或在下移的表面231与下移的表面201之间的区域得到自由空间32,该自由空间沿着接片19和22的整个长度形成用于润滑剂的供应通道18或者供应开口。因此润滑剂能够分布非常广地侵入到容纳空间16中。因此可行的是,相对较多的润滑剂非常快速地分布到容纳空间16中。

面20和23必须在盒6关闭的状态下相接触,其方式为使得确保相对于借助于填充开口21引入的润滑剂的不透液体的封闭。在图1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面20和23沿着宽度e接触。但是还可行的是,该宽度实施成更大且直到到达翼形件11和13的卡扣连接件40处。

在图19中,以透视性图示示出了根据图18的盒6在打开状态下的构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