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9334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即一种治疗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炎(dermatitis)是指由各种内、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性疾患的一个泛称,并非一独立疾病,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皮炎和湿疹的概念及分类是皮肤科学术界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以往曾把二者作为同义语来用,并不严格区分,如有人将异位性皮炎也称为异位性湿疹等。现在多数的观点认为皮炎泛指皮肤的炎症,如接触性致敏、皮肤感染等,而湿疹专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同时将发病机制或临床特征相对明确者称为“某某皮炎”,而病因暂时不明确者笼统的诊断为“湿疹”。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皮炎与湿疹的章节中,包括有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20多种疾病。临床上常根据病因、发病部位或其他临床特征将某一特定的皮炎定义为某某皮炎,如接触某物质引起的称为接触性皮炎,内用药物引起的称为药物性皮炎等。湿疹则是个临时概念,一旦明确了病因,这一湿疹就应诊断为某某皮炎,而不应再诊断为湿疹了。

皮炎与湿疹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采取药物治疗时,因人而异,西医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软膏、匹美莫司软膏以及抗生素制剂,硼酸,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洗剂等内服及外用药物单独或配合治疗。大多数患者治疗好转后仍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在影响患者健康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蒙医药是祖国医学和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蒙医学把皮炎和湿疹统归为“那木苏”,其病因多数是由于胃肠消化不好,或肾阴虚、肾阳虚,导致的免疫力低下,致使皮肤缺氧、缺水所致(参见《实用蒙医皮肤病学》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曾经用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可是,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宝贵的蒙药仅以验方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得不到继承与创新,以现代的科学手段搜集、整理和研究蒙药方剂,是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搜集整理蒙药传统药方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技术手段,研制一种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的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的外用蒙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上述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其特点是:所述治疗皮炎湿疹皮肤病的外用蒙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构成:土木香 1.5—2.5份,苦参 1.5—2.5份,诃子 1.5—2份,川楝子1.5—2份,栀子1.5——2份,地丁1.5—2份,胡黄连0.5—1.5份。

所述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构成:土木香 2份,苦参 2份,诃子 1.8份,川楝子1.8份,栀子1.8份,地丁1.8份,胡黄连0.8份。

所述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中按重量份加入蛇床子1.5—2份。

所述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中按重量份加入蛇床子1.8份。

所述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中按重量份加入:益母草0.5—1份,单叶绿绒蒿0.3—0.8份,木瓜0.3—0.5份。

上述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均匀混合,得到原料粉碎物备用。

上述治疗皮炎、湿疹的外用蒙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均匀混合,加入50份重量份的水,37℃-39℃超声处理30min,过滤,重复上述操作3次,3次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物具有健胃、促消化、吸收,调理三根,增强免疫力,止痒收敛作用,用于治疗各种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各种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疗效显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五种实施例的婴儿湿疹治疗前照片。

图2是第五种实施例的婴儿湿疹治疗后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 ,按重量份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土木香 1.5—2.5份,苦参 1.5—2.5份,诃子 1.5—2份,川楝子1.5—2份,栀子1.5——2份,地丁1.5—2份,胡黄连0.5—1.5份。优选土木香 2份,苦参 2份,诃子 1.8份,川楝子1.8份,栀子1.8份,地丁1.8份,胡黄连0.8份。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混匀备用。

用法用量:取适量上述粉末1—10g,用热水冲开或煮开,在38℃下浸洗15--20分钟,或先浸洗后湿敷患处15--20分钟。根据病情轻重,可酌情进行加减。

组方分析。

土木香,蒙古名玛奴、玛奴巴达拉、高雅.阿拉坦—都斯勒其其格。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 helenium)的干燥根。味辛、苦、甘,性平、腻、锐、重、燥。有去巴达干热,气血不调,调胃火,消食,开胃,止痛之功效。用于胃腹胀痛,口苦,食欲不振,头痛,气喘,呕吐等症。

苦参,蒙古名道骨勒—乌布斯、利德瑞。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味苦,性平、腻、软。有促使热成熟,发汗,燥黄水,调和三根之功效。用于全身疼痛如被棒击,干咳、呵欠多,常伸懒腰,口苦,头痛,心悸等未成型热症,感冒,时疫:与珍珠干、青木香、山奈等配用。(蒙医书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上记载)。

诃子 ,蒙古名阿如拉,必匝雅,阿玛利达,额木茵喊,达拉拉哈,老兴不。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tomentella Kurt)、恒河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Var.gengetica Roxb)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味涩,性平。有去三痹所引起的诸病,调理体素即三根,解毒之功效。用于赫依、希拉、巴达干合并症和聚合性诸症,与各病相应之方配合应用。

川楝子,蒙古名巴如拉、布和查干—毛都。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味涩、苦,性凉、轻、燥、钝。有祛巴达干希拉,燥黄水,止痒,杀虫,明目之功效。于脱发,皮肤瘙痒,疥癣,皮癣,秃疮等皮肤病:用单味汤或与蝉蜕等配用。

栀子,蒙古名珠如拉、高莫斯勒。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性凉、钝、涩;有清血热,明目,去巴达干希拉,滋养强壮及调节素体之功效。用于肝热病、骚热、肾热,消渴病等。

地丁,即地丁草,学名:Corydalis bungeana Turcz.,别称:紫堇(北京植物志、内蒙古植物志),彭氏紫堇(北京植物志),布氏地丁(东北药用植物图志)等。性味归经:①《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寒。"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寒,味苦,小毒;入心、脾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肝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及其它化脓性感染。

胡黄连,蒙古名茹洪连、洪连、宝茹温都苏、洪连木克布、布泽西勒。为玄参科植物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状茎。本品味苦,性寒、涩、轻。有清热,解毒,祛瘀血,清骚热,疗伤之功效。用于三痹引起的血热炽盛,流行性感冒,陈旧性气管炎咳嗽,诸毒症。

蒙医学把皮炎和湿疹统归为“那木苏”,其病因多数是由于胃肠消化不好,或肾阴虚、肾阳虚,导致的免疫力低下,致使皮肤缺氧、缺水所致,基于上述理论,本发明选用土木香健胃、促消化、吸收,地丁、栀子、胡黄连清热解毒,排出毒素,苦参、川楝子燥黄水,杀粘,诃子调理体素即三根,增强免疫力。上述药物协同作用,内外发力,标本兼治,对各种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各种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必然产生确切的疗效。

实验简介。

毒理分析:所用药物均为蒙医习用药材,其配伍及用量均符合有关标准,且为外用,可推定为无毒副作用药品。

毒理实验:经半数致死量实验以及急性毒理实验和长期毒理实验,均为发现异常。

临床对比试验:

1.病例选择:选择确诊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中。对照组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5.1岁,平均病程10个月。病种:接触性皮炎:6例,特应性皮炎4例,神经性皮炎5例,脂溢性皮炎6例,湿疹4例,皮肤瘙痒症5例。治疗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2.1岁,平均病程12个月。病种:接触性皮炎:5例,特应性皮炎4例,神经性皮炎4例,脂溢性皮炎6例,湿疹6例,皮肤瘙痒症5例。

2.药物选择:治疗组使用本发明的药物,对照组使用皮炎平,每日一次,每次取适量药物,薄薄涂于患处。疗程3周,如果疗程未结束,皮损已痊愈,即可停药,记为痊愈。

3.疗效判定:诊断标准及治疗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的特殊性,制定本发明临床试验诊断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部正常;好转:自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部份正常;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其中,自觉症状:瘙痒。体征: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苔藓化、角化脱屑、皲裂等。

4.结果:见表1。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由表1可见,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所用原料药一样,所不同的是: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均匀混合,加入50份重量份的水,37℃-39℃超声处理30min,过滤,重复上述操作3次,3次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备用。

实验证明:采用本加工方法,单位重量药效显著提高,采用第一种实施例的方法,用量减半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第三种实施例,按重量份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土木香 1.5—2.5份,苦参 1.5—2.5份,诃子 1.5—2份,川楝子1.5—2份,栀子1.5——2份,地丁1.5—2份,胡黄连0.5—1.5份, 蛇床子1.5—2份。优选土木香 2份,苦参 2份,诃子 1.8份,川楝子1.8份,栀子1.8份,地丁1.8份,胡黄连0.8份, 蛇床子1.8份。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得到原料药粉末均匀混合备用。

蛇床子:蒙古名呼西格图—乌热、拉拉普德,哈拉嘎切。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味辛、苦,性温、轻、燥、涩、锐、浮,有调理胃火,杀虫之功效。

用法用量同第一种实施例。

临床实验:1998年以来,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收治患者480例,采用本方治疗3个疗程(一疗程7天),病愈即止药,其中:接触性皮炎:80例,特应性皮炎79例,神经性皮炎81例,脂溢性皮炎82例,湿疹80例,皮肤瘙痒症78例,诊断标准及治疗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主编孙传兴。结合本发明的特殊性,制定本发明的治疗标准:治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部正常;好转:自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部份正常;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任何变化,甚至加重。其中,自觉症状:瘙痒。体征: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苔藓化、角化脱屑、皲裂等,结果见表2。

表2:

计算公式:治愈率=(治愈人数/总数)×100%,总有效率=(总数-无效人数)/总数×100%。

表2结果可见,治愈率均在75%以上,有效率均在96.3%以上。

随访观察结果表明: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加入原料药蛇床子,止痒作用显著增强,特别适用于皮肤瘙痒偏重的患者。

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临床上做了大量的试验,受篇幅限制,病例不能一一列举,现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

患者华××,女,27岁,汉族,北京海淀区居民。2014年3月15日在门诊就诊。 患者脸颊、颈部、双手等暴露的皮肤上出现多数密集红斑,丘疹,疱疹及渗出,剧烈瘙痒,搔抓后逐渐扩散成一片 。

诊断:湿疹。

治疗:取本发明药物10克冲开或煮开,在38度左右温度时先浸洗后湿敷患处15--20分钟,每日一次,半个月后上述症状消退,并配合口服蒙药。

病例 2:

患者付××,女, 53岁, 汉族, 科尔沁区九委。2003年10月29日就诊。患者全身皮肤阵发性瘙痒,不停搔抓皮肤有疼痛感时才缓解或减轻,抓破引起条状抓痕及血痂。

诊断 :皮肤瘙痒症。

治疗:取本发明药物60克冲开或煮开倒入浴盆,在38度左右温度时 浸泡15--20分钟,每日一次,7天后上述症状消退,

第四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所用原料药一样,所不同的是: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均匀混合,加入50份重量份的水,37℃-39℃超声处理30min,过滤,重复上述操作3次,3次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备用。其用法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用量减半。

实验证明:采用本加工方法,单位重量药效显著提高,采用第一种实施例的方法,用量减半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第五种实施例,按重量份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土木香 1.5—2.5份,苦参 1.5—2.5份,诃子 1.5—2份,川楝子1.5—2份,栀子1.5——2份,地丁1.5—2份,胡黄连0.5—1.5份, 蛇床子1.5—2份,益母草0.5—1份,单叶绿绒蒿0.3—0.8份,木瓜0.3—0.5份。优选土木香 2份,苦参 2份,诃子 1.8份,川楝子1.8份,栀子1.8份,地丁1.8份,胡黄连0.8份, 蛇床子1.8份,益母草0.8份,单叶绿绒蒿0.5份,木瓜0.4份。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混匀备用。用法用量同第一种实施例。

益母草:蒙古名都尔布勒吉—乌布斯、西莫梯格勒、阿木塔图—道斯勒。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c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的干燥地上部分。本品味苦,性凉、钝、腻、涩,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祛翳之功效。

单叶绿绒蒿,蒙古名乌日格斯图—宝如、莫格琼丹云。为罂粟科植物单叶绿绒蒿(Meconopsis Simolicifolia<D.Don>Walb.)的干燥全草。本品味微甘、苦,性凉、燥、钝、柔、稀。有清热、制痈、消肿、接骨、愈合之功效。

木瓜:蒙古名毛朱尔—吉米斯、比勒瓦。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或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koehne)的干燥成熟果实。本品味酸、涩,性凉。有止泻清热之功效。

实验证明:在第三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加味益母草、单叶绿绒蒿、木瓜,可收到滋养皮肤,促进皮肤愈合的效果,对于皮炎或湿疹后期皮损严重的患者具有显著的功效。

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临床上做了大量的试验,受篇幅限制,病例不能一一列举,现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伊××,女,2岁,扎旗前德门苏木四家子嘎查。2016年12月9号就诊。患儿面,颈,躯干及臀部等部位有红斑,丘疹及水疱,也有少量糜烂渗出,结痂及鳞屑,境界不清,对称分布,自觉瘙痒。

诊断:婴儿湿疹。

治疗:取本发明药物10克冲开或煮开倒入浴盆,在38度左右温度时 浸洗后湿敷15 分钟左右,每日一次,7天后上述症状消退。

病例 2:包×,男 30 岁,蒙古族,库伦旗忙汗苏木,2003年10月31日来就诊。患者头部可见片状灰色糠枇状鳞屑,基底发红,毛囊周围有红丘疹,部分丘疹互相融合成红色斑块,其上覆有油腻性痂皮,轻度瘙痒,伴有渗出。

诊断:脂溢性皮炎。

治疗:取本发明药物6克冲开或煮开,在38度左右温度时先浸洗后湿敷患处15--20分钟,每日一次,7天后上述症状消退,头皮稍红。

第六种实施例,与第五种实施例所用原料药一样,所不同的是:将上述原料药粉碎过80目筛,均匀混合,加入50份重量份的水,37℃-39℃超声处理30min,过滤,重复上述操作3次,3次滤液合并浓缩,干燥备用。其用法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用量减半。

实验证明:采用本加工方法,单位重量药效显著提高,采用第一种实施例的方法,用量减半即可达到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