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血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是在脑动脉内膜病变的基础上,在血液黏 度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供血区域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目前为止,治疗脑血栓的药物很多,但效果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
丁茄: 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或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用。秋季采根、果,洗净,鲜用或干用。【原形态】亚灌木,高30-60厘米。茎有劲直的长刺,幼嫩部混生刺毛。叶互生,具有刺长柄;叶片宽卵形,长5-12厘米,宽5-10厘米,5-7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紧贴的硬毛,脉上均有长刺。夏、秋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少数或单生;萼先端5裂有长刺;花冠辐状,白色,裂片披针形。雄蕊5,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直径2.5-4厘米,光滑,基部有带刺的宿萼,成熟时橙红色,有很多种子。【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茄碱(solanine),以未成熟果实中含量最多。又谓从浆果中分离出茄解碱(澳洲茄碱 solasonine,C45H73O16N)、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新碱(solasurine)。【性味】苦、辛,微温。有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镇痛麻醉。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痈疮肿毒,冻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匍伏堇: 【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蔓茎堇菜Viola diffusa Ging.,以全草入药。春末或秋末采集全草,晒干。【性味】苦、微辛,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湖广草:为唇形科植物佛光草的全草。【药理作用】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湖广草煎剂8mg/ml、17mg/ml对组胺所致离体豚鼠气管收缩均有松驰作用。煎剂1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对氨雾法咳嗽有显着才镇咳作用,口服无效。煎剂20g/kg灌胃,未见大鼠呼呼道分泌液有显着的变化经。【性味】味微苦;性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痰多气喘;吐血;肾虚腰酸;小便频数;带下;月经过多。【摘录】《中华本草》。
昏鸡头:【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山地贯众的根茎。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多。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性状】根茎短小,形如鸡头,黑褐色;长5~8厘米,粗3~4厘米。表面密被多数叶柄残基,并有棕黑色弯曲的细根,顶端部有红棕色微带光泽的鳞片。叶柄残基瘦小,断面呈四方形,维管束3~4个,气微,味淡。以根茎大、须根少者为佳。【化学成分】根茎含鞣质、挥发油、树胶、糖类、氨基酸,以及贯众甙,贯众任甙,黄芪甙,异槲皮甙等。【性味】苦,微寒。①《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苦,有小毒。"②成都《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平,味苦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驱钩、蛔、绦、蛲诸虫。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虚损,妇女崩带,头昏耳聋。"②《天宝本草》:"清火解毒,除瘟症,红白痢症,赤白带下。"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消伤肿,接骨。治跌打损伤,活血逐瘀。"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盗汗。"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昏头痛,血气胀痛。"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息风,清利头目,凉血,养血,解毒,散瘀。治时行瘟疫,疟疾,瘰疬,疮疡肿毒,虫积腹痛。"
⑦《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降血压,杀虫。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预防及治疗急性传染病,蛔虫、蛲虫症。"⑧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散瘀,止血,杀虫。治热病斑疹,肝炎,痢疾,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蛔虫,蛲虫,绦虫,刀伤出血,毒蕈中毒,预防流感。"【摘录】《中药大辞典》。
月桂酸镁(Magnesium Laurate):分子式:C24H46MgO4,分子量:422.93,CAS登录号:4040-48-6。沸点:296.1°C at 760 mmHg(计算值)。闪点:134.1°C(计算值)。
四聚赖氨酸(Lys-Lys-Lys-Lys-OH):分子式:C24H50N8O5,分子量:530.71,CAS登录号:997-20-6。密度:1.161g/cm3(计算值)。沸点:901.218°C at 760 mmHg(计算值)。闪点:498.839°C(计算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制成该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丁茄5250—5350g 匍伏堇4550—4650g 湖广草3850—3950g 昏鸡头1650—1750g 月桂酸镁95—105g 四聚赖氨酸85—95g。
优选的用于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丁茄5300g 匍伏堇4600g 湖广草3900g 昏鸡头1700g 月桂酸镁100g 四聚赖氨酸90g。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的治疗脑血栓药物。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丁茄5250—5350g 匍伏堇4550—4650g 湖广草3850—3950g 昏鸡头1650—1750g 月桂酸镁95—105g 四聚赖氨酸85—95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丁茄、匍伏堇、湖广草、昏鸡头、月桂酸镁、四聚赖氨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7%乙醇作为溶剂,在27.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4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7.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7,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7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1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丁茄5300g 匍伏堇4600g 湖广草3900g 昏鸡头1700g 月桂酸镁100g 四聚赖氨酸9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丁茄、匍伏堇、湖广草、昏鸡头、月桂酸镁、四聚赖氨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7%乙醇作为溶剂,在27.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4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7.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7,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7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1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治疗脑血栓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丁茄5300g 匍伏堇4600g 湖广草3900g 昏鸡头1700g 月桂酸镁100g 四聚赖氨酸9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丁茄、匍伏堇、湖广草、昏鸡头、月桂酸镁、四聚赖氨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7%乙醇作为溶剂,在27.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4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7.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7,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7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1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丁茄5250g 匍伏堇4650g 湖广草3850g 昏鸡头1750g 月桂酸镁95g 四聚赖氨酸95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丁茄、匍伏堇、湖广草、昏鸡头、月桂酸镁、四聚赖氨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7%乙醇作为溶剂,在27.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4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7.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7,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7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1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丁茄5350g 匍伏堇4550g 湖广草3950g 昏鸡头1650g 月桂酸镁105g 四聚赖氨酸85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丁茄、匍伏堇、湖广草、昏鸡头、月桂酸镁、四聚赖氨酸,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17%乙醇作为溶剂,在27.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4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47.5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7,滤过,药液通过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溶液洗脱LSA-40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4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1%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7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7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1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3,滤过,药液通过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溶液洗脱DM11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67%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315g,加入淀粉95g,混匀,制粒,干燥,加微晶纤维素34g,硬脂酸镁4g,混匀,压制成1000片, 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5: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308g,加入淀粉84g,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胶囊1000粒,即得药物组合物胶囊。
实施例6:滴丸的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 6000 193g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14g,充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却温度为5℃,滴口内外径为7.0/2.0(mm/mm),滴口距液面为2.5cm,滴速以每分58滴为最佳条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即得药物组合物滴丸。
实施例7: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丁茄8050g 匍伏堇2250g 月桂酸镁55g 四聚赖氨酸70g。
实施例8: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丁茄8000g 匍伏堇2300g 月桂酸镁50g 四聚赖氨酸75g。
实施例9: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
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丁茄8100g 匍伏堇2200g 月桂酸镁60g 四聚赖氨酸65g。
实验例1:治疗脑血栓的试验研究
1 临床资料
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自2014年8月一2O15年3月共收治脑血栓病人7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表情淡漠,浅昏迷,言语不清或失语,中枢性面瘫,偏身麻木,运动障碍,肢体偏瘫。其中,大面积脑梗死5例,中面积脑梗死18例,小面积梗死49例。患者均有脑血栓形成的症状、体征,并经颅脑 CT 检查确诊。男45例,女27例,年龄40~73岁,平均57岁。
2 治疗方法
给予口服该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批号20140618),每次1.5g,每日3次。分早午晚 3 次服用,10d 为1疗程 ,一般治疗3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 .1 疗效标准 痊愈:偏瘫等症状基本消失,能徒步行走,生活能自理,语言恢复;显效:偏瘫等症状明显改善,能步行,语言恢复,生活能力部分恢复;好转:偏瘫等症状恢复有进步,语言好转;无效:治疗前后偏瘫等症状无改善者。
3 .2 治疗结果痊愈34例,显效20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
实验例2:典型病例
齐XX,男,61岁,退休教师,2014年10月20日晚饭后突感身体不适,主要症状:左半身麻木,发冷,继之上下肢活动不灵,不能行走,语言不清,同时伴有头晕,恶心欲吐,入院检查:血压20/8kPa,神志清楚,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上下肢不能抬离床面,右手无握力。右侧腹壁反射减弱,右半身感觉减退。屈颈试验及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病理反射阳性。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患者立即服用该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批号20140618),每次1.5g,每日3次,分早午晚 3 次服用,10d 为1疗程,连续口服,第十天上午右侧肢体抬高可离床面21cm,右手有轻度握力。第三十天下午右上下肢肌力接近四级,自己能缓慢行走,右手能握持物品。共60天,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活动,行动自如。后出院疗养。
邵XX,男,60岁 ,2014年12月22日下午,突然感到舌头发麻,头晕的厉害, 说话说不清了,眼睛突然双目失明,全身不会动了, 经医院确诊为脑血栓,患者立即服用该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批号20140618),每次1.5g,每日3次,分早午晚 3 次服用,10d 为1疗程,连续口服两个月的时候患者能坐起来,后来试着让孩子扶着站起来,慢慢的又自己站立,说话也比以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