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5702阅读:1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中药领域,特别是指中药的加工处理方面的应用,尤其涉及到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人们对于中药养生方面看的比较重,尤其是对于紫苏叶,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但是由于紫苏叶在采摘收集的时候由于正直霉雨,还有采摘后的加工方法不足,导致紫苏叶发霉变质,造成大量的紫苏叶的浪费,增加种植成本,同时在当下人们在对紫苏叶进行晾晒时,是通过自然晾晒,太过依赖天气因素,晾晒干燥的周期较长,不利于大量加工。

因此,提供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以期能够通过将紫苏叶进行干燥蒸干处理,提高紫苏叶的干燥程度,避免储藏时发霉变质,延长储藏时间,提高紫苏叶的收成和产出,减少药物浪费,同时又能够减少干燥加工的周期,降低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便与大批量的生产和加工,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以期能够通过将紫苏叶进行干燥蒸干处理,提高紫苏叶的干燥程度,避免储藏时发霉变质,延长储藏时间,提高紫苏叶的收成和产出,减少药物浪费,同时又能够减少干燥加工的周期,降低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和加工。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该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通过采摘得到并且挑选大小相近和叶质新鲜,并且虫眼较少的紫苏叶为加工原料,以备后续加工处理。

(2)然后将紫苏叶原料放置到晾晒工具上进行晾晒,晾晒时的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且控制晾晒的时间为3—5h,同时在晾晒时需要保证通风。

(3)真空蒸干处理,将上一步晾干的紫苏叶放置到蒸干设备中进行蒸干处理,在蒸干时,先将蒸干设备中的空气抽成真空,然后在对蒸干设备进行匀速加热,直至加热到100—110度,并且持续加热烘干10—15分钟,在加热烘干时,对紫苏叶进行翻动,且根据不同的蒸干时间段调节翻动的时间间隔。

(4)将烘干后放置在阴凉的通风处进行降温处理,且进行降温时摊晾时紫苏叶的摊晾厚度不能大于三层,下表面尽量通风,且离地30—40cm。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晾晒通风时的通风风速为10—12m/s,能够通过对风塑的控制,提高晾晒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对蒸干设备进行匀速加热时,温度提高的速度设为10—20℃/min,通过缓慢的加热,能够加热的内部,防止加热过快,导致内外温度差,提高蒸干的程度,防止内部蒸干程度不够。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对加热烘干中的紫苏叶进行翻动时,使用逐级增加翻动时间间隔的方式进行翻动,前5分钟每隔1分钟翻一次,5—10分钟每隔2.5分钟翻动一次,10—15分钟每隔5分钟翻动一次,通过根据不同蒸干程度时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翻动,既能够提高蒸干的程度,又能减少翻动次数,降低劳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紫苏叶的干燥程度,避免储藏时发霉变质,延长储藏时间,提高紫苏叶的收成和产出,减少药物浪费。

2)、又能够减少干燥加工的周期,降低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便于大批量的生产和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实施例1:

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该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通过采摘得到并且挑选大小相近和叶质新鲜,并且虫眼较少的紫苏叶为加工原料,以备后续加工处理。

(2)然后将紫苏叶原料放置到晾晒工具上进行晾晒,晾晒时的温度控制在20℃℃之间,且控制晾晒的时间为3h,同时在晾晒时需要保证通风。

(3)真空蒸干处理,将上一步晾干的紫苏叶放置到蒸干设备中进行蒸干处理,在蒸干时,先将蒸干设备中的空气抽成真空,然后在对蒸干设备进行匀速加热,直至加热到110度,并且持续加热烘干10分钟,在加热烘干时,对紫苏叶进行翻动,且根据不同的蒸干时间段调节翻动的时间间隔。

(4)将烘干后放置在阴凉的通风处进行降温处理,且进行降温时摊晾时紫苏叶的摊晾厚度不能大于三层,下表面尽量通风,且离地3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晾晒通风时的通风风速为10m/s,能够通过对风塑的控制,提高晾晒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对蒸干设备进行匀速加热时,温度提高的速度设为20℃/min,通过缓慢的加热,能够加热的内部,防止加热过快,导致内外温度差,提高蒸干的程度,防止内部蒸干程度不够。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对加热烘干中的紫苏叶进行翻动时,使用逐级增加翻动时间间隔的方式进行翻动,前5分钟每隔1分钟翻一次,5—10分钟每隔2.5分钟翻动一次,10—15分钟每隔5分钟翻动一次,通过根据不同蒸干程度时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翻动,既能够提高蒸干的程度,又能减少翻动次数,降低劳动量。

实施证明,采用此数据,能够对紫苏叶进行干燥烘干处理,延长紫苏叶的储藏周期,提高了紫苏叶的干燥程度,但是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加热温度过高,因此会出现温度过高对紫苏叶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影响烘干效果,导致药用效果降低。

实施例2:

一种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该紫苏叶的精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通过采摘得到并且挑选大小相近和叶质新鲜,并且虫眼较少的紫苏叶为加工原料,以备后续加工处理。

(2)然后将紫苏叶原料放置到晾晒工具上进行晾晒,晾晒时的温度控制在20℃℃之间,且控制晾晒的时间为4h,同时在晾晒时需要保证通风。

(3)真空蒸干处理,将上一步晾干的紫苏叶放置到蒸干设备中进行蒸干处理,在蒸干时,先将蒸干设备中的空气抽成真空,然后在对蒸干设备进行匀速加热,直至加热到100度,并且持续加热烘干12分钟,在加热烘干时,对紫苏叶进行翻动,且根据不同的蒸干时间段调节翻动的时间间隔。

(4)将烘干后放置在阴凉的通风处进行降温处理,且进行降温时摊晾时紫苏叶的摊晾厚度不能大于三层,下表面尽量通风,且离地3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晾晒通风时的通风风速为10m/s,能够通过对风塑的控制,提高晾晒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对蒸干设备进行匀速加热时,温度提高的速度设为15℃/min,通过缓慢的加热,能够加热的内部,防止加热过快,导致内外温度差,提高蒸干的程度,防止内部蒸干程度不够。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对加热烘干中的紫苏叶进行翻动时,使用逐级增加翻动时间间隔的方式进行翻动,前5分钟每隔1分钟翻一次,5—10分钟每隔2.5分钟翻动一次,10—15分钟每隔5分钟翻动一次,通过根据不同蒸干程度时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翻动,既能够提高蒸干的程度,又能减少翻动次数,降低劳动量。

实施证明,采用此数据,能够对紫苏叶进行干燥烘干处理,延长紫苏叶的储藏周期,提高了紫苏叶的干燥程度,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合适的加热温度,在提高了紫苏叶的烘干效率的同时,又能保护紫苏叶的内部结构不会造成破坏,达到最佳的药用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