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组件及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123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奶瓶组件及奶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喂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可用于扩展常规奶瓶功能或者用于得到新型奶瓶的奶瓶组件,及根据该奶瓶组件得到的相关奶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瓶,能够存放奶粉和水,工作原理为,使用前,将奶粉和水预设在奶瓶中,需要使用时,通过一定的装置将奶粉与水混合,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53306Y公开的一种快速奶瓶、授权公告号为CN205626520U公开的一种快速冲兑型奶瓶、申请公布号为CN105338946A公开的一种快速冲奶组件、授权公告号为CN203408265U公开的一种快速冲奶组件。

然而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奶瓶如何变成具有上述功能的奶瓶,解决办法之一是,能否开发出一种奶瓶组件,常规奶瓶加装该奶瓶组件后,可以具备上述功能,那么,这就要求该奶瓶组件的上端和下端能够用于连接原有的奶嘴和奶瓶,上述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408265U公开的一种快速冲奶组件中的奶粉盒2,该奶粉盒2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螺口,该螺口只要设计成与原有的奶嘴和奶瓶的螺口相配合,该奶粉盒2就可以方便的与原有的奶嘴和奶瓶连接,从而使常规奶瓶具备上述功能,目前来看是最为接近常规奶瓶如何变成具有上述功能的奶瓶的设计,但是本申请人认为这类奶瓶组件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该其他的结构将使得奶粉释放更为快速、顺畅,奶粉下落通道更为宽敞。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奶粉与水相通的结构如何设计以及与奶瓶的瓶体的关系,将影响奶瓶的总长度、奶瓶的直径、奶瓶的结构复杂程度,因此,本申请人还将通过一定的改进来实现对奶瓶的总长度、奶瓶的直径、奶瓶的结构复杂程度的控制,目的是使奶瓶的总长度更为接近常规奶瓶长度、奶瓶的直径更为接近常规奶瓶的直径、奶瓶的结构更为简单,换句话说,使该类功能的奶瓶更加实用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奶瓶组件,使得奶粉释放更为快速、顺畅,奶粉下落通道更为宽敞,同时还提供一种奶瓶,使奶瓶的总长度更为接近常规奶瓶长度、奶瓶的直径更为接近常规奶瓶的直径、奶瓶的结构更为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案:

一种奶瓶组件,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储粉盒,储粉盒设有可相互对折收拢的阻隔片,该阻隔片在展开状态下将储粉盒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个部分分别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阻隔片连接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阻隔片向第二部分一侧相互对折收拢以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通。

阻隔片包括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阻隔片的对折收拢状态设置为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下,第一骨架、第二骨架、第三骨架呈倒U形分布,其中第一骨架、第三骨架竖直向下并列分布,第二骨架位于第一骨架和第三骨架并列上端的上方以作为U形底部,至少第一骨架的周边、第三骨架的周边、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第三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作为连接件使这三者连接成可对折收拢或展开的整体,阻隔片在展开状态下,弹性体提供将阻隔片拉回到初始状态的弹性势能;第一骨架所支撑的弹性体部分作为阻隔片的左半部分,第二骨架作为支撑轴,第三骨架所支撑的弹性体部分作为阻隔片的右半部分。

储粉盒的内壁设有安装支撑轴的两端的凹陷,凹陷内设有径向盲孔,凹陷的位于盲孔两侧的部分设有用于阻隔片在展开时的上转角部位配合的弧面。

一种奶瓶组件,储粉盒设有可对开的阻隔片,该阻隔片在展开状态下将储粉盒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个部分分别记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阻隔片连接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阻隔片向第二部分一侧对开以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通。

阻隔片包括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对接处呈横置的Z字形。

储粉盒的用于与阻隔片的周边相贴以阻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通的部分设置成呈喇叭状的变径部分,变径部分的小端位于阻隔片的上侧,变径部分的大端位于阻隔片的下侧。

控制机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结构均包括伸缩杆、操作杆,伸缩杆与储粉盒的径向设置的安装孔滑动配合,伸缩杆位于储粉盒内部的部分用于支撑阻隔片,伸缩杆位于储粉盒外侧的部分与操作杆的一端连接,储粉盒外侧设有铰接座,操作杆与铰接座铰接,操作杆围绕铰接座的摆动带动伸缩杆作伸缩运动;伸缩杆设有弹性密封件,该弹性密封件用于阻断储粉盒内部的液体通过伸缩杆与安装孔之间向外渗出。

基于所述的奶瓶组件的奶瓶,它包括奶嘴和瓶体,其特征在于,储粉盒的一端与奶瓶的奶嘴可拆式连接,储粉盒的另一端与奶瓶的瓶体可拆式连接。

基于所述的奶瓶组件的奶瓶,它包括奶嘴和瓶体,其特征在于,瓶体至少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一段这两部分,第一段与第一段可拆式连接;第一段为所述的储粉盒。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的储粉盒的优选的使用方式是,储粉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下分布,第一部分用于放置奶粉,阻隔片采用可相互对折收拢的结构或者对开结构,这两者结构均能够使得开度较大,产生的作用是奶粉下落的通道就能尽可能的大,且开启方向为向第二部分一侧,没有向奶粉运动的必要,开启不会受到奶粉的阻力,因此使得奶粉释放更为快速、顺畅,奶粉下落通道更为宽敞。

2、对于常规奶瓶,本申请能够实现改造,即储粉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下分布,第一部分用于放置奶粉,储粉盒的位于第一部分一侧的一端连接奶嘴,储粉盒的位于第二部分一侧的另一端连接瓶体,通过加装本申请的储粉盒即能实现同时存放奶粉和水的功能,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冲泡奶粉,而且,奶粉释放更为快速、顺畅,奶粉下落通道更为宽敞。

3、本申请人还提出了一种新型奶瓶,即将瓶体设计成了至少两段的结构,这两段为可拆装,其中的第一段为本申请的储粉盒,也就是说,第一段设有控制通断的阻隔片,优选的使用方式是第一段用来存放奶粉,而第二段存放水,阻隔片采用可相互对折收拢的结构或者对开结构,这两者结构均能够使得开度较大,产生的作用是奶粉下落的通道就能尽可能的大,经上述改进后,本申请对瓶体的空间进行了利用,无需增加额外的储奶粉盒就能够实现现有技术储奶粉并直接使用该奶粉的功能,且阻隔片及相关结构较为简单,阻隔片的结构具有能够使奶粉下落的通道尽可能的大的优点;综合上述,本申请提出这种新型奶瓶,使奶瓶的总长度更为接近常规奶瓶长度、奶瓶的直径更为接近常规奶瓶的直径、奶瓶的结构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储粉盒的阻隔片为对折收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拆除阻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凹陷部位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阻隔片的初始状态(即对折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阻隔片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阻隔片的各骨架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新型奶瓶的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现有的常规奶瓶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加装奶粉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储粉盒的阻隔片为对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阻隔片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阻隔片的俯视图。

图14为采用磁性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采用磁性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控制机构采用挂部和钩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伸缩杆的AA向剖视图。

图中所示,1、奶嘴,2、瓶体,2.1、第一段,2.2、第二段,3、阻隔片,4、第一部分,5、第二部分,6、第一骨架,7、第二骨架,8、第三骨架,9、硅胶,10、凹陷,11、盲孔,12、上转角部位,13、弧面,14、左半部,15、右半部,16、对接处,17、变径部分,18、伸缩杆,19、操作杆,20、铰接座,21、弹性密封件,22、导向斜面,23、第一铰接部分,24、第一支座,25、第二铰接部分,26、第二支座,27、凸起,28、第一磁石,29、第二磁石,30、杠杆,31、钩部,32、挂部,33、锥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以及图17、18所示。

一种奶瓶组件,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储粉盒,储粉盒设有可相互对折收拢的阻隔片3,该阻隔片3在展开状态下将储粉盒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下两个部分分别记为第一部分4和第二部分5,阻隔片3连接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阻隔片3向第二部分5一侧相互对折收拢以将第一部分4与第二部分5连通。

阻隔片3包括第一骨架6、第二骨架7、第三骨架8,阻隔片3的对折收拢状态设置为初始状态,该初始状态下,第一骨架6、第二骨架7、第三骨架8呈倒U形分布,其中第一骨架6、第三骨架8竖直向下并列分布,第二骨架7位于第一骨架6和第三骨架8并列上端的上方以作为U形底部,至少第一骨架6的周边、第三骨架8的周边、第一骨架6与第二骨架7之间、第三骨架8与第二骨架7之间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作为连接件使这三者连接成可对折收拢或展开的整体,阻隔片3在展开状态下,弹性体提供将阻隔片3拉回到初始状态的弹性势能;第一骨架6所支撑的弹性体部分作为阻隔片3的左半部分,第二骨架7作为支撑轴,第三骨架8所支撑的弹性体部分作为阻隔片3的右半部分。

弹性体采用硅胶9,第一骨架6、第二骨架7、第三骨架8采用食品级不锈钢。

储粉盒的内壁设有安装支撑轴的两端的凹陷10,凹陷10内设有径向盲孔11,凹陷10的位于盲孔11两侧的部分设有用于阻隔片3在展开时的上转角部位12配合的弧面13,这样使支撑轴的两端以及上转角部位12能够获得更好的密封性能。

第二骨架7的两端均覆盖有硅胶,即支撑轴的两端均覆盖有硅胶,两个盲孔11的孔底之间的间距等于或略小于支撑轴的长度,盲孔11的直径等于或略小于支撑轴的两端直径以使支撑轴的两端的硅胶与盲孔11形成过盈配合,这样,支撑轴的两端与凹陷10插入配合,其中支撑轴的两端的轴部与对应盲孔11配合,固定更加可靠,支撑轴的两端装入盲孔11的方式为自下而上卡入,安装非常方便,定位准确,固定可靠。

支撑轴的顶部设置成锥形部33,这样,奶粉不会堆积在支撑轴的顶部。

储粉盒的的用于与阻隔片3的周边相贴以阻断第一部分4与第二部分5连通的部分设置成呈喇叭状的变径部分17,变径部分17的小端位于阻隔片3的上侧,变径部分17的大端位于阻隔片3的下侧;这样,阻隔片3的周向边缘与储粉盒的内表面贴合度更好,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性,同时考虑到阻隔片3的周向边缘实际为硅胶边缘,那么,阻隔片3的周向边缘与储粉盒的内表面贴合度及密封性将进一步提高。

控制机构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结构均包括伸缩杆18、操作杆19,伸缩杆18与储粉盒的径向设置的安装孔滑动配合,伸缩杆18位于储粉盒内部的部分用于支撑阻隔片3,伸缩杆18位于储粉盒外侧的部分与操作杆19的一端连接,储粉盒的外侧设有铰接座20,操作杆19与铰接座20铰接,操作杆19围绕铰接座20的摆动带动伸缩杆18作伸缩运动;伸缩杆18设有弹性密封件21,该弹性密封件21用于阻断冲泡好的奶水通过伸缩杆18与安装孔之间向外渗出,比如弹性密封件21为硅胶层,即伸缩杆18包覆有硅胶层,如图18所示,该硅胶层与安装孔过盈配合,由于硅胶层具有弹性,所以硅胶层与安装孔过盈配合不会导致伸缩杆18无法运动,反而利用硅胶层发挥了密封作用,即伸缩杆18伸缩时,硅胶层将随伸缩杆18一起沿安装孔运动,硅胶层在进入安装孔时将发生弹性形变以进入安装孔,从安装孔出来时又会恢复形状,硅胶层将起到密封作用,在伸缩的整个过程中,安装孔中始终有硅胶层。

伸缩杆18的内端的端面设有一个导向斜面22,更便于阻隔片3展开恢复到展平状态。

伸缩杆18的驱动结构可以是类似圆珠笔的按钮开关,该按钮开关的特点在于,按一下,圆珠笔头顶出,再按一下圆珠笔头缩回,利用该特点可以取代操作杆19来驱动伸缩杆18的伸缩。

操作杆19与铰接座20的铰接处可以设置扭簧,该扭簧用于提供回复力以使伸缩杆18向第一部分2.1内部运动,即复位。

实施例二,如图7、8所示。

一种奶瓶,它包括奶嘴1和瓶体,其特征在于,瓶体至少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这两部分,第一段2.1与第二段2.2可拆式连接,即螺纹连接;第一段2.1为所述的储粉盒。

实施例二中采用的储粉盒为实施例一的结构。

阻隔片3的复原过程为,拆下第二部分2.2,露出第一部分2.1下端,然后阻隔片3展开,伸缩杆18复位支撑,即完成整个阻隔片3的复位。

实施例三,如图9、10所示。

一种奶瓶,它包括奶嘴1和瓶体2,储粉盒的一端与奶瓶的奶嘴1可拆式连接,储粉盒的另一端与奶瓶的瓶体2可拆式连接。

一般来说,现有的常规奶瓶,奶嘴1的用于连接瓶体2的部位设置内螺纹,瓶体2的用于连接奶嘴1的部位设置为外螺纹,因此,储粉盒的上端设为外螺纹,储粉盒的下端设为内螺纹,从而与现有的奶瓶结构相配。

为了控制储粉盒的轴向长度,同时又能够获得较大的奶粉储存量,储粉盒的直径较大,这样,储粉盒的下端与瓶体2螺纹连接后,瓶体2的端面将露出在第二部分5中,为了避免奶粉堆积在所述的端面上,储粉盒设有环形台阶面35,该环形台阶面35与所述的端面相贴,环形台阶面35上侧设置为锥形面36,锥形面36对落下的奶粉起到导向作用,将奶粉导向瓶体2的瓶口。

其它结构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如图11至13所示。

一种奶瓶组件,它包括两端开口的储粉盒,储粉盒设有可对开的阻隔片3,该阻隔片3在展开状态下成为储粉盒的底部,阻隔片3连接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阻隔片3向下对开以打开所述的储粉盒的底部,但实质上,储粉盒还是被分成了两部分。

阻隔片3包括左半部14和右半部15,左半部14和右半部15的对接处16呈横置的Z字形,这样密封性更好。

左半部14的左端设有第一铰接部分23,第一铰接部分23与储粉盒的第一支座24铰接,铰接处可设置扭簧,使左半部14靠向第一部分2.1内侧,右半部15的右端设有第二铰接部分25,第二铰接部分25与储粉盒的第二支座26铰接,同样,铰接处可设置扭簧,使右半部15靠向储粉盒内侧;第一铰接部分23、第二铰接部分25均为向外的径向延伸部,且位于阻隔片3的下表面,第一支座24铰、第二支座26均位于变径部分17的大端。

除了扭簧,还可以采用磁石结构,即储粉盒或与储粉盒连接的瓶体的内壁设置向内的径向凸起27,凸起27内埋设有第一磁石28,对应的,左半部14、右半部15均埋设有第二磁石29或者可被磁石吸引的材料,比如图13和14。

实施例四的控制机构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点在于,伸缩杆18位于对接处16的两端,该两端的每端对应设置一个伸缩杆18,伸缩杆18向外运动,对接处16的两端失去支撑后,左半部14和右半部15即以对开形式打开。

实施例五,如图14至15所示。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相似,区别点在于实施例五的第二部分5较大,而实施例四由于展开的阻隔片3几乎于储粉盒下端持平,所以第二部分5较短,或者说很短。

实施例六,如图16所示。

该实施例六中,主要体现的是采用不同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的每个单元均设有杠杆30,该杠杆30一端伸入储粉盒中,并位于阻隔片3的上侧,杠杆30的一端设有钩部31,阻隔片3设有对应的挂部32,钩部31与挂部32相配合,杠杆转动使得钩部31与挂部32相脱离,从而实现阻隔片3对折收拢。

杠杆与储粉盒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21,该弹性密封件21随着杠杆的摆动能够被拉伸和压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