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卸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73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可脱卸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可脱卸胸腔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的胸腔是一个负压腔,胸腔一旦与外界连通(如开胸手术、胸壁刀刺伤、气胸等),外界气体压力高于胸腔内压力,肺会迅速被压缩。此时,需要对胸壁或肺的连通部位进行修补,并在胸腔内放置负压引流管,将胸腔内气体排出,重建胸腔内负压,此时就要使用胸腔负压引流瓶。

目前的负压引流瓶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给医护工人搬运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同时,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也极为不便,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若简单的将现在的胸腔引流瓶缩小版,密封腔内的密封液体极易因负压缘故被吸入引流腔内,导致胸腔再次与外界大气相通,导致气胸发作,治疗失败。同时,当胸腔引流液较多时,缩小的负压引流瓶内较小的容积难以盛装较大量的引流液。

临床需要一种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同时能盛装较大量的负压引流容器,便于搬运患者及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脱卸胸腔引流装置,其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采用可拆卸的形式,便于携带,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安全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脱卸胸腔引流装置,包括能够收容胸腔引流液的硬质引流容器;在所述硬质引流容器的上端设置用于胸腔引流管适配连接的容器引流连管,所述容器引流连管与硬质引流容器相连通;在所述硬质引流容器内设置用于收容引流液的引流液收容腔以及用于收容密封液的密封液收容腔,在硬质引流容器内设置用于隔离引流液与密封液的液体隔板,在密封液收容腔内设置用于与液体隔板形成液柱通道的液柱板;

液体隔板的上端设置隔板孔以及与所述隔板孔适配的隔板孔排气阻水膜,在所述液柱板的下端设置液柱板孔,引流液收容腔通过隔板孔、液柱板孔以及密封液收容腔能与密封液收容腔上部的引流容器排气孔相连通,引流液收容腔内的气体经隔板孔、液柱板孔以及密封液收容腔后能从引流容器排气孔排出。

还包括与所述引流容器排气孔适配的排气管盖,排气管盖包括能嵌置于引流容器排气孔内的管盖塞、贯通于管盖塞的管盖塞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管盖塞孔上的排气管排气阻水膜;

管盖塞穿过引流容器排气孔后伸入密封液收容腔内,管盖塞孔与密封液收容腔相连通,密封液收容腔内的气体能通过设置排气管排气阻水膜的管盖塞孔排出。

在硬质引流容器的底端设置用于释放引流液收容腔内引流液的引流液释放管,在硬质引流容器外的底端还设置用于控制引流液释放管引流液释放状态的释放管密封体。

在所述容器引流连管上设有排液进气管,且在容器引流连管上设置用于调整与引流液收容腔连通状态的调节阀门。

在所述排液进气管上设置排液进气管排气阻水膜。

还包括用于存储引流液的引流液存储体,所述引流液存储体的上设有与引流液释放管适配的存储体连管,所述存储体连管与引流液存储体相连通,引流液存储体的存储体连管嵌入引流液释放管内并与引流液释放管适配连接后,引流液收容腔内的引流液能通过存储体连管进入引流液存储体内。

在引流液释放管内设有单向膜片。

在所述容器引流连管上设有排液进气管,且在容器引流连管上设置用于调整与引流液收容腔连通状态的调节阀门。

在所述排液进气管上设置排液进气管排气阻水膜。

在所述硬质引流容器上设置用于在引流液收容腔内快速建立负压的负压建立器,所述负压建立器位于硬质引流容器的顶端。

本发明的优点:硬质引流容器通过容器引流连管能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利用隔板孔排气阻水膜能阻止密封液进入引流液收容腔内,避免密封液收容腔内密封液全进入引流液收容腔内后引起气胸的情况,且能进一步地降低硬质引流容器的容积,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携带以及使用的便捷性,引流液能存储在柔质的引流液收容腔内。硬质引流容器与柔质的引流液收容腔可脱卸连接,适用于不同情况下;利用密封液收容腔内的密封液进入液柱通道内液柱高度变化状态,能有效判断胸腔引流管的连接状态;硬质引流容器与引流液存储体连接配合,能提高存储引流液的容量,适应不同情况下胸腔引流操作需求,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引流液存储体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引流液存储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硬质引流容器、2-引流液收容腔、3-密封液收容腔、4-容器引流连管、5-调节阀门、6-排液进气管、7-排液进气管排气阻水膜、89硬质引流容器牵挂线、9-负压建立器、10-液体隔板、11-液柱板、12-隔板孔、13-管盖塞、14-排气管排气阻水膜、15-排气管盖、16-排气管盖连接线、17-释放管塞连接线、18-释放管塞、19-引流液释放管、20-单向膜片、21-引流液存储体、22-存储体连管盖连接线、23-存储体连管盖、24-存储体连管以及25-支撑定位体与26-引流容器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携带以及使用方便,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且能直观判断胸腔引流管的引流状态,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与安全性,本发明包括能够收容胸腔引流液的硬质引流容器1;在所述硬质引流容器1的上端设置用于胸腔引流管适配连接的容器引流连管4,所述容器引流连管4与硬质引流容器1相连通;在所述硬质引流容器1内设置用于收容引流液的引流液收容腔2以及用于收容密封液的密封液收容腔3,在硬质引流容器1内设置用于隔离引流液与密封液的液体隔板10,在密封液收容腔3内设置用于与液体隔板10形成液柱通道的液柱板11;

液体隔板10的上端设置隔板孔12以及与所述隔板孔12适配的隔板孔排气阻水膜,在所述液柱板11的下端设置液柱板孔,引流液收容腔2通过隔板孔12、液柱板孔以及密封液收容腔3能与密封液收容腔3上部的引流容器排气孔26相连通,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气体经隔板孔12、液柱板孔以及密封液收容腔3后能从引流容器排气孔26排出。

具体地,硬质引流容器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硬质引流容器1呈袋状或瓶状,容器引流连管4的一端与硬质引流容器1连接,容器引流连管4的另一端能与胸腔引流管适配连接,从而硬质引流容器1能实现与胸腔引流管的连接配合,胸腔内的液体通过胸腔引流管以及容器引流连管4进入硬质引流容器1内。在硬质引流容器1内设置引流液收容腔2以及密封液收容腔3,通过容器引流连管4的液体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位于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可以为纯净水或生理盐水。

液体隔板10以及液柱板11在硬质引流容器1内均呈竖直分布,液体隔板10与液柱板11在硬质引流容器1内相互平行,液体隔板10的长度以及液柱板11的长度均小于硬质引流容器1内的高度,从而液体隔板10的上端与硬质引流容器1顶壁间形成隔板孔12,液柱板11的下端与硬质引流容器1的底壁间形成液柱板孔,液体隔板10与液柱板11间形成液柱通道。在进行胸腔引流时,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会跟随胸腔引流人的呼吸进入液柱通道内,并在液柱通道内实现液柱高度的变化。隔板孔12与引流液收容腔2相连通,引流容器排气孔26与密封液收容腔3相连通,从而使得引流液收容腔2与引流容器排气孔26相连通,即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气体能通过引流容器排气孔26排出。

具体实施时,硬质引流容器1的容积不大于500ml,从而提高携带与使用的便捷性。当硬质引流容器1较小时,在液体隔板10上设置隔板孔排气阻水膜,通过隔板孔排气阻水膜能阻止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通过隔板孔2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且通过隔板孔排气阻水膜又能达到引流液收容腔2与密封液收容腔3间的正常连通,即能保证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气体通过隔板孔12进入密封液收容腔3内,并由与所述密封液收容腔3连通的引流容器排气孔26排出,当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在隔板孔排气阻水膜作用下保持在密封液收容腔3内时,能避免在硬质引流容器1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密封液完全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导致的胸腔与大气连通,从而避免因此造成的气胸。

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孔排气阻水膜的尺寸与隔板孔12相适配,从而能实现对隔板孔12间的配合,避免密封液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也能避免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通过所述隔板孔12进入密封液收容腔3内,满足硬质引流容器1在较小容积情况下,依然能保持正常的使用。

一般地,为了能通过液柱通道观察胸腔引流管的状态,需要使得液柱板11的下端位于密封液收容腔3内,即液柱板11的液柱板孔位于密封液收容腔3内。具体使用时,由于容器引流连管4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密封液收容腔3通过引流容器排气孔26与外部环境连通,在利用胸腔引流管连接且正常呼吸时,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会进入液柱通道内,进入液柱通道内密封液的液柱高度会跟随呼吸变化,而当胸腔引流管处于非正常连接时,则液柱通道内密封液的液柱高度会保持不变,从而通过观察液柱通道内密封液的液柱高度能方便且准确地判断胸腔引流管的状态,提高胸腔引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密封液收容腔3内通过液柱板11形成液柱通道以及与所述液柱通道相对应的排气通道,一般地,排气通道的内径大于液柱通道的内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引流容器排气孔26适配的排气管盖15,排气管盖15包括能嵌置于引流容器排气孔26内的管盖塞13、贯通于管盖塞13的管盖塞孔以及设置于所述管盖塞孔上的排气管排气阻水膜14;

管盖塞13穿过引流容器排气孔26后伸入密封液收容腔3内,管盖塞孔与密封液收容腔3相连通,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气体能通过设置排气管排气阻水膜14的管盖塞孔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气管排气阻水膜14位于排气管盖15内,通过排气管排气阻水膜14能确保正常的气体排出,还能避免外部的液体进入密封液收容腔3内或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从引流容器排气孔26溢出。排气管盖15能与引流容器排气孔26相适配,通过管盖塞13能封堵引流容器排气孔26,排气管盖15的管盖塞13能与引流容器排气孔26间采用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以方便打开或引流容器排气孔26。当管盖塞13嵌置在引流容器排气孔26内时,利用管盖塞13与引流容器排气孔26的内壁紧密接触,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气体只能进入密封盖13内的管盖塞孔内,并通过排气管排气阻水膜14后排出。当排气管盖15与引流容器排气孔26分离时,能向密封液收容腔3内注入所需的密封液。

具体实施时,排气管盖15上还设有排气管盖连接线16,排气管盖连接线16的一端与排气管盖15连接,排气管盖连接线16的另一端与硬质引流容器1的外壁连接,避免排气管盖15与引流容器排气孔26分离时,排气管盖15的丢失。此外,在硬质引流容器1的引流液收容腔2上还设有若干刻度,通过刻度能测量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引流液的体积,为相关的医疗操作提供依据,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所述硬质引流容器1上设置用于在引流液收容腔2内快速建立负压的负压建立器9,所述负压建立器9位于硬质引流容器1的顶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负压建立器9使得硬质引流容器1内快速建立负压,使得胸腔内的液体能够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负压建立器9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结构形式,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硬质引流容器1上还设有硬质引流容器牵挂线8,通过硬质引流容器牵挂线8能将整个硬质引流容器1悬挂在所需的位置,硬质引流容器牵挂线8位于硬质引流容器1的顶端。

进一步地,在硬质引流容器1的底端设置用于释放引流液收容腔2内引流液的引流液释放管19,在硬质引流容器1外的底端还设有能封堵引流液释放管19的释放管密封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引流液释放管19位于硬质引流容器1的底端,通过引流液释放管19能将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释放,在通过引流液释放管19将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释放后,可以在不更换硬质引流容器1的状态下,能满足持续或长时间进行胸腔引流的需求,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具体实施时,释放管密封体可以采用释放管塞18或压力阀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当硬质引流容器1处于非释放状态时,可以通过释放管塞18封堵引流液释放管19,在通过释放管塞18对引流液释放管19封堵后,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能够进行存储与计量。释放管塞18的大小以及形状与引流液释放管19相适配,为了避免释放管塞18与引流液释放管19分离状态下的丢失,释放管塞18与释放管塞连接线17连接,释放管塞连接线17的一端与释放管塞18连接,释放管塞连接线17的另一端与硬质引流容器1下部的外壁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容器引流连管4上设有排液进气管6,且在容器引流连管4上设置用于调整与引流液收容腔2连通状态的调节阀门5。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引流液收容腔2内处于负压状态,为了确保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通过引流液释放管19进行释放,在容器引流连管4上设有排液进气管6,即通过排液进气管6使得空气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通过气压的作用,使得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能通过引流液释放管19释放。排液进气管6以及容器引流连管4与引流液收容腔2间的连接状态,可以由调节阀门5进行控制,即当通过排液进气管6使得空气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时,引流液无法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而当引流液正常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时,空气无法通过排液进气管6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调节阀门5具体可以采用三通。

具体实施时,在所述排液进气管6上设置排液进气管排气阻水膜7,通过排液进气管排气阻水膜7能保证外部的气体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且避免引流液从排液进气管6溢出。此外,通过排液进气管排气阻水膜7还能实现过滤的能力。

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存储引流液的引流液存储体21,所述引流液存储体21的上设有与引流液释放管19适配的存储体连管24,所述存储体连管24与引流液存储体21相连通,引流液存储体21的存储体连管24嵌入引流液释放管19内并与引流液释放管19适配连接后,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能通过存储体连管24进入引流液存储体21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硬质引流容器1一般的存储容量有限,无法有效适应胸腔引流的需要。通过引流液存储体21与硬质引流容器1配合,能扩大引流液的存储容量。引流液存储体21可以采用袋状、瓶状或其他的实现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引流液存储体21与硬质引流容器1配合时,引流液存储体21的存储体连管24伸入引流液释放管19并与引流液释放管19紧密连接。此时,引流液收容腔2内的引流液可以通过存储体连管24进入引流液存储体21内,实现了对硬质引流容器1的扩容。

一般情况下,引流液存储体21可以与硬质引流容器1配合使用,而当引流患者需要下床走动时,可以将引流液存储体21与硬质引流容器1分离,且利用释放管塞18对引流液释放管19密封,即在短时间范围内,利用硬质引流容器1能够满足引流的正常操作,提高使用和操作的便捷性;从而,通过引流液存储体21与硬质引流容器1间的配合,能够适应不同胸腔引流的情况。

此外,在引流液释放管19内设有单向膜片20,利用单向膜片21能够密封存储体连管24与引流液释放管19间连接的间隙,避免引流液从存储体连管24与引流液释放管19间的间隙流出,提高引流操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所述存储体连管24上设置支撑定位体25,在引流液存储体21上设置能封堵存储体连管24的存储体连管盖23,所述存储体连管盖23通过存储体连管盖连接线22与引流液存储体21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引流液存储体21与硬质引流容器1分离后,可以利用存储体连管盖23对存储体连管24进行密封,避免引流液存储体21内的引流液溢出,确保进入引流液存储体21内引流液的安全性。存储体连管盖23与存储体连管盖连接线22连接,存储体连管盖连接线22的一端与存储体连管盖23连接,存储体连管盖连接线22的另一端与支撑定位体25连接。支撑定位体25位于存储体连管24的下部,利用支撑定位体25实现对存储体连管盖23的支撑与定位。

本发明硬质引流容器1通过容器引流连管4能与胸腔引流管连接,利用隔板孔排气阻水膜能阻止密封液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避免密封液收容腔3内密封液全进入引流液收容腔2内后引起气胸的情况,从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地降低硬质引流容器1的容积,提高携带以及使用的便捷性,引流液能存储在引流液收容腔2内,利用密封液收容腔3内的密封液进入液柱通道内液柱高度变化状态,能有效判断胸腔引流管的连接状态,硬质引流容器1与引流液存储体21可脱卸连接配合,能提高存储引流液的容量,适应不同情况下胸腔引流操作需求,安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