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枫子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515阅读:1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止痒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大枫子软膏。



背景技术:

疥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多为不注意个人皮肤卫生,经常接触人多密集场所,复感疥螨引起,此病发病迅速,迁延时间长,易复发。患者深受其扰,影响正常生活休息。西医治疗本病用药单一,效果不佳,研制此种制剂对于解决临床用药单一,去除患者病扰有很大意义。

对于疥疮中医早在公元14世纪就有关于“疥”的甲骨文记载,隋朝《诸病源侯论-涡疮候》对疥以有较详细的论述:“疥疮多生于手足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后人根据详细论证,究其病因是起居不慎,接触疥虫,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据此原理而研制出杀虫止痒制剂大枫子软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杀虫止痒制剂大枫子软膏,适用于疥疮的治疗。

一种大枫子软膏,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轻粉、儿茶、龙血竭、大枫子、巴豆、百部、花椒、白芷、朱砂、冰片、雄黄、硫磺、蜂蜡、麻油。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轻粉5-10g、儿茶5-10g、龙血竭5-10g、大枫子25-35g、巴豆25-35g、百部40-50g、花椒90-100g、白芷50-55g、朱砂50-55g、冰片38-45g、雄黄90-100g、硫磺90-100g、蜂蜡600g、麻油3400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轻粉5g、儿茶5g、龙血竭10g、大枫子30g、巴豆30g、百部50g、花椒100g、白芷50g、朱砂50g、冰片40g、雄黄100g、硫磺100g、蜂蜡600g、麻油3400g。

所述大枫子软膏的制备方法为:

1)浸泡:按照所选方剂备药,将大枫子、巴豆、百部、花椒、白芷、朱砂、雄黄、硫磺用麻油浸泡,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夏季五天、冬季十天;

2)炸药熬油: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立即将油锅离火,获得药油;

3)溶解蜂蜡: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止,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放入轻粉、儿茶、血龙竭的粉末,搅拌均匀,等待完全冷却;

4)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然后通过150目铁筛过滤至另一铁盆中,冷却后加入冰片,即得大枫子软膏,用工具分别放置于小容器中备用。

使用方法:外用制备制剂大枫子软膏外抹患处,每日三次,治疗三天,三天之内不洗澡,三天后洗一次澡然后继用上药三天,每周为一疗程。

本发明提供的大枫子软膏由包括轻粉、儿茶、龙血竭、大枫子、巴豆、百部、花椒、白芷、朱砂、冰片、雄黄、硫磺、蜂蜡和麻油的原料制得,适用于疥疮的治疗,该大枫子软膏采用较少的药味,通过合理配伍,使得各味药材在用于疥疮方面的效果相互增强,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备大枫子软膏

配方为:轻粉5g、儿茶5g、龙血竭10g、大枫子30g、巴豆30g、百部50g、花椒100g、白芷50g、朱砂50g、冰片40g、雄黄100g、硫磺100g、蜂蜡600g、麻油3400g。

制备方法为:1)浸泡:按照所选方剂备药,将大枫子、巴豆、百部、花椒、白芷、朱砂、雄黄、硫磺用麻油浸泡,浸泡时间以春秋季七天、夏季五天、冬季十天;

2)炸药熬油:将麻油和所浸泡的药物一起放入锅内,刚开始用武火二十分钟,然后改为文火,期间用槐木棍在油锅中翻压并稍搅动,待药熬制焦枯沉油底,立即将油锅离火,获得药油;

3)溶解蜂蜡:将药油通过60目筛倒入装有蜂蜡的铁盆内,不断搅拌至蜂蜡完全融化为止,等到温度降到约60度左右,放入轻粉、儿茶、血竭末的粉末,搅拌均匀,等待完全冷却;

4)隔两日后将盛有药膏的铁盆放置在煤气灶上加热至融化,然后通过150目铁筛过滤至另一铁盆中,冷却后加入冰片,即得大枫子软膏,用工具分别放置于小容器中备用。

使用方法:外用制备制剂大枫子软膏外抹患处,每日三次,治疗三天,三天之内不洗澡,三天后洗一次澡然后继用上药三天,每周为一疗程。

实施例2制备大枫子软膏

配方为:轻粉8g、儿茶8g、龙血竭8g、大枫子35g、巴豆33g、百部48g、花椒95g、白芷52g、朱砂52g、冰片40g、雄黄100g、硫磺100g、蜂蜡600g、麻油34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制备大枫子软膏

配方为:轻粉6g、儿茶6g、龙血竭6g、大枫子30g、巴豆30g、百部45g、花椒100g、白芷55g、朱砂55g、冰片40g、雄黄100g、硫磺100g、蜂蜡600g、麻油34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具体病例疗效观察:

实验例1

患者李某,男性,16岁,成武县白浮镇人。

主诉:患者手缝、腋下、双侧大腿内侧夜间瘙痒一月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20天前因皮肤夜间瘙痒到当地地区医院治疗,依据患者长期居住集体宿舍,房屋内相对潮湿,被褥更换不及时,体检手指间隙及腹股沟部均可看见有针尖大小丘疹以及部分黑色线状隧道,诊断为疥疮。建议患者及时隔离,给予内服止痒剂,外用20%硫磺软膏外搽,每日2-3次,每5天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症状有所缓解。一周前因食用辣椒致症状复发并且瘙痒较以前更为剧烈,继用上述药物治疗无缓解,随来我处治疗。

既往史:无

体检t:36.3p:7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精神可,诊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水肿,双瞳孔正大圆,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正常,无啰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叩击痛、反跳痛。未扪及肝、脾、肾。脾及双侧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脊柱正常。双手指间及腋下、腹股沟部均可看见黑色线状隧道,2-3毫米长,在隧道盲端颜色鲜红或淡红,皮肤表面抓痕明显。

诊断:疥疮

入院后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数,辩证为湿热蕴毒证,治疗用内服散风清热利湿之剂玉屏风散加减,每日一剂,外用制备制剂大枫子软膏外抹患处,每日三次,治疗三天,三天之内不洗澡,三天后洗一次澡然后继用上药三天,用药后复诊,手指间隙及腋下全部小腿无任何不适,腹股沟部已无隧道及丘疹但偶有轻微夜间瘙痒,减内服中药,继用自制制剂外抹三天直至症状完全消退。一月后复诊无复发。

实验例2

患者张某,男性,35岁,金乡县张翟庄人

主诉:患者阴囊部瘙痒伴有硬结节一月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出现手指间隙、腹股沟部夜间瘙痒,自行用抗过敏药物治疗3天后效果不佳,随到当地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疥疮,给予20%硫磺软膏治疗一周后效果不明显,后改用25%苯甲酸苄酯乳膏外抹,一周后手指间隙及腹股沟部瘙痒缓解,但阴囊部位出现坚硬结节,后因饮酒症状加重,继用上方治疗症状无缓解,随来我处治疗。

既往史:无

体检t:38.0p:75次/分r:25次/分bp:120/75mmhg,精神可,语言清晰,诊查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水肿,双瞳孔正大圆,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正常,无啰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叩击痛、反跳痛。未扪及肝、脾、肾。脾及双侧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脊柱正常。阴囊部有十余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上有抓痕并有少许结痂。

诊断:疥疮结节

入院后患者舌质红,苔薄白,脉微数,辩证为湿毒内蕴,治疗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中药汤剂苦参汤加减外洗患处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外抹研制制剂大枫子软膏每日两次,三天洗澡一次,每周为一疗程,一周后复诊结节大部分消退,留有数个相对比较大的结节未完全消退伴有夜间轻微瘙痒,原方剂加杀虫力较强中药百部外洗,继用大枫子软膏外抹。一周后复诊症状完全消失。嘱患者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品。一月后随访无复发。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