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棘突间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31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柔性棘突间固定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柔性棘突间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是指单纯由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临床较少见。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是指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化变性或脊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畸形性骨炎等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退行性椎管狭窄症。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首选保守治疗,而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椎间盘髓核摘除、椎板切除减压加植骨融合和/或内固定。然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经上述手术治疗后,退行性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临床好转率并未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坚强的内固定及融合破坏了椎体的生物力学环境,导致负荷的传递不符合生理情况,由此会进一步导致应力遮挡致骨量减少、临近节段椎小关节退变加速、内固定产生松动、内固定疲劳折断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近年来有研究人员提出了非融合性固定的概念。所谓非融合性固定,指的是改变椎体运动节段的活动范围及负荷,却不进行融合的一种固定方式。理想的非融合性固定可以保留有益活动,并阻止产生疼痛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平面,保留节段间生理性负荷传递,从而可以缓解疼痛并预防邻近节段退变。非融合性固定的种类较多,包括棘突间固定系统、经椎弓根的动力性固定系统、经椎弓根钉半刚性金属固定系统、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系统、关节突关节置换系统等。其中,非融合性棘突间固定器植入于两个腰椎的椎体棘突之间,使植入节段保持中立位或轻度前屈位。常用的植入物有x-stop、wallis和coflex等固定系统,然而,这些固定系统均属于静态固定,限制了脊柱的活动性能,尤其限制了椎体的旋转运动,从而在椎体做旋转运动时易损伤椎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柔性棘突间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包括上夹持部、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和下夹持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上均设有开孔,以便于通过螺栓与棘突连接固定。

所述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呈“c”形结构。

本发明的柔性棘突间固定器,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整个固定器分成了上夹持部、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和下夹持部等三个单独的零部件,并通过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由于上下夹持部均通过螺栓与棘突相连接的,因而相对于中间的弹性支撑部,上下棘突可做相对旋转运动,对椎骨及脊柱的活动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

2、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呈“c”形结构,较静态固定器有更高的弹性和形变能力,便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做轴向的相对运动,对椎体的生物力学环境破坏小,并较好地保护了脊柱的解剖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夹持部;2--中间的弹性支撑部;3--下夹持部;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由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包括上夹持部1、中间的弹性支撑部2和下夹持部3,所述上夹持部1、中间的弹性支撑部2和下夹持部3之间通过螺栓4连接;所述在上夹持部1和下夹持部3上均设有开孔,以便于通过螺栓与棘突连接固定。

使用时,将上下夹持部分别与对应的上下棘突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由于上下夹持部与中间的弹性支撑部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故上下夹持部可做自由的旋转运动,而不受中间的弹性支撑部的限定,也就是说上下棘突可做相对旋转运动,对椎骨及脊柱的正常活动性能不会产生影响。

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呈“c”形结构,较静态固定器有更高的弹性和形变能力,便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做轴向的相对运动,对椎体的生物力学环境破坏小,并较好地保护了脊柱的解剖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相对于中间的弹性支撑部,上下棘突可做相对旋转运动,对椎骨及脊柱的活动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便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做轴向的相对运动,对椎体的生物力学环境破坏小,并较好地保护了脊柱的解剖结构。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柔性棘突间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包括上夹持部、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和下夹持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上均设有开孔,以便于通过螺栓与棘突连接固定。相对于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分别与上下夹持部相连接的上下棘突可做相对旋转运动,对椎骨及脊柱的活动性能无任何不良影响。中间的弹性支撑部呈“C”形结构,较静态固定器有更高的弹性和形变能力,便于上下相邻椎体之间做轴向的相对运动,对椎体的生物力学环境破坏小,并较好地保护了脊柱的解剖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坡;尚昆;吴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海斯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0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