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式粒子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054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可充式粒子导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充式粒子导管。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或不适宜手术处理的、因肿瘤导致的恶性腔道梗阻患者,放置导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置导管仅仅是起到鼻饲或引流的作用,打通正常的生理性管道,但是无法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不能遏制肿瘤的继续发展。

专利号2014103438569公开一种医疗粒子导管,该医疗粒子导管包括活动套装于导管上的套管,套管上设置有肿瘤治疗中所用的放射性粒子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在粒子固定装置中装入放射性粒子,将导管导入体内,调整导管粒子装置至腔道肿瘤位置,该粒子导管不仅起到鼻饲或引流的作用,放射性粒子还可以对肿瘤起到内照射的作用。但是,在病人肿瘤发生部分消退后,放射性粒子与管壁肿瘤的间距加大,无法再紧密接触肿瘤,影响了放射性粒子的治疗作用,达不到放疗高度适形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随肿瘤瘤体变化而高度适形,腔内放疗效果更好的可充式粒子导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内部为引流空腔,所述的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充入通道和环绕在导管本体上囊体,所述的充入通道的一端设置有阀体,充入通道的另一端与囊体连通,所述的囊体上设置有放射性粒子,当囊体膨胀时,膨胀的囊体不会挤压引流空腔。

为了便于固定粒子,本发明所述的粒子黏贴在囊体的外壁上,囊体外还套设有弹性防护套,当囊体膨胀或收缩时,弹性防护套随囊体相应膨胀或收缩,所有粒子均位于弹性防护套内。

为了便于固定粒子,本发明所述的粒子黏贴在囊体的内壁上。

为了便于安装放置粒子,本发明所述的囊体上设置有袋式粒子仓,所述的袋式粒子仓为粘贴在囊体表面的弹性模块,弹性模块上除上边缘外的其他边缘均与囊体的外壁粘结,所述的粒子插入到袋式粒子仓内。

为了避免囊体在膨胀时影响粒子从袋式粒子仓中掉出,本发明所述的囊体外还设置有所述的弹性防护层,所述的所有袋式粒子仓均位于弹性防护层内。

为了便于对囊体进行充放气体或液体,本发明所述的阀体包括充入嘴,充入嘴插入在充入通道中,充入嘴的内腔设置有多片弹性密封瓣,当充入嘴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多片弹性密封瓣紧密贴合且密封充入通道,充入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圈沿充入嘴轴向间隔排列的密封突起,充入通道外在充入嘴与充入通道的结合部分还套有弹性紧固套。

为了能够便于将导管本体导入到人体腔道内,本发明所述的导管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圆锥头或圆钝头,所述的圆锥头或圆钝头内为空腔,所述的空腔与引流空腔连通,引流空腔的侧面设置有引流侧孔,空腔的顶端设置有导丝通孔。

为了避免耽误治疗周期,使粒子导管在临床上直接使用,所述的囊体外还间隔套设有避免囊体膨胀的紧固套。使其导管本体外的囊体长度制造较长,在使用时在不需要囊体膨胀的位置套设紧固套。

为了避免导管本体划伤人体组织,本发明所述的导管本体的边缘部分均为倒圆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粒子导管在导入到人体之前,在囊体上设置放射性粒子,该粒子导管在起到鼻饲或者引流作用的同时,粒子还能对肿瘤起到腔内照射治疗的作用。当肿瘤瘤体发生消退时,向囊体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或液体,使囊体膨胀,设置在囊体上的粒子再次处于靠近肿瘤的位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以重复多次对囊体进行充气或充液,保证放射性粒子一直紧贴肿瘤,让其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在人体内因肿瘤而发生的梗阻或狭窄的腔道内,如食管、胃肠、胆管、输尿管、尿道及大静脉血管中,其应用前景广,应用价值高。在病人治疗的过程中,只需导入一次导管即可,可重复多次对囊体进行充气或充液,在肿瘤治疗达到预期效果后,可对囊体进行放气或放液后将粒子导管取出,无需多次手术,简化了治疗过程,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其痛苦轻,创伤小,病人更容易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表示边缘圆角);

图2为充入嘴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充入嘴的正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圆钝头示意图。

其中:1、导管本体,2、囊体,3、粒子,4、充入通道,5、充入嘴,6、弹性防护套,7、袋式粒子仓,5-1、弹性密封瓣,5-2、密封突起,1-1、引流空腔,1-2、引流侧孔,1-3、导丝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可充式粒子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内部为引流空腔1-1,导管本体1上设置有充入通道4和环绕在导管本体1上囊体2,该囊体既可以为充气的囊体也可以为充水的水囊,所述的充入通道4的一端设置有阀体5,充入通道4的另一端与囊体2连通,所述的囊体2上设置有放射性粒子3,当囊体膨胀时,膨胀的囊体不会挤压引流空腔。如图4所示,所述的粒子3黏贴在囊体2的外壁上,囊体2外还套设有弹性防护套6,当囊体2膨胀或收缩时,弹性防护套6随囊体相应膨胀或收缩,所有粒子3均位于弹性防护套6内。

所述的阀体包括充入嘴5,充入嘴5插入在充入通道4中,充入嘴5的内腔设置有多片弹性密封瓣5-1,当充入嘴5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多片弹性密封瓣5-1紧密贴合且密封充入通道4,当充入嘴5中插入充气设备,如注射针筒时,弹性密封瓣5-1被针筒撑开,针筒与充入通道4连通,充入嘴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圈沿充入嘴5轴向间隔排列的密封突起5-2,避免充入嘴5与充入通道4之间的连接处漏气,充入通道4外在充入嘴5与充入通道4的结合部分还套有弹性紧固套,弹性紧固套让充入嘴与充入通道连接更紧密,为了避免导管本体1对人体组织产生划伤,所述的导管本体1和囊体2可以采用硅胶、橡胶或其他对人们无害的软质材料,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边缘部分均为倒圆角。

如图1和图7所示,为了便于将导管本体1放置在人体腔道内,使导管本体1的头部顺利的通过梗阻和狭窄位置,所述的导管本体1的头部设置有圆锥头或圆钝头,所述的圆锥头或圆钝头内为空腔,所述的空腔与引流空腔1-1连通,引流空腔的侧面设置有引流侧孔1-2,空腔的顶端设置有导丝通孔1-3。在放置导管本体时,由于人体腔道的梗阻位置间隙较小,导管本体头部的圆锥头或圆钝头更易通过,当梗阻部分的间隙更狭小时,可以通过导丝依次穿过引流空腔1-1、导丝通孔1-3进行引导安装。导丝通孔1-3相对于引流侧孔1-2较小,流食或转流液依次通过引流空腔1-1、引流侧孔1-2进入梗阻远端。

为了便于在临床上直接使用,当囊体2制造长度较长时,可根据需要囊体2膨胀的长度及位置,在不需要囊体2上膨胀的位置套设紧固套,避免了因肿瘤位置不同而生产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粒子导管。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的可充式粒子导管,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的粒子3黏贴在囊体2的内壁上。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的可充式粒子导管,与实施例一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囊体2上设置有袋式粒子仓7,所述的袋式粒子仓7为粘贴在囊体2表面的弹性模块,弹性模块上除上边缘外的其他边缘均与囊体2的外壁粘结,所述的粒子3插入到袋式粒子仓7内,囊体2外还设置有弹性防护层,所述的所有袋式粒子仓7均位于弹性防护层内,弹性防护层避免囊体2在膨胀时影响粒子3在袋式粒子仓7中掉出或移位。

工作原理:当使用该粒子导管时,导入到人体前,应避免囊体2中有气体或液体,将放射性粒子3安装在囊体2上后,将导管本体1导入进人体腔道内的梗阻位置,调整粒子3至靠近肿瘤位置,导管本体1使得腔道梗阻位置上下通畅,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机制的运行,如提供营养、解决梗阻、体液转流等。设置在囊体2上的粒子3对肿瘤进行腔内照射,在解决梗阻的同时,又对肿瘤施加了治疗。当在粒子3的作用下,肿瘤发生消退时,粒子3距离肿瘤位置变远,不能发挥最佳的照射作用,此时可对囊体2进行充气或充液,使囊体2膨胀,设置在囊体2上的粒子3再次处于靠近肿瘤的位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以重复多次对囊体2进行充气或充液,保证粒子3一直紧贴肿瘤,让粒子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可充式粒子导管能够广泛的应用在人体内发生梗阻或狭窄的腔道内,如食管、胃肠、胆管、输尿管、尿道及大静脉血管中,其应用前景广,应用价值高。在病人治疗的过程中,只需导入一次导管即可,可重复多次对囊体2进行充气或充液,在肿瘤达到预期效果后,可对囊体2进行放气或放液后将粒子导管取出,无需多次手术,简化了治疗过程,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其痛苦轻,创伤小,患者更容易去接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