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炎、止痒特效中药提取物及其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497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用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炎、止痒特效的中药提取物及其外用制剂,属于药品、化工以及个人护理品行业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炎症性瘙痒的发病趋势不断上升,具体表现为慢性湿疹、过敏性皮肤病、婴儿尿布疹、蚊虫叮咬等,非常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状态。

目前,主要抗炎、止痒的方法是采用西药治疗,主要包括采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剂、软膏或硬膏、氧化锌软膏剂、皮炎平、抗真菌类药物等。但是,这一类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且易复发,容易产生耐药性。另也有采用纯中药疗法进行治疗的,但现有的治疗效果缓慢,疗效不明显,患者忍受病痛折磨时间较长。

女贞子又名冬青子(为冬青树之果实)是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成熟果,为传统护肝中药。女贞子的采集容易,价廉易得。女贞子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齐墩果酸、女贞子多糖、氨基酸、磷脂及挥发油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炎、止痒特效药物,用于快速止痒、抑制炎症,安全无刺激。

本发明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抗炎、止痒的特效中药提取物。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出一种抗炎止痒中药提取物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证明上述中药提取物外用制剂安全无刺激、可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和瘙痒。

本发明的思路为:

对天然草本植物女贞子进行提取分离。进一步,将其作为主要成分制备成外用制剂,然后测试外用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对接触性皮炎和瘙痒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炎、止痒特效的外用中药提取物是由女贞子中提取纯化得到,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收集女贞子果实、去壳、清洗、烘干;

(2).将女贞子粉碎为粉末,加入8倍量的80%乙醇,60℃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

(3).合并步骤(2)中三次提取液,减压蒸馏至粘稠状;

(4).步骤(3)中粘稠膏状物按体积比1:1稀释,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

(5).步骤(4)溶液抽滤得到滤渣,滤渣加入于8倍体积水溶解,加入naoh调节至ph为12,煮沸20分钟,加入10倍体积氯化钠固体,冷却至室温进行盐析,出现晶体后过滤,收集滤渣;

(6).将步骤(5)中收集的滤渣溶于水,加入盐酸调节ph至约为1-2,冷却过夜;

(7).(6)过夜后抽滤收集滤渣,用蒸馏水洗滤渣至无氯离子,加入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此时溶液为黄褐色;

(8).(7)溶液加入1/10的活性炭,煮沸20分钟,过滤,滤液溶液颜色变浅;冷却过夜,抽滤,得微黄色滤渣;

(9).将(8)滤渣转移到索氏提取器套筒中,用正己烷对滤渣进行脱脂;脱脂后得沉淀成白色;将沉淀溶解于95%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

(10).(9)得到晶体进行鉴定,计算含量约为98.4%。

所述步骤(10)鉴定包含性状、鉴别、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含量计算、目数、重金属(铅、砷、镉)微生物(霉菌、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溶剂残留,鉴定结果如表1

一种具有抗炎、止痒特效的外用制剂,所述制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如表2

一种上述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a相(除生育酚乙酸酯,薄荷油,羟苯甲酯外)与d相司盘80混合,加热至80℃;

(2).b相(蒸馏水,甘油,聚乙二醇)与d相油酸三乙醇胺皂混合,加热至82℃;

(3).b相中卡波姆过100目筛,均匀撒在蒸馏水水面,静至过夜使充分溶胀。缓慢搅拌除去气泡,使卡波姆分布均匀;

(4).将b相置于剪切乳化机中,启动乳化机,转速5000r/min,乳化五分钟后静置1分钟,缓慢加入b相,80℃条件下使两相混合乳化;

(5).(3)步骤完全乳化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5%的(1)步骤中融化的卡波姆溶液,加入油酸调节ph至6.5;

(6).加入c相,薄荷油及生育酚,混匀即得。

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是膏霜剂型,膏霜中除中药提取物外的其他组分并非为常规辅料,而是经过发明人长期研究得到的与中药提取物相配起到最佳协同功效的成分。

一种上述外用制剂,其性质稳定、无刺激,所述性质经稳定性实验和安全性实验验证。

一种上述外用制剂,其对接触性皮炎具有治疗效果,所述效果经接触性皮炎的小鼠模型验证。

一种上述外用制剂,其对瘙痒具有治疗效果,所述效果经瘙痒的小鼠模型验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用于抗炎、止痒治疗的中药提取物外用制剂,治疗效果显著,实施例1、实施例2示出了本发明中关键单因素对中药提取物提取效率的影响。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分析乙醇体积分数对中药提取物提取效率的影响:

(1).收集女贞子果实、去壳、清洗、烘干;

(2).将女贞子粉碎为粉末,称重,加入如表3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60℃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

(3).合并步骤(2)中三次提取液,减压蒸馏至粘稠状;

(4).步骤(3)中粘稠膏状物按体积比1:1稀释,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

(5).步骤(4)溶液抽滤得到滤渣,滤渣加入于8倍体积水溶解,加入naoh调节至ph为12,煮沸20分钟,加入10倍体积氯化钠固体,冷却至室温进行盐析,出现晶体后过滤,收集滤渣;

(6).将步骤(5)中收集的滤渣溶于水,加入盐酸调节ph至约为1-2,冷却过夜;

(7).(6)过夜后抽滤收集滤渣,用蒸馏水洗滤渣至无氯离子,加入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此时溶液为黄褐色;

(8).(7)溶液加入1/10的活性炭,煮沸20分钟,过滤,滤液溶液颜色变浅;冷却过夜,抽滤,得微黄色滤渣;

(9).将(8)滤渣转移到索氏提取器套筒中,用正己烷对滤渣进行脱脂;脱脂后得沉淀成白色;将沉淀溶解于95%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称重;提取率=(女贞子粉末重量/白色晶体重量)*100

表3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率的影响

由表3的数据可知,中药提取物提取效率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提高。

当乙醇体积分数超过80%后,中药提取物提取效率增加缓慢,但是此时需消耗较多的乙醇。

综合分析上述情况,实验中选择乙醇体积分数为80%为宜。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分析冷凝回流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收集女贞子果实、去壳、清洗、烘干;

(2).将女贞子粉碎为粉末,称重,加入80%乙醇体积分数,如表4中温度梯度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

(3).合并步骤(2)中三次提取液,减压蒸馏至粘稠状;

(4).步骤(3)中粘稠膏状物按体积比1:1稀释,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

(5).步骤(4)溶液抽滤得到滤渣,滤渣加入于8倍体积水溶解,加入naoh调节至ph为12,煮沸20分钟,加入10倍体积氯化钠固体,冷却至室温进行盐析,出现晶体后过滤,收集滤渣;

(6).将步骤(5)中收集的滤渣溶于水,加入盐酸调节ph至约为1-2,冷却过夜;

(7).(6)过夜后抽滤收集滤渣,用蒸馏水洗滤渣至无氯离子,加入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此时溶液为黄褐色;

(8).(7)溶液加入1/10的活性炭,煮沸20分钟,过滤,滤液溶液颜色变浅;冷却过夜,抽滤,得微黄色滤渣;

(9).将(8)滤渣转移到索氏提取器套筒中,用正己烷对滤渣进行脱脂;脱脂后得沉淀成白色;将沉淀溶解于95%乙醇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称重;计算提取率。

表4回流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从表4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取率逐渐升高,当温度高于60℃,提取率开始下降,故综合分析其最佳温度60℃为宜。

综上分析,提取最优条件是体积分数80%乙醇在60℃条件反应。

实施例3-7按照表5的原料配比制备以优选条件提取的女贞子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外用制剂。

本发明提供的外用制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a相(除生育酚乙酸酯,薄荷油,羟苯甲酯外)与d相司盘80混合,加热至80℃;

(2).b相(蒸馏水,甘油,聚乙二醇)与d相油酸三乙醇胺皂混合,加热至82℃;

(3).b相中卡波姆过100目筛,均匀撒在蒸馏水水面,静至过夜使充分溶胀。缓慢搅拌除去气泡,使卡波姆分布均匀;

(4).将b相置于剪切乳化机中,启动乳化机,转速5000r/min,乳化五分钟后静置1分钟,缓慢加入b相,80℃条件下使两相混合乳化;

(5).(3)步骤完全乳化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5%的(1)步骤中融化的卡波姆溶液,加入油酸调节ph至6.5;

(6).加入c相,薄荷油及生育酚,混匀即得。

表5外用制剂原料配比表

稳定性测试

测试外用制剂稳定性主要方法如下:

取实施例3-7的外用制剂进行高低温加速试验,依次在-4℃、15℃、20℃、40℃和60℃下,分别测试30天、60天、90天、180天。

稳定性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中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可以具有良好的低温、常温、高温稳定性。

安全性测试

测试外用制剂安全性方法如下:

对实施例3-7的外用制剂进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测试方案如下:

每个实施例选择4只白色家兔进行实验,试验室温度:20-25℃,相对湿度:60-70%。试验前约24h,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取受试物约0.5ml直接涂在皮肤上,然后用二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璃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为4h,每天涂抹1次,连续涂抹14天。第二天开始,每次涂抹前应剪毛,用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除残留受试物,清除受试物后的1、24、48和72h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按表7进行皮肤反应评分,以受试动物积分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根据24、48和72h分别观察时点最高积分均值,按表8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结果评价:按下列公式计算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以表8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红斑积分+水肿积分)]/(受试动物数量*14)

表7皮肤反应评分标准

表8皮肤刺激强度分级

根据表7、表8的标准得出皮肤急性刺激试验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

表9刺激反应积分表

皮肤急性刺激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外用制剂性质温和,皮肤急性刺激试验测试结果为无急性皮肤刺激性。

功效测试

本发明提出的外用制剂抗炎、止痒功效通过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和瘙痒模型进行验证。

药效验证方法如下。

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

取icr小鼠40只,于实验前1d剃净每只小鼠腹部毛发,面积约3cm×3cm,实验当日用质量/体积分数5%2,4-二硝基氯苯dnfb-丙酮溶液100μl涂抹于腹部剃毛处,使其致敏。第2天再涂抹100μl强化致敏。5d后在小鼠右耳壳正反两侧均匀涂抹1%dncb-丙酮溶液各20μl以激发,同时左耳涂等剂量丙酮溶液,每隔3d激发1次,共激发4次(第6,9,12,15天予以激发),即得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

瘙痒模型

取icr小鼠40只,雌雄各半,提前1d脱去小鼠头颈部耳后皮肤的毛备用,各实验组连续给药3d,末次用药1h后脱毛部位用右旋糖酐0.2ml/次,即得小鼠瘙痒模型。

分组与给药方案

将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哈西奈德乳膏组(0.01g·kg-1),外用制剂高和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致敏的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分别于致敏后1h时将相应剂量受试物均匀涂于各小鼠右耳的正反两面,如遇激发日期,则在每次激发后2h时再将受试物均匀外涂,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连用15d。末次激发后24h时处死小鼠,并检测相关指标。将瘙痒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止痒醑组(1g·kg-1),本发明中外用制剂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将相应剂量受试药物均匀涂抹于脱毛部位,模型组涂抹生理盐水,连续用药3d。以小鼠前爪搔头部、后爪搔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作为瘙痒指征,记录第1次挠痒后15min内小鼠瘙痒次数。

观察指标

耳破损情况

于每次激发后24h时观察各组小鼠右耳破损情况,并统计得分。

明显红肿增厚及渗出或明显角化结痂者记3分;

轻度红肿,渗出不明显,或中度角化者记2分;

红肿和渗出均不明显,或轻度角化者记1分;

正常皮肤为0分。

瘙痒次数

自瘙痒模型小鼠第1次发生挠痒动作起,记录15min内的挠痒总次数。

实验结果

本发明外用制剂对接触性皮炎小鼠耳破损结痂数的影响如下表10:

表10接触性皮炎小鼠耳破损结痂数表

表10显示了本发明高低剂量组对接触性皮炎小鼠耳破损结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dncb的致敏和激发后,小鼠的耳廓有了明显的肿胀,且随着激发的次数增加,其肿胀度就明显地增加,皮损也逐渐严重,并且形成了明显的结痂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的外用制剂能有效缓解dncb致敏引起的耳破损结痂现象。

综述发现本发明的外用制剂高、低剂量组均能一定程度地抑制接触性皮炎模型小鼠右耳部结痂的形成。

对瘙痒小鼠的影响如表11:

表11瘙痒小鼠模型疗效表

表11显示本发明外用制剂对瘙痒模型小鼠具有一定止痒作用,使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模型组,并且表现出了量-效依赖关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外用制剂具有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效果;

(2).本发明外用制剂具有治疗瘙痒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