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8843阅读:1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药剂学的发展,口服缓控释制剂相对于普通速释制剂的治疗优势已经被广泛认识,缓控释制剂释药时间更长、药物释放更加平稳,患者服药后体内的血浆药物浓度波动很小,既减少了服药次数,又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还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因此在药物制剂的研发过程中,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物被越来越多的设计成缓控释剂型。

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可以口服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双胍类降糖药,可改善二型糖尿病患者对糖的耐受,降低基础及餐后血浆葡萄糖浓度。在正常人及二型糖尿病患者中不产生低血糖反应,也不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目前市场上已经上市的盐酸二甲双胍单方药品有普通片剂、肠溶片、胶囊、缓释片及国外上市的控释片,就已经公开的二甲双胍缓控释片技术而言,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由于盐酸二甲双胍是一种水溶性很好的药物,且日服单剂量原料药过大,加入大量辅料后导致开发出来的药品总重量大,片子体积过大,口服不便;二是现有的膜控控释片工艺程序较复杂,工艺、设备等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合适组分相互配合,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均一性,且辅料用量少,使得本发明重量轻、体积小,便于口服;本发明操作简单,省去激光打孔等步骤,简化工艺,生产成本低,生产成品率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2-5%;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70-90%,粘合剂1-15%,助渗剂1-15%,润滑剂0.5-1%;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成膜材料50-70%,致孔剂30-50%。

优选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还包括增塑剂,其中,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成膜材料50-70%,致孔剂30-45%,增塑剂0-5%。

优选地,粘合剂为聚维酮和/或羟丙基纤维素。

优选地,助渗剂为月桂氮酮或/和丙二醇。

优选地,成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或/和乙基纤维素。

优选地,致孔剂为亲水性大分子聚合物或水溶性大分子聚合物。

优选地,致孔剂为平均分子量5000以上的聚乙二醇或/和平均分子量5000以上的羟丙基纤维素。

优选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400或/和甘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包衣溶剂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干燥熟化包衣半透膜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优选地,包衣溶剂为丙酮。

优选地,干燥熟化需在低温低湿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干燥熟化温度为30-50℃,干燥熟化时间为20-40h。

优选地,干燥熟化的湿度为40-50%。

上述“大分子聚合物”为本领域常用名词。

上述聚乙二醇、羟丙基纤维素具有多种型号,如:聚乙二醇6000、羟丙基纤维素klucellf、羟丙基纤维素klucelgf。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中,不规定包衣溶剂的用量,根据具体操作确定其用量。

本发明通过优选辅料型号及用量,盐酸二甲双胍不仅是原料药,同时其还作为促渗剂,与助渗剂相互配合,主要以半透膜厚度和致孔剂比例调控药物释放速度;本发明药物释放均一性良好,半透膜中含有大量亲水性大分子聚合物或水溶性大分子聚合物,当遇到液体后半透膜壁上会形成致密的大孔道可供水分子、药物进出和交换,药物直接经过水通道释放出来,不需经过激光打孔工艺,简化制备工艺,避免了激光打孔工艺制备渗透泵控释制剂所存在的成本较高、成品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陷;另外本发明辅料用量大大降低,使得本发明重量降低,体积减小,更加便于服用,并且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以500mg规格的主药为例,本发明的片重可低至566mg,进口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均片重(不包括防潮衣)为610mg,且其价格昂贵,60片/瓶的价格为2.1万。

附图说明

图1为国内上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与进口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3.5%;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80%,粘合剂10%,助渗剂9.3%,润滑剂0.7%;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成膜材料60%,致孔剂40%。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包衣溶剂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干燥熟化包衣半透膜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实施例2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2%;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90%,聚维酮1%,月桂氮酮8.5%,润滑剂0.5%;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醋酸纤维素50%,聚乙二醇600045%,聚乙二醇4005%。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丙酮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调节湿度为40%,升温至50℃,干燥熟化20h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实施例3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5%;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70%,羟丙基纤维素15%,丙二醇14%,润滑剂1%;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乙基纤维素70%,羟丙基纤维素klucellf30%。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丙酮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调节湿度为50%,升温至30℃,干燥熟化40h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实施例4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3%;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75%,粘合剂9.4%,助渗剂15%,润滑剂0.6%;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成膜材料55%,致孔剂43%,增塑剂2%;

粘合剂为聚维酮和羟丙基纤维素组成的混合物;

助渗剂为月桂氮酮和丙二醇组成的混合物;

成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组成的混合物;

致孔剂为聚乙二醇6000和羟丙基纤维素klucelgf组成的混合物;

增塑剂为聚乙二醇400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丙酮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调节湿度为42%,升温至45℃,干燥熟化25h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实施例5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4%;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85%,粘合剂13.2%,丙二醇1%,润滑剂0.8%;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成膜材料65%,羟丙基纤维素klucelgf32%,甘油3%;

粘合剂为聚维酮和羟丙基纤维素组成的混合物;

成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丙酮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调节湿度为48%,升温至35℃,干燥熟化35h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实施例6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包括片芯和包衣半透膜,包衣半透膜为片芯重量的2%;

所述片芯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盐酸二甲双胍90%,粘合剂8.2%,丙二醇1%,润滑剂0.8%;

所述包衣半透膜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醋酸纤维素65%,羟丙基纤维素klucelgf32%,聚乙二醇4003%;

粘合剂为聚维酮和羟丙基纤维素组成的混合物。

上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片芯组分混匀,制粒,压片,制得片芯;将包衣半透膜组分加入到丙酮中溶解得到半透膜包衣液;用半透膜包衣液对片芯进行包衣,再调节湿度为45%,升温至40℃,干燥熟化40h得到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

试验例1

对实施例6进行体外释放度测试,体外释放介质为ph6.8磷酸盐缓冲液,并与国内上市进行比较,结果参照图1-3,图1为国内上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图;图2为本发明与进口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图;图3为本发明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图;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和进口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体外溶出度均为零级恒速释放,且释放速率相近;国产体外溶出度为一级释放。本发明产品优于国内上市

试验例2

取实施例6,测量其片重和大小,并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含相同规格的盐酸二甲双胍,本发明较更轻、体积更小,更易于口服。

试验例3

对实施例6的稳定性进行考察,考察项目有性状、制剂均一性、释放度和含量,并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按本发明配方得到的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的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