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型癫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5704阅读:8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型癫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癫病是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发病时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惊恐怕人,静而多喜,工作与生活中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生活不能自理,若不及时治疗甚至有自杀轻生行为。

现代医学精神分裂症中的精神抑郁型,躁狂抑郁症的抑郁型大致与癫病相当,目前多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等。心理治疗通常针对患有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可以不使用药物治疗,通过谈话、引导等交流方式疏导、鼓励、劝解病人打开心扉、释放压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有较大局限性,对于中重度患者仍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多采用抗抑郁剂,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氯米帕明等,还有一些药物在上述药物失效后使用,如氟西汀、帕罗西汀、马普替林、奥普替林、米安舍林等,总体来说该类药物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病症,一般为两周,但该类药物通常都具有副作用,如口干、嗜睡、便秘、视力模糊、排尿困难、心悸。偶见心律失常、眩晕、运动失调、癫痫样发作、体位性低血压、肝损伤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甚至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电休克疗法将一定电流通过患者头部,清除患者痛苦记忆,对采用心理疗法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一定疗效,但使用有禁忌,如严重的心脏病、近有冠状动脉栓塞者、脑动脉瘤和颅内压升高者,且副作用的危害性与药物治疗相似,不宜长期使用。

中医认为癫病多由情志所伤太过,积忧久郁,气滞津聚,结而成痰,痰气上逆,蒙蔽神志不能自己所致,病机常见肝郁气滞和痰气郁结。肝郁气滞,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需疏肝解郁,行气导滞;痰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需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型癫病的中药,针对因情志所伤,积忧久郁引起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喃喃自语等症状,通过镇静安神、解郁除痰、清心凉血,辅以活血补血、健脾渗湿的方式兼补心脾之气或兼养心肝之血,从而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效果稳定,费用低,无痛苦,无副作用,调理周身。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型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药的份量分别为:

所述的一种治疗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型癫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栀子,龙骨,当归,熟地,麦冬,白芍,郁金,蒺藜,远志,胆星,茯苓研磨为细粉,过120目筛。

第二步:将槐花蜜放入锅中熬煮,以黄而不焦、脱水为度,将熬制好的蜂蜜与上述细末充分混合制为蜜大丸,每丸3克。

各原料药药效如下:

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子、大红栀、林兰、大花栀子、红栀子、黄果树。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的功效。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

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具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味甘、涩,性平。归心、肝、肾、大肠经。

当归,别名十归、秦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味苦,性温。入心、肝、脾经。

熟地,别名熟地黄。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寸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经,肺经,胃经。

白芍,别名白芍药、金芍药。具有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郁金,别名马蒁、五帝足、黄郁、乌头。具有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味辛、苦,性寒。归心、肺、肝经。

蒺藜,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具有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白癜风,疮疽,瘰疬。味辛、苦,性微温。归肝、肺经。

远志,别名葽绕、蕀蒬、棘菀、苦远志。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肾经。

胆星,别名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主治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味苦、微辛,性凉。归肺、肝、脾经。

茯苓,别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经。

本发明的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一)一般资料

患者57例,男性3例,女性20例。

(二)诊断标准

神态呆滞,情绪低落,淡漠寡言,言语迟钝,语无伦次,口苦口臭,胸中烦闷,小便短黄,失眠,苔白厚腻,舌暗红,脉弦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排除短期情志抑郁、压力过大引起的胸闷、叹气等相似症状。

(三)治疗方法

第一步:将栀子,龙骨,当归,熟地,麦冬,白芍,郁金,蒺藜,远志,胆星,茯苓研磨为细粉,过120目筛。

第二步:将槐花蜜放入锅中熬煮,以黄而不焦、脱水为度,将熬制好的蜂蜜与上述细末充分混合制为蜜大丸,每丸3克。

每日两次,每次6-9克。

(四)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好转:情绪改善,精神好转,对答恢复正常,睡眠渐佳,神志有所恢复。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五)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39例,占68%;好转16例,占28%;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96%。治愈后半年未复发39例,占100%。可通过2-6个疗程的用药基本达到缓解和痊愈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药针对因情志所伤,积忧久郁引起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喃喃自语等症状,通过镇静安神、解郁除痰、清心凉血,辅以活血补血、健脾渗湿的方式兼补心脾之气或兼养心肝之血,从而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本药为纯中药制剂,不含化工成分,不含任何激素,无副作用,服用方便,易于吸收,见效快,价格低廉。经临床应用观察证实,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一种治疗肝郁气滞、痰气郁结型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药的份量分别为:

(二)制备方法

第一步:将栀子,龙骨,当归,熟地,麦冬,白芍,郁金,蒺藜,远志,胆星,茯苓研磨为细粉,过120目筛。

第二步:将槐花蜜放入锅中熬煮,以黄而不焦、脱水为度,将熬制好的蜂蜜与上述细末充分混合制为蜜大丸,每丸3克。

典型实施例

王某,女,26岁,河南巩义人。半年前因工作上的原因与同事发生纠纷,心中烦闷,数夜失眠,精神晃忽,语无伦次,在当地某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就诊时神态呆滞,表情淡漠,沉默寡言,反映迟钝,口苦口臭。诊断:患者体壮,性格欠开朗,苔白厚腻,舌质暗红,脉弦数,症属癫症范畴。按上方服药一个疗程后情绪转好,说话趋正常,睡眠仍差。药已中病,按前方继服两个疗程,睡眠渐佳,神志恢复正常,言语对答如常人。为防反复前方继服两个疗程,诸症平复。半年后随访,患者已正常工作,无异常情况发生。

张某,男,23岁,新郑人。因受惊吓导致精神失常,常感到有人在身后,喃喃自语,纳差,梦多失眠。曾在当地以焦虑症治疗半个月无效。查体:头疼困倦,小便黄,质红苔白,边有齿印,脉弦细略数。按上方服药两个疗程,神志渐清晰,睡眠有所改善,饭量有所增加。前方继服两个天,诸症皆消,言语正常,能深睡6个小时左右,饮食趋正常。为防反复,继服药一个疗程巩固治疗。一年后随访,患者恢复如常人。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临床资料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如汤剂、片剂、口服液等,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