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滴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3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滴眼装置。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因此眼睛是每个人观察世界的一面镜子。由于眼睛是人体一个非常敏感的部位,对任何外界微小刺激都非常敏感,因此当眼睛出现眼疾的时候,滴加眼药水成为患者自已很难完成的事情。特别是在医院的眼科病房,对医生和护士来说,滴加眼药水是最常见的操作。通常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患者滴眼药水都是假手他人完成,这对患者、家人、医生、护士都是一种无形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便携式滴眼装置。

一种便携式滴眼装置,该滴眼装置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其包括:左支撑杆、左加强筋、上连接板、右加强筋、右支撑杆、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上、下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撑杆、左加强筋、右加强筋、右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支撑杆、左加强筋与右加强筋、右支撑杆对称设置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相对两端,且均呈柱状结构;在所述上连接板中心部设有导孔;在下连接板的中心部设有弹性夹紧孔;在所述左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左撑眼软垫;在所述右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右撑眼软垫。

所述弹性夹紧孔呈圆锥形结构,其弹性范围为径向1~2mm。

所述下连接板的厚度大于上连接板的厚度2~5mm。

本发明是发明人在多年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试制出的一种滴眼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眼科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眼疾治疗。可广泛在医疗行业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携式滴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撑杆2-左加强筋3-上连接板4-滴眼药瓶5-导孔6-右加强筋7-右支撑杆8-下连接板9-弹性夹紧孔10-右撑眼软垫11-左撑眼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滴眼装置,该滴眼装置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其包括:左支撑杆1、左加强筋2、上连接板3、右加强筋6、右支撑杆7、下连接板8。上连接板3与下连接板8上、下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撑杆1、左加强筋2、右加强筋6、右支撑杆7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支撑杆1、左加强筋2与右加强筋6、右支撑杆7对称设置在上连接板3、下连接板7的相对两端,且均呈柱状结构。在所述上连接板3中心部设有导孔5,用于将待滴眼药瓶4导入整个滴眼装置的相应位置;在下连接板8的中心部设有弹性夹紧孔9,该弹性夹紧孔9呈圆锥形结构,其弹性范围为径向1~2mm。在所述左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左撑眼软垫11;在所述右支撑杆7的一端设有右撑眼软垫10。所述下连接板8的厚度大于上连接板3的厚度2~5mm。

使用本发明滴眼装置时,先将软质滴眼药瓶的滴眼向下,穿过导向孔5,使滴眼药瓶4的前端固定在弹性夹紧孔9处。将整个滴眼装置用左手拿住并将左支撑杆1、右支撑杆7靠近撑眼软垫端向内压,使左撑眼软垫11和右撑眼软垫10闭合,将左撑眼软垫11和右撑眼软垫10放于眼睑上下缘,然后松开左撑眼软垫11和右撑眼软垫10,此时左撑眼软垫11和右撑眼软垫10在弹性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同时撑开上、下眼睑,此时右手轻挤滴眼药瓶4,药液正好滴入眼睛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滴眼装置,该滴眼装置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其包括:左支撑杆、左加强筋、上连接板、右加强筋、右支撑杆、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上、下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撑杆、左加强筋、右加强筋、右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支撑杆、左加强筋与右加强筋、右支撑杆对称设置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的相对两端,且均呈柱状结构;在所述上连接板中心部设有导孔;在下连接板的中心部设有弹性夹紧孔;在所述左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左撑眼软垫;在所述右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右撑眼软垫。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用于眼科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眼疾治疗。可广泛在医疗行业推广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谭薇;黄智华;李媛;杭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8.14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