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温肾壮阳、补中健脾作用的足浴药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1033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肾壮阳、补中健脾作用的足浴药包。
背景技术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热水泡脚,如吃补药;中药泡脚,胜吃补药。用中药泡脚是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民间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的谚语,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尤其通过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泡脚时热水对足部穴位的刺激作用,可调理身体上对应的脏器。在养生保健领域,采用中药泡脚,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已被广泛接受。近年来,由于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育龄夫妇的生育能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这其中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引起的。中药在治疗男性不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脏,生殖之本,若肾气不足则会影响到男性生殖功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中药合理组方使用不仅能改善阳痿、早泄、勃起坚等表面症状;还能全方位调节生殖系统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无精、少精、死精等症状,内外调理,标本兼治。肾阳不足,脾虚气滞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胁胀不舒等症是中年男子的常见病症,也是中年男子呈衰老标志的主要症状。它是困扰成年男性的多发病。从事脑力劳动者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它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并给不少家庭潜伏下了裂变的隐患。在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开放的今天,众多肾阳不足,脾虚气滞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胁胀不舒等症患者渴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公知的一些药物如西药类多位人工合成雄性激素,有人研究认为人工合成雄性激素甲基肇丸素在小剂量应用时,可使某些肾阳不足,脾虚气滞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胁胀不舒等症得到缓解,但当大剂量应用后,由于可抑制男性下丘脑一垂体一宰丸轴,而使宰丸萎缩,结果,反而会加重原有症状,引起不育或产生其它副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温肾壮阳、补中健脾作用的中药足浴包,通过中药足疗的方式来起到温肾壮阳、补中健脾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黄芪15-25份,党参8-12份,白术8-12份,阳起石8-12份,菟丝子8-12份,小茴香8-12份,肉桂8-12份,熟地8-12份,蛇床子8-12份,芡实8-12份。优选的一种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足浴药包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为原料制成:黄芪20份,党参10份,白术10份,阳起石10份,菟丝子10份,小茴香10份,肉桂10份,熟地10份,蛇床子10份,芡实10份。制备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30-50min,滤去药渣后使用。本发明足浴药包成品具有浓郁中草药或草木香味,使用时可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感。本发明配方中所述的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配方中所述的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配方中所述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配方中所述的阳起石:有温肾壮阳的功效,用来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等症状。配方中所述的菟丝子: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配方中所述的小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配方中所述的蛇床子,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肉桂: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熟地:补血,滋阴肾肝,益肾精,有强心生血,增加脑血流量的功效,能镇静、降血压、降血糖、改善心肌劳损。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中诸药合理配伍,组方中阳起石、菟丝子、熟地配合作用,起到补肾助阳的作用,补肾而不厚重,共为君药,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补中固表,提高体内运化机制,为阳气生发提供最佳的体内环境,共为臣药,蛇床子在以上诸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温肾壮阳的效果,同时具有祛风燥湿的作用,小茴香和芡实起到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作用,协同君臣诸药,共同起到温肾壮阳的药效,为佐药;本发明药物综合多种病理因素,治当从补肾聚精,温蒸元阳,补中健脾。基于上述认识并综合多种病理因素,调整多脏腑阴阳气血符合治法理论,同时采用足浴的方式,通过脚部穴位的刺激和皮肤直接吸收,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直达体内,效果更为显著,且无任何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病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实施例1称取以下原料:黄芪15g,党参8g,白术8g,阳起石8g,菟丝子8g,小茴香8g,肉桂8g,熟地8g,蛇床子8g,芡实8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30min,滤去药渣后使用。实施例2称取以下原料:黄芪25g,党参12g,白术12g,阳起石12g,菟丝子12g,小茴香12g,肉桂12g,熟地12g,蛇床子12g,芡实12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50min,滤去药渣后使用。实施例3称取以下原料:黄芪20g,党参10g,白术10g,阳起石10g,菟丝子10g,小茴香10g,肉桂10g,熟地10g,蛇床子10g,芡实10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40min,滤去药渣后使用。实施例4称取以下原料:黄芪22g,党参9g,白术9g,阳起石9g,菟丝子12g,小茴香12g,肉桂10g,熟地10g,蛇床子12g,芡实10g;制备方法:将原料混合后用沸水煎煮35min,滤去药渣后使用。临床试验:发明人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共收集200例肾阳不足,脾虚气滞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胁胀不舒等症的门诊患者,年龄40-5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空白组100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试验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足浴药包,以1:200的比例兑入热水煎煮,趁热使用,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10天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3个疗程。空白组使用清水清洗脚部患处,每8小时一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表1两组疗效比较组别总人数治愈人数好转人数无效人数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组10068(68%)27(27%)5(5%)95%0空白组1000(0.0%)3(3%)97(97%)3%0临床案例:王先生,45岁,病人主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冷,性欲低下。自2016年3月开始使用本实施例1制得的足浴药包,以1:200的比例兑入热水煎煮,趁热使用,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连续使用6周后,上述腰膝酸软症状明显有所好转,又使用5周之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冷的症状消失。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