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其制备工艺及服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7170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其制备工艺及服用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急性乳腺炎大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本病常发生产后1-2个月的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病菌一般从乳头破口或皲裂处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引起感染。乳腺炎的危害是较大的,初起时乳房肿胀、疼痛,肿块压痛,表面红肿,发热;如继续发展,则症状加重,乳房搏动性疼痛。严重乳腺炎患者可伴有高烧,寒战,乳房肿痛明显,局部皮肤红肿,有硬结、压痛,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目前,急性乳腺炎的治疗主要有物理疗法和抗生素疗法,物理疗法存在损伤大,对治疗技术要求高的问题,抗生素疗法副作用大,特别是对处于哺乳期的妇女,一般不适合用此法,利用中草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其制备工艺及服用方法,有效缓解症状,使用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0-60份,金银花15-30份,连翘15-30份,皂角刺15-20份,天花粉15-30份,漏芦6-15份,炒王不留行6-18份,桔梗4-15份,葛根15-30份。

作为改进,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5-55份,金银花20-28份,连翘18-26份,皂角刺16-20份,天花粉18-26份,漏芦8-13份,炒王不留行9-16份,桔梗5-12份,葛根15-25份。

作为进一步改进,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9份,金银花26.5份,连翘20份,皂角刺18.4份,天花粉23.4份,漏芦10份,炒王不留行9.5份,桔梗8.6份,葛根19.5份。

一种所述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和辅料的挑拣:将原材料置于挑拣工作台案上,进行严格检测,并认真挑拣,拣去杂质、异物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原料;

2)原料和辅料的清洗:将挑拣干净的原材料置于清洗池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25-35℃的流动温水冲洗,冲洗完后于室温下自然晾干;

3)配料:配料前,提前开启紫外灯进行消毒,将晾干后的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天花粉、漏芦、炒王不留行、桔梗和葛根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研磨后过14目筛,未过筛原料,经多次粉碎、研磨处理,得到原料粉末备用;

4)干燥脱水:采用混合机将步骤3)得到原料粉末彻底混合均匀,再用烘干机将原料粉末烘干,烘干时及时翻炕,防止烘干不均,最后将粉末置于100-120℃干燥灭菌30-50分钟;

5)制粒:将步骤4)干燥后的粉末加入制粒机内,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6)包装:采用颗粒自动包装机分装中药颗粒,分装前,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包装时精确称量或定量分装,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清晰,封口或封袋牢固。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6)中,中药颗粒按照10g/袋封装。

一种所述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按照每10g中药颗粒采用300ml水煎煮20-25分钟,每日服用三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中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

蒲公英,抗菌、健胃、轻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皂角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天花粉,清热力强,甘寒滋润生津为优,消肿排脓治外痈为主。而芦根性平力缓,绝无伤正之弊,且能清肺而止咳,又能清胃而止呕能宣,能养能降。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炒王不留行,活血通乳、催生下乳、产后胸腺疏通。用于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

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葛根,性凉,味甘、辛。发表退热,生津止渴。“疗肌解表甘葛先而柴胡次之”,见《药性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采用蒲公英、金银花来清热、消炎,防止炎症加剧及脓液产生;采用连翘、葛根退热;采用皂角刺,拔脓、排脓;采用天花粉,生肌、排脓、清热;采用漏芦、王不留行通乳腺。

2)本发明选用的原料为天然纯中药,原料组分来源广、易得,成本低,同时中药组分选定时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用药少,疗效高,价格低,服药方便的优点。

3)本发明的中药颗粒,临床应用验证,对病症的治疗副作用低、安全无害,无成瘾性,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临床总有效率达9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0-60份,金银花15-30份,连翘15-30份,皂角刺15-20份,天花粉15-30份,漏芦6-15份,炒王不留行6-18份,桔梗4-15份,葛根15-30份。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5-55份,金银花20-28份,连翘18-26份,皂角刺16-20份,天花粉18-26份,漏芦8-13份,炒王不留行9-16份,桔梗5-12份,葛根15-25份。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9份,金银花26.5份,连翘20份,皂角刺18.4份,天花粉23.4份,漏芦10份,炒王不留行9.5份,桔梗8.6份,葛根19.5份。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和辅料的挑拣:将原材料置于挑拣工作台案上,进行严格检测,并认真挑拣,拣去杂质、异物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原料;

2)原料和辅料的清洗:将挑拣干净的原材料置于清洗池中浸泡10-15分钟,然后用25-35℃的流动温水冲洗,冲洗完后于室温下自然晾干;

3)配料:配料前,提前开启紫外灯进行消毒,将晾干后的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天花粉、漏芦、炒王不留行、桔梗和葛根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研磨后过14目筛,未过筛原料,经多次粉碎、研磨处理,得到原料粉末备用;

4)干燥脱水:采用混合机将步骤3)得到原料粉末彻底混合均匀,再用烘干机将原料粉末烘干,烘干时及时翻炕,防止烘干不均,最后将粉末置于100-120℃干燥灭菌30-50分钟;

5)制粒:将步骤4)干燥后的粉末加入制粒机内,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6)包装:采用颗粒自动包装机分装中药颗粒,分装前,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包装时精确称量或定量分装,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清晰,封口或封袋牢固。

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步骤6)中,中药颗粒按照10g/袋封装。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按照每10g中药颗粒采用300ml水煎煮20-25分钟,每日服用三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1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0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皂角刺15份,天花粉15份,漏芦6份,炒王不留行6份,桔梗4份,葛根15份。

实施例2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60份,金银花30份,连翘30份,皂角刺20份,天花粉30份,漏芦15份,炒王不留行18份,桔梗15份,葛根30份。

实施例3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5份,金银花20份,连翘18份,皂角刺16份,天花粉18份,漏芦8份,炒王不留行9份,桔梗5份,葛根15份;

所述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和辅料的挑拣:将原材料置于挑拣工作台案上,进行严格检测,并认真挑拣,拣去杂质、异物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原料;

2)原料和辅料的清洗:将挑拣干净的原材料置于清洗池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25℃的流动温水冲洗,冲洗完后于室温下自然晾干;

3)配料:配料前,提前开启紫外灯进行消毒,将晾干后的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天花粉、漏芦、炒王不留行、桔梗和葛根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研磨后过14目筛,未过筛原料,经多次粉碎、研磨处理,得到原料粉末备用;

4)干燥脱水:采用混合机将步骤3)得到原料粉末彻底混合均匀,再用烘干机将原料粉末烘干,烘干时及时翻炕,防止烘干不均,最后将粉末置于100℃干燥灭菌50分钟;

5)制粒:将步骤4)干燥后的粉末加入制粒机内,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6)包装:采用颗粒自动包装机分装中药颗粒,分装前,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包装时精确称量或定量分装,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清晰,封口或封袋牢固。

所述步骤6)中,中药颗粒按照10g/袋封装;该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按照每10g中药颗粒采用300ml水煎煮20-25分钟,每日服用三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55份,金银花28份,连翘26份,皂角刺20份,天花粉26份,漏芦13份,炒王不留行16份,桔梗12份,葛根25份;

所述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和辅料的挑拣:将原材料置于挑拣工作台案上,进行严格检测,并认真挑拣,拣去杂质、异物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原料;

2)原料和辅料的清洗:将挑拣干净的原材料置于清洗池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35℃的流动温水冲洗,冲洗完后于室温下自然晾干;

3)配料:配料前,提前开启紫外灯进行消毒,将晾干后的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天花粉、漏芦、炒王不留行、桔梗和葛根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研磨后过14目筛,未过筛原料,经多次粉碎、研磨处理,得到原料粉末备用;

4)干燥脱水:采用混合机将步骤3)得到原料粉末彻底混合均匀,再用烘干机将原料粉末烘干,烘干时及时翻炕,防止烘干不均,最后将粉末置于120℃干燥灭菌30分钟;

5)制粒:将步骤4)干燥后的粉末加入制粒机内,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6)包装:采用颗粒自动包装机分装中药颗粒,分装前,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包装时精确称量或定量分装,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清晰,封口或封袋牢固。

所述步骤6)中,中药颗粒按照10g/袋封装;该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按照每10g中药颗粒采用300ml水煎煮20-25分钟,每日服用三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5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按重量份计,该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制成:蒲公英49份,金银花26.5份,连翘20份,皂角刺18.4份,天花粉23.4份,漏芦10份,炒王不留行9.5份,桔梗8.6份,葛根19.5份;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和辅料的挑拣:将原材料置于挑拣工作台案上,进行严格检测,并认真挑拣,拣去杂质、异物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原料;

2)原料和辅料的清洗:将挑拣干净的原材料置于清洗池中浸泡12分钟,然后用30℃的流动温水冲洗,冲洗完后于室温下自然晾干;

3)配料:配料前,提前开启紫外灯进行消毒,将晾干后的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天花粉、漏芦、炒王不留行、桔梗和葛根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研磨后过14目筛,未过筛原料,经多次粉碎、研磨处理,得到原料粉末备用;

4)干燥脱水:采用混合机将步骤3)得到原料粉末彻底混合均匀,再用烘干机将原料粉末烘干,烘干时及时翻炕,防止烘干不均,最后将粉末置于110℃干燥灭菌40分钟;

5)制粒:将步骤4)干燥后的粉末加入制粒机内,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6)包装:采用颗粒自动包装机将中药颗粒按照10g/袋封装,分装前,开启空气净化装置,包装时精确称量或定量分装,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清晰,封口或封袋牢固,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一种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按照每10g中药颗粒采用300ml水煎煮20-25分钟,每日服用三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调理急性乳腺炎的中药颗粒,几年来治疗500余例,疗效显著,就近几个村统计200例,具体疗效如下;

治愈,乳房肿块消散,红、肿、热、痛等症完全消失,180例,占90%;有效,乳房肿块减小,红、肿、热、痛等症明显改善,12例,占6%;无效,服药后症状无改善,8例,占4%,总有效率达96%。

典型病例:

患者1:萧某,产后第9天,双侧乳房肿胀疼痛,乳汁淤积结块;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等;苔黄,脉数,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颗粒2天后好转,服用2个疗程后痊愈。

患者2:李某,产后一周出现乳房肿胀疼痛,经诊断为急性乳腺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颗粒2天后好转,服用5天痊愈。

本发明中采用蒲公英、金银花来清热、消炎,防止炎症加剧及脓液产生;采用连翘、葛根退热;采用皂角刺,拔脓、排脓;采用天花粉,生肌、排脓、清热;采用漏芦、王不留行通乳腺。本发明选用的原料为天然纯中药,原料组分来源广、易得,成本低,同时中药组分选定时遵循君臣佐使原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用药少,疗效高,价格低,服药方便的优点。本发明的中药颗粒,临床应用验证,对病症的治疗副作用低、安全无害,无成瘾性,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临床总有效率达9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