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23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体微循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代社会工业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平均每天至少要工作8个小时左右,尤其对于办公室的人员,容易引起颈椎、腰背酸痛,长此以往就会引发颈椎病等疾病,有些人选择购买按摩椅等按摩器具进行放松,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能力可以承担,而且也不是在工作时随时随刻都能进行按摩放松。

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间新陈代谢物质交换的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带走代谢废物,保证了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微循环紊乱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急性的炎症、创伤、烧伤、休克,慢性的溃疡病、肝炎、肝硬化、老年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白殿风、痔疮等。因此改善微循环有助于身体的强健和疾病的康复,寻求好的改善微循环的方法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

现有的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血流量的方法包括:1)药物疗法:以山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等为代表,它们共同特点是扩张微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血流量。2)物理疗法,包括:超短波、频谱、氦氖激光、热疗、矿泉浴等均有扩张微血管和增加血流量的作用,还有微元生化纤维制成的纺织材料可以吸收人体和外界的能量,释放出远红外线,起到改善微循环作用,3)传统疗法有:拍打法、擦身法、抖动法,其中,抖动法是由自身发动的浑身抖动。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脚跟和膝盖为轴,有意识地进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和内脏颤抖,此法对全身微循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现有的摇摆姿势和健身功能单一,其运行方法主要靠人工控制,模式单一,不能适应个性化需求,不能适应辅助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为本发明所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其中,包括床板,设置在所述床板两端底面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其中一端部设有肩部固定结构,所述床板的顶面设有牵拉腿托,在所述牵拉腿托的两侧分别设有主动牵引机构和从动牵引机构。

所述肩部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板其中一端部的两相对的连接板,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联杆,相对峙设置在所述联杆上的肩部锁紧结构。

所述肩部锁紧结构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联杆上的摆臂,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由柔性材质制成的圆柱形限位体。

所述主动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减速电机,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主动皮带轮;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床体的通孔内。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的l型支撑杆a和l型支撑杆b,在所述l型支撑杆上设有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b上,与所述主动齿轮相靠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圆心以外设置有连接柱,在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上设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由闭合传动皮带连接。

主动牵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柱上的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主动齿轮的连接柱上,另一端套接在所述从动齿轮的连接柱上,在所述导向框内滑动配合有导向块,在所述导向块外侧的固定杆铰接于主动连杆的一端,所述主动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从动连杆的一端,所述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牵拉腿托一端横截面的铰接杆上。

所述从动牵引机构包括一端部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的导向杆,连接板和从动齿轮a;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从动齿轮a相啮合的从动齿轮b,与所述从动齿轮b相靠接的从动齿轮c,一端固定在所述从动齿轮c上的传动杆,设置在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上的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沿所述导向杆往复滑动;在所述导向滑块上设有支撑杆,铰接在所述支撑杆上的联动齿轮组,所述联动齿轮组铰接在所述牵拉腿托另一端横截面上的连接杆上。

所述联动齿轮组是由联动齿轮a,与所述联动齿轮a相啮合的联动齿轮b,以及位于所述联动齿轮a和联动齿轮b两侧的联动板组成;

所述联动齿轮a的中心孔与位于其两侧的联动板一端的连接孔相对应,且插接在所述牵拉腿托一端横截面的铰接杆上;

所述联动齿轮b的中心孔与位于其两侧的联动板一端的通通孔相对应,且套接在所述牵拉腿托另一端横截面的连接杆上。

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部套接在所述床板侧面上的固定杆上。

所述牵拉腿托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牵拉腿托的对称的外侧面为凹弧曲面。

在所述床板两端的顶面连接有靠栏。

在接近所述肩部固定结构一端的床板顶面设有枕垫。

在人体置于所述床板上表面的腰部和人体搁置在枕垫的颈部上表面上安装有电磁震动片,所述床板和枕垫是由远红外纤维层构成,在所述远红外纤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生物磁纤维层,在远红外纤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根据患者需要解压牵引设置了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通过需要解压牵引的患者躺在床板上,通过肩部固定结构将患者肩部固定住,头部放置在枕垫上,两下肢分别放置在牵拉腿托,开启减速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通过闭合传动皮带驱动主动齿轮转动和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的同时,连接柱上的上的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主动齿轮的连接柱上的导向框随着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动而移动,导向框内的导向块沿导向框往复移动时,主动连杆与从动连杆一起带动牵拉腿托前后移动对下肢进行间歇牵引;另外,当传动轴转动的同时,传动轴上的从动齿轮a同步转动带动从动齿轮b,从动齿轮c,传动杆以及导向滑块绕从动齿轮a转动,导向滑块沿导向杆往复滑动一同牵动导向滑块上的支撑杆和联动齿轮组带动牵拉腿托沿床板前后往复移动实现对下肢牵引作用;整个牵引过程平缓稳定,容易操作,实现腿部康复理疗运动;底板和枕垫的颈部和腰部位置安装电磁震动片,可以让使用者在感觉到颈椎和腰部酸痛时随时能得到放松理疗,降低各种酸痛症的发生;另外,生物磁纤维层的设置,可对人体产生磁场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由于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的设置,可以提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力,并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动牵引机构、牵拉腿托以及从动牵引机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动牵引机构、牵拉腿托以及从动牵引机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动牵引机构,从动牵引机构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肩部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床板;2、支撑架;3、肩部固定结构;30、连接板;31、联杆;310、摆臂;311、圆柱形限位体;32、肩部锁紧结构;4、牵拉腿托;5、主动牵引机构;50、支架;51、减速电机;52、传动轴;53、l型支撑杆a;530、主动齿轮;54、l型支撑杆b;55、从动齿轮;56、导向框;57、导向块;58、主动连杆;59、从动连杆;6、从动牵引机构;60、导向杆;61、连接板;62、从动齿轮a;63、从动齿轮b;64、从动齿轮c;65、传动杆;67、导向滑块;68、支撑杆;69、联动齿轮组;690、联动齿轮a;691、联动齿轮b;692、联动板;7、固定杆;8、靠栏;9、枕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是:一种改善人体微循环的自动间歇牵引装置,其中,包括床板1,设置在床板1两端底面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床板1的其中一端部设有肩部固定结构3,床板1的顶面设有牵拉腿托4,在牵拉腿托4的两侧分别设有主动牵引机构5和从动牵引机构6。

肩部固定结构3包括设置在床板1其中一端部的两相对的连接板30,设置在连接板30上的联杆31,相对峙设置在联杆31上的肩部锁紧结构32。

肩部锁紧结构32包括一端铰接在联杆31上的摆臂310,摆臂310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由柔性材质制成的圆柱形限位体311。

主动牵引机构5包括设置在床板1上的支架50,设置在支架50上的减速电机51,与减速电机51的输出轴同轴的传动轴52,传动轴52上设有主动皮带轮;传动轴52贯穿床体1的通孔内。

还包括设置在床板1上的l型支撑杆a53和l型支撑杆b54,在l型支撑杆53上设有主动齿轮530,设置在支撑杆b54上,与主动齿轮530相靠接的从动齿轮55,主动齿轮530和从动齿轮55的圆心以外设置有连接柱,在主动齿轮530的转轴上设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由闭合传动皮带连接。

主动牵引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主动齿轮530和从动齿轮55连接柱上的导向框56,导向框56的一端套接在主动齿轮530的连接柱上,另一端套接在从动齿轮55的连接柱上,在导向框56内滑动配合有导向块57,在导向块57外侧的固定杆铰接于主动连杆58的一端,主动连杆5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从动连杆59的一端,从动连杆59的另一端铰接在牵拉腿托4一端横截面的铰接杆上。

从动牵引机构6包括一端部套接在传动轴52上的导向杆60,连接板61和从动齿轮a62;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61上,与从动齿轮a62相啮合的从动齿轮b63,与从动齿轮b63相靠接的从动齿轮c64,一端固定在从动齿轮c64上的传动杆65,设置在传动杆65另一端上的导向滑块67,导向滑块67沿导向杆60往复滑动;在导向滑块67上设有支撑杆68,铰接在支撑杆68上的联动齿轮组69,联动齿轮组69铰接在牵拉腿托4另一端横截面上的连接杆上。

联动齿轮组69是由联动齿轮a690,与联动齿轮a690相啮合的联动齿轮b691,以及位于联动齿轮a690和联动齿轮b691两侧的联动板692组成;

联动齿轮a690的中心孔与位于其两侧的联动板692一端的连接孔相对应,且插接在牵拉腿托4一端横截面的铰接杆上;

联动齿轮b691的中心孔与位于其两侧的联动板692一端的通通孔相对应,且套接在牵拉腿托4另一端横截面的连接杆上。

导向杆60的另一端部套接在床板1侧面上的固定杆7上。

牵拉腿托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牵拉腿托4的对称的外侧面为凹弧曲面。

在床板1两端的顶面连接有靠栏8。

在接近肩部固定结构3一端的床板1顶面设有枕垫9。

在人体置于床板1上表面的腰部和人体搁置在枕垫9的颈部上表面上安装有电磁震动片,床板1和枕垫9是由远红外纤维层构成,在远红外纤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生物磁纤维层,在远红外纤维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

本发明实际使用时:需要解压牵引的患者躺在床板1上,通过肩部固定结构3将患者肩部固定住,头部放置在枕垫9上,两下肢分别放置在牵拉腿托4,开启减速电机51,带动传动轴52转动,通过闭合传动皮带驱动主动齿轮530转动和从动齿轮55转动,从动齿轮55转动的同时,连接柱上的上的导向框56,导向框56的一端套接在主动齿轮530的连接柱上的导向框56随着主动齿轮530和从动齿轮55的转动而移动,导向框56内的导向块57沿导向框56往复移动时,主动连杆58与从动连杆59一起带动牵拉腿托4前后移动对下肢进行间歇牵引;另外,当传动轴52转动的同时,传动轴52上的从动齿轮a62同步转动带动从动齿轮b63,从动齿轮c64,传动杆65以及导向滑块67绕从动齿轮a62转动,导向滑块67沿导向杆60往复滑动一同牵动导向滑块67上的支撑杆68和联动齿轮组69带动牵拉腿托4沿床板1前后往复移动实现对下肢牵引作用;整个牵引过程平缓稳定,容易操作,实现腿部康复理疗运动;底板和枕垫的颈部和腰部位置安装电磁震动片,可以让使用者在感觉到颈椎和腰部酸痛时随时能得到放松理疗,降低各种酸痛症的发生;另外,生物磁纤维层的设置,可对人体产生磁场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由于麦饭石和有机锗纤维层的设置,可以提供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改善人体微循环,增强细胞免疫力,并能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作用。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