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埋式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9720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包埋式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由于环境污染使大气层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日趋严重。皮肤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而又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会受到伤害。太阳光中含有的紫外线,皮肤科学界将其分为320nm~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280nm~320nm的中波长紫外线(uvb),200nm~280nm的短波紫外线(uvc)。280nm以下的紫外线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会给人们的皮肤带来各种影响,其uvb能引起皮肤产生红斑或水疱,促进黑色素形成,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致使褐斑的形成。随着人们对紫外线危害认识的加深及皮肤光老化问题的普遍报导,消费者对防晒类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防晒剂主要分为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物理性防晒剂的原理是借着防晒剂中的固体颗粒对阳光产生折射或反射,阻挡阳光接触肌肤,并且物理性的防晒剂非常稳定,经过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也不会变质。物理性防晒剂可为敏感性肌肤、异位性肌肤即婴幼性肌肤的最佳选择。但物理性防晒剂比化学性防晒剂,质感上较厚重、滋润,不适合油性肌肤、混合性肌肤、青春痘肌肤。由于有机防晒剂普遍光稳定性较低或耐晒性较差,人们便将目光转向无机化合物,较有代表性的是tio2及zno。人们利用tio2对uvb(280nm~320nm)的散射和反射作用及对皮肤的遮盖作用,将其用于防晒化妆品中。但是用于普通化妆品配方的tio2颗粒较大(粒径500nm~2000nm),防晒或散射uvb紫外光的效果很差。化学防晒剂能让皮肤保持清爽舒适感,不容易有油腻感。防晒效果物理性防晒剂差,如果需要高spf值的化学性防晒剂,可能会因为化学物质浓度过高,因而引起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甲氧基肉桂酸辛脂,是目前防晒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uvb段紫外光吸收剂。阿伏苯宗与uvb紫外线吸收剂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且具有极低的毒副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皮肤保护品、化妆品等的抗紫外线的防护中。在纯化合物的状态下,甲氧基肉桂酸辛脂的光稳定性较高,但在防晒化妆品的乳化体系中,特别是在水及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它在紫外线下的耐晒性或称光稳定性不高。甲氧基肉桂酸辛脂的光降解产物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防晒指数和稳定性、降低刺激性是目前的防晒剂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包埋式防晒霜,通过采用热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载体,包埋复合防晒剂,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稳定性高、负载量高、防晒指数高和刺激性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埋式防晒霜,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固态脂质14-20%;乳化剂4.5-6%;防晒剂8-14%;聚山梨醇酯-801-3%;戊二醇0.5-1.5%;卵磷脂0.5-1.5%;余量为水。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晒剂包括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所述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重量比为65:20:1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固态脂质包括鲸蜡醇棕榈酸酯、山嵛酸甘油酯、乳油木果脂、蜜蜡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乳化剂包括硬脂酸甘油酯、脂肪酸甘油酯、十六烷基磷酸、橄榄油鲸蜡醇酯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包埋式防晒霜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固态脂质14%;乳化剂6%;防晒剂8%;聚山梨醇酯-802%;戊二醇1%;卵磷脂1%;水68%。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包埋式防晒霜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包埋式防晒霜具有稳定性高、负载量高、防晒指数高和刺激性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如目的一所述的包埋式防晒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固态脂质和乳化剂混合,恒温加热至85-90℃,再加入防晒剂混合均匀,形成脂相;步骤二,将聚山梨醇酯-80、戊二醇、卵磷脂、水混合并恒温加热至85-90℃,形成水相;步骤三,将脂相加入水相中混合均匀,恒温至85-90℃,形成混合相;步骤四,将混合相放入高压均质机进行前乳化,转速8000rpm,时间3min,形成混合相乳液;步骤五,将高压均质机加压至600bar,循环3次,得到包埋式防晒霜。甲氧基肉桂酸辛脂,是目前防晒化妆品中使用最广泛的uvb段紫外光吸收剂,它具有极好的紫外光吸收曲线(280~310nm),且吸收率高,安全性良好,毒性极小,并对油性原料的溶解性很好。在纯化合物的状态下,甲氧基肉桂酸辛脂的光稳定性较高,但在防晒化妆品的乳化体系中,特别是在水及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它在紫外线下的耐晒性或称光稳定性不高,而且甲氧基肉桂酸辛脂的光降解产物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奥克立林,水溶性广谱紫外线吸收剂,具有吸收率高、无毒、无致畸作用、对光、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它能同时吸收uv-a和uv-b,是美国fda批准的i类防晒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是一种能隔离uva320-400nm和部分uva-i的化学性防晒剂,其光稳定性不高,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后会渐渐被分解而失去防晒效果,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辛脂、奥克立林复配对防晒效果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提高spf值和pfa值,且具有极低的毒副作用。为了降低防晒剂的光降解以及刺激性,通过采用热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载体包埋上述防晒剂,可以提高负载量和稳定性,避免脂质形成完整晶格,将药物排挤出来,从而改进了药物的包埋。固体脂质分子内含有较强的长链,所以具有疏水性质,可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薄膜,增大粒径以使防晒剂停留在皮肤表层发挥防晒作用,同时防晒剂外围由固态脂质包覆,能有效地进行药物释放,并减少药物泄露,降低对肌肤的刺激性。而且本发明不使用液态油脂,减少油腻感,不添加有机溶剂,减少对肌肤的刺激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将固体脂质作为原料以制得包埋有复合防晒剂的防晒霜,其具有高包埋率、高载药量、高稳定性、低刺激性、以及良好的药物释放性等优点;(2)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辛脂、奥克立林复配对防晒效果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提高spf值和pfa值,且具有极低的毒副作用;(3)固体脂质分子内含有较强的长链,可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薄膜,增大粒径以使防晒剂停留在皮肤表层发挥防晒作用,同时防晒剂外围由固态脂质包覆,能有效地进行药物释放,并减少药物泄露,降低对肌肤的刺激性,而且本发明不使用液态油脂,减少油腻感,不添加有机溶剂,减少对肌肤的刺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包埋式防晒霜,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步骤一,将固态脂质和乳化剂混合,恒温加热至85-90℃,再加入防晒剂混合均匀,形成脂相;步骤二,将聚山梨醇酯-80、戊二醇、卵磷脂、水混合并恒温加热至85-90℃,形成水相;步骤三,将脂相加入水相中混合均匀,恒温至85-90℃,形成混合相;步骤四,将混合相放入高压均质机进行前乳化,转速8000rpm,时间3min,形成混合相乳液;步骤五,将高压均质机加压至600bar,循环3次,得到包埋式防晒霜。其中,防晒剂包括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重量比为65:20:15。实施例2-10: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10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实施例11-20: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百分比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11-20中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实施例21: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晒剂中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重量比为30:30:40。实施例22: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晒剂中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奥克立林、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的重量比为15:20:65。实施例23: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晒剂为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实施例24: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晒剂为奥克立林。实施例25: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晒剂为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实施例26: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晒剂包括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和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和奥克立林的重量比为65:20。对比例1: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聚山梨醇酯-80。对比例2: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加入硬脂酸甘油酯。对比例3:一种包埋式防晒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鲸蜡醇棕榈酸酯的重量百分比为10%。为了确定最适于制备包埋式防晒霜的固态脂质与乳化剂,发明人将几种固态脂质及乳化剂设定为实验的条件因子,并整理列于表3中。表3包埋式防晒霜的条件因子水准表根据表3的条件因子,利用田口法搭配4组不同的条件组合得到16种包埋式防晒霜的样品,并将该16种样品整理与表4中。表4实验设计直交表由于粒径大小和多分散指数(pdi)影响样品的物理稳定性、药物释放及化学稳定性,因此可做为稳定度的重要指标。表5为包埋式防晒霜不同时间下检测及纪录的粒径变化,第1天制备出的样品平均粒径约在147~1565nm之间,经过三十天后,其粒径变化较为稳定。表6为不同时间下pdi变化趋势,第1天制备出的样品pdi大都在0.4~0.5之间,因此可以得知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为适中分散体系,经三十天储存后有11组样品pdi维持低于0.5,表示多数属于单分布体系。表5不同储存时间下包埋式防晒霜的平均粒径检测数据表6不同储存时间下包埋式防晒霜的多分散指数(pdi)检测数据界面电位的测量可以评估其物理稳定性,通常当界面电位在|30|mv以上表示此体系属于稳定的状态,粒子聚集情况较低,主要原因为粒子与粒子之间有静电相斥力的缘故。当界面电位在|15|-|30|mv之间,表示此体系有凝聚的可能,当界面电位高于|60|mv以上,此体系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而当界面电位低于|5|mv表示此体系有严重凝聚的可能。表7为不同时间下之界面电位,第1天制备出包埋防晒成分脂质载体其样品界面电位除了第9与13组外,其余均高于-30mv,是属于稳定性良好的粒子分散状态,经过30天储存后,除了第5、9、10、13组之外,其余界面电位皆在-30mv以上,表示所得的包埋式防晒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表7不同储存时间下包埋式防晒霜的界面电位检测数据随着温度的变化,材料结构亦会随之改变,而在使用热高压均质法制备固态脂质载体时,固态脂质会改变其晶体结构。使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对16种样品进行结晶度的分析,且相关分析数据整理为表8。由表8可知,16种样品的结晶度介于5%至47%之间,样品中约有53%-95%的承载能力,表明包埋的防晒剂与各成分有良好的兼容性。表8包埋式防晒霜各样品的结晶度对应实施例组别焓熔点结晶度1no.195.2551.31℃46.672no.272.2650.71℃38.913no.375.1950.61℃40.494no.485.3349.68℃45.955no.541.58j/g64.66℃37.936no.650.17j/g65.22℃45.777no.762.48j/g67.77℃47.008no.876.51j/g65.50℃39.809no.917.23j/g41.87℃45.6310no.102.037j/g43.82℃5.3911no.115.316j/g45.24℃14.0712no.124.183j/g45.17℃11.0713no.1384.84j/g47.93℃21.4714no.1443.42j/g47.06℃34.7415no.1527.15j/g47.34℃21.4716no.1645.75j/g46.62℃36.19为了得知其包埋效果如何,表9为包埋式防晒霜的总包埋率检测数据。由表9可知,其包埋率值在35.9-80.0%之间,表示本发明对防晒剂进行包埋具有高包埋特性。表9包埋式防晒霜的总包埋率检测数据样品编号总包埋率(%)实施例157.4实施例258.6实施例358.1实施例460.2实施例535.9实施例645.7实施例748.9实施例856.7实施例961.2实施例1064.5实施例1167.8实施例1270.5实施例1372.6实施例1477.8实施例1572.1实施例1680.0试验一防晒效果测试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1-25中获得的包埋式防晒霜作为试验样品1-25,采用对比例1-3中获得的包埋式防晒霜作为对照样品1-3。试验方法: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八章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对试验样品1-25和对照样品1-3的spf值和pfa值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试验样品1-25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如表10所示。由表10可知,通过热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载体包埋防晒剂,采用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辛脂和奥克立林复配,对防晒效果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可以显著提高spf值和pfa值。表10试验样品1-25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