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579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用绷带的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



背景技术:

医用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

医用绷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感染风险,绷带为创口提供的湿润环境同样也适合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通常,人们会让绷带包裹银粒子用于杀死细菌,但是,银粒子的使用量过大会限制或降低疗效并对哺乳动物细胞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可以选择在医用绷带材料上添加抗菌剂,以可控的方式释放达到杀菌的目的,同

时细胞相容性更好。

医用绷带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绷带黏附性对于伤口愈合的影响,需要研发一种憎水型抗沾粘的材料涂覆在医用绷带表面,起到抗细胞黏附作用,促进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能够获得具有抗粘附和抑制细菌生长的双重功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在脱脂棉纱布上添加防粘性材料以及抗菌剂,该抗菌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竹叶12.5-13.5份、银杏叶12.0-13.0份、金银花11.5-12.0份、连翘10.5-11.0份、石榴皮8.5-9.5份、鱼腥草8.0-9.0份、甘草7.5-8.5份、板蓝根7.0-8.0份、五倍子6.5-7.5份、夏枯草6.0-7.0份、蓼兰5.5-6.0份、艾叶4.5-5.5份、茜草3.5-4.5份;所述防粘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5-0.6mol的2-甲氨基乙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在0-3℃的冰浴条件下,通过分液漏斗滴加0.5-0.7mol的丙烯酸乙酯,搅拌反应7-9小时后,得到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产物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15-20毫升的乙二胺,加热溶解后滴加0.3-0.4mol的2,6一二叔丁基对甲酚,加热反应30-40分钟;

(2)向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0.8-1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同时添加50-60毫升的四氢呋喃,充分搅拌后,通入氮气将体系中的氧气去除,将反应体系使用60-70℃的油浴加热,反应3-5小时,反应中不断通入氮气;

(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在30-35℃下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将得到的产物进一步除杂清洗,使用离心机在3500-4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旋转离心,得到沉淀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5遍后,在50-6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至恒重后即可进行密封保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5.0-16.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抗菌剂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5-4.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温度为80-9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和抗菌剂在超声混匀后添加到制备医用绷带的模具中即可。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医用绷带在粘附性和抗菌性上对人体产生的不良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在脱脂棉纱布上添加防粘性材料以及抗菌剂,制备得到的防粘性材料在绷带上的吸附性能很强,不会出现脱落,使用的抗菌剂选自天然成分配制,抗菌抑菌效果好,不会出现愈后感染,由于该绷带被赋予了抗粘性,在使用中又能够很容易将绷带从创伤面移除,能够有效抑制血红蛋白和血凝块的粘附,本发明制备的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在抗粘连、生物相容性、抗菌、机械强度及简便易用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在脱脂棉纱布上添加防粘性材料以及抗菌剂,该抗菌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竹叶12.5份、银杏叶12.0份、金银花11.5份、连翘10.5份、石榴皮8.5份、鱼腥草8.0份、甘草7.5份、板蓝根7.0份、五倍子6.5份、夏枯草6.0份、蓼兰5.5份、艾叶4.5份、茜草3.5份;所述防粘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5mol的2-甲氨基乙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在0℃的冰浴条件下,通过分液漏斗滴加0.5mol的丙烯酸乙酯,搅拌反应7小时后,得到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产物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15毫升的乙二胺,加热溶解后滴加0.3mol的2,6一二叔丁基对甲酚,加热反应30分钟;

(2)向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0.8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同时添加50毫升的四氢呋喃,充分搅拌后,通入氮气将体系中的氧气去除,将反应体系使用60℃的油浴加热,反应3小时,反应中不断通入氮气;

(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在30℃下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将得到的产物进一步除杂清洗,使用离心机在3500转/分钟的转速下旋转离心,得到沉淀使用去离子水清洗3遍后,在5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至恒重后即可进行密封保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5.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抗菌剂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温度为8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和抗菌剂在超声混匀后添加到制备医用绷带的模具中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在脱脂棉纱布上添加防粘性材料以及抗菌剂,该抗菌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竹叶13.0份、银杏叶12.5份、金银花11.8份、连翘10.8份、石榴皮9.0份、鱼腥草8.5份、甘草8.0份、板蓝根7.5份、五倍子7.0份、夏枯草6.5份、蓼兰5.8份、艾叶5.0份、茜草4.0份;所述防粘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55mol的2-甲氨基乙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在2℃的冰浴条件下,通过分液漏斗滴加0.6mol的丙烯酸乙酯,搅拌反应8小时后,得到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产物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18毫升的乙二胺,加热溶解后滴加0.35mol的2,6一二叔丁基对甲酚,加热反应35分钟;

(2)向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0.9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同时添加55毫升的四氢呋喃,充分搅拌后,通入氮气将体系中的氧气去除,将反应体系使用65℃的油浴加热,反应4小时,反应中不断通入氮气;

(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在33℃下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将得到的产物进一步除杂清洗,使用离心机在3800转/分钟的转速下旋转离心,得到沉淀使用去离子水清洗4遍后,在55℃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至恒重后即可进行密封保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5.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抗菌剂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4.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温度为8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和抗菌剂在超声混匀后添加到制备医用绷带的模具中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在脱脂棉纱布上添加防粘性材料以及抗菌剂,该抗菌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竹叶13.5份、银杏叶13.0份、金银花12.0份、连翘11.0份、石榴皮9.5份、鱼腥草9.0份、甘草8.5份、板蓝根8.0份、五倍子7.5份、夏枯草7.0份、蓼兰6.0份、艾叶5.5份、茜草4.5份;所述防粘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0.6mol的2-甲氨基乙醇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在3℃的冰浴条件下,通过分液漏斗滴加0.7mol的丙烯酸乙酯,搅拌反应9小时后,得到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将干燥后的产物加入到圆底烧瓶中,加入20毫升的乙二胺,加热溶解后滴加0.4mol的2,6一二叔丁基对甲酚,加热反应40分钟;

(2)向步骤(1)的反应体系中1mol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同时添加60毫升的四氢呋喃,充分搅拌后,通入氮气将体系中的氧气去除,将反应体系使用70℃的油浴加热,反应5小时,反应中不断通入氮气;

(3)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产物在35℃下进行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将得到的产物进一步除杂清洗,使用离心机在4000转/分钟的转速下旋转离心,得到沉淀使用去离子水清洗5遍后,在60℃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至恒重后即可进行密封保存。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16.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抗菌剂在脱脂棉纱布上的添加质量百分比为4.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1)中加热反应温度为9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粘性材料和抗菌剂在超声混匀后添加到制备医用绷带的模具中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