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禽中药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肉鸡的养殖也关键在于鸡在成长期的健康,目前鸡白痢的发生日益严重,其致死率达10%-60%,特别在育雏阶段危害更严重,往往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鸡白痢防治方面,传统的方法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在体内积累等,已造成了对鸡健康的危害,而且过量的抗生素排泄到环境中引起的环境污染,进而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肉鸡感染白痢,提高肉鸡育雏阶段的抵抗力,同时促进其进食,加快其成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其要点在于,所述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10-15份、蜂蜜5-10份、大黄10-20份、白芍6-10份、花椒3-7份、藿香4-8份、白头翁15-20份、甘草5-10份、马齿苋15-20份、辣蓼15-20份、穿心莲10-20份、五倍子10-15份,陈皮12-18份、滑石2-6份、山楂20-25份、雄黄4-8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12-14份、蜂蜜6-8份、大黄12-18份、白芍7-9份、花椒4-6份、藿香5-7份、白头翁16-18份、甘草6-9份、马齿苋16-18份、辣蓼16-18份、穿心莲12-18份、五倍子12-14份,陈皮14-16份、滑石3-5份、山楂22-24份、雄黄5-7份。
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13、蜂蜜8、大黄15、白芍8、花椒5、藿香6、白头翁30、甘草、马齿苋30、辣蓼20、穿心莲20、五倍子13、陈皮20、滑石、山楂25、雄黄6。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制备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中草药组分的白术、大黄、白芍、花椒、藿香、白头翁、甘草、马齿苋、辣蓼、穿心莲、五倍子、陈皮、山楂分别清洗干净、烘干,将烘干好的各中草药组分分别经过粉碎,得到各中草药粉,备用;
(2)将上述中草药以及蜂蜜、滑石、雄黄放入打浆机内,然后加入其总重量3-4倍,温度为30-40℃的水,混合搅拌成糊状物,待用;
(3)将步骤(2)所得浆状物放入药钵中,加入糊状物总重量8-10倍的水,再加入糊状物重量0.5-1.2%的乙醇混合水溶液,然后盖上钵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热50-60分钟,再将药钵中的药渣进行固液分离,取液体即可得到中药液。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烘干温度为80-100℃。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粉碎后中药粉为50-60目。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材料简单,配方合理,可以有效解决减少肉鸡感染白痢,提高肉鸡育雏阶段的抵抗力,促进其进食,加快其成长,同时在肉鸡中没有药物残留的问题,符合倡导绿色食品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其要点在于,所述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10份、蜂蜜5份、大黄10份、白芍6份、花椒3份、藿香4份、白头翁15份、甘草5份、马齿苋15份、辣蓼15份、穿心莲10份、五倍子10份,陈皮12份、滑石2份、山楂20份、雄黄4份。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制备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中草药组分的白术、大黄、白芍、花椒、藿香、白头翁、甘草、马齿苋、辣蓼、穿心莲、五倍子、陈皮、山楂分别清洗干净、烘干,将烘干好的各中草药组分分别经过粉碎,得到各中草药粉,备用;
(2)将上述中草药以及蜂蜜、滑石、雄黄放入打浆机内,然后加入其总重量3倍,温度为30℃的水,混合搅拌成糊状物,待用;
(3)将步骤(2)所得浆状物放入药钵中,加入糊状物总重量8倍的水,再加入糊状物重量0.5%的乙醇混合水溶液,然后盖上钵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热50分钟,再将药钵中的药渣进行固液分离,取液体即可得到中药液。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烘干温度为80℃。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粉碎后中药粉为50目。
实施例2
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其要点在于,所述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13份、蜂蜜8份、大黄15份、白芍8份、花椒5份、藿香6份、白头翁18份、甘草8份、马齿苋180份、辣蓼18份、穿心莲15份、五倍子13份,陈皮15份、滑石4份、山楂23份、雄黄6份。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制备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中草药组分的白术、大黄、白芍、花椒、藿香、白头翁、甘草、马齿苋、辣蓼、穿心莲、五倍子、陈皮、山楂分别清洗干净、烘干,将烘干好的各中草药组分分别经过粉碎,得到各中草药粉,备用;
(2)将上述中草药以及蜂蜜、滑石、雄黄放入打浆机内,然后加入其总重量2.5倍,温度为35℃的水,混合搅拌成糊状物,待用;
(3)将步骤(2)所得浆状物放入药钵中,加入糊状物总重量9倍的水,再加入糊状物重量0.8%的乙醇混合水溶液,然后盖上钵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热55分钟,再将药钵中的药渣进行固液分离,取液体即可得到中药液。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烘干温度为90℃。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粉碎后中药粉为55目。
实施例3
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其要点在于,所述中药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术15份、蜂蜜10份、大黄20份、白芍10份、花椒7份、藿香8份、白头翁20份、甘草10份、马齿苋20份、辣蓼20份、穿心莲20份、五倍子15份,陈皮18份、滑石6份、山楂25份、雄黄8份。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防治肉鸡白痢的中药液制备方法,其要点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中草药组分的白术、大黄、白芍、花椒、藿香、白头翁、甘草、马齿苋、辣蓼、穿心莲、五倍子、陈皮、山楂分别清洗干净、烘干,将烘干好的各中草药组分分别经过粉碎,得到各中草药粉,备用;
(2)将上述中草药以及蜂蜜、滑石、雄黄放入打浆机内,然后加入其总重量4倍,温度为40℃的水,混合搅拌成糊状物,待用;
(3)将步骤(2)所得浆状物放入药钵中,加入糊状物总重量10倍的水,再加入糊状物重量1.2%的乙醇混合水溶液,然后盖上钵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加热60分钟,再将药钵中的药渣进行固液分离,取液体即可得到中药液。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烘干温度为100℃。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粉碎后中药粉为60目。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材料简单,配方合理,可以有效解决减少肉鸡感染白痢,提高肉鸡育雏阶段的抵抗力,促进其进食,加快其成长,同时在肉鸡中没有药物残留的问题,符合倡导的绿色食品的要求。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