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62202发布日期:2018-06-01 08:2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被广泛的发掘出来,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上常见的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主要有连翘、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和蒲公英等,这些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适合于温热病、咽喉肿痛、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市面上的解毒中药繁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中毒情况来选择解毒中药。在处于复杂的野外环境时,若是中毒就很难找到有效的解毒中药,因此,具有多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显得极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重楼,地锦草,半支莲,墨早莲,蒲公英,白芷,天冬。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原料的用量分别为:重楼2-4g,地锦草3-6g,半支莲1-5g,墨早莲1-4g,蒲公英4-8g,白芷5-10g,天冬4-10g。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原料的用量分别为:重楼3g,地锦草5g,半支莲3g,墨早莲2g,蒲公英6g,白芷8g,天冬7g。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地锦草,是一种中药材,在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等。半支莲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凉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肿和清热利湿之功效。墨早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白芷,主入阳明,芳香通窍,善祛风止痛。白芷素能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和迷走神经,能使呼吸增强、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又名天门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天门冬含天门冬素、B—固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实验证明,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舌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上述中药原药制成复合解毒剂,对蛇虫咬伤、疔疮痈肿、咽喉肿痛和有机溶剂急性中毒均有显著效果。本发明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服用和制备的方法简单,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方便、快捷的解决了因地势偏僻而导致不能及时解救中毒治疗的现象。上述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半支莲洗净、烘干,粉碎待用;步骤2,将蒲公英、白芷、天冬,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80℃5°Be的清膏,沉淀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后得到混合清膏;步骤3,将重楼、地锦草、墨早莲粉碎,装入渗漉罐内,加入9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得渗漉液;步骤4,将半支莲细粉、混合清膏加至渗漉液中,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进一步地,步骤2中水的用量是蒲公英、白芷、天冬总重量的5-10倍。进一步地,步骤3中渗漉速度为15-50mL/min。进一步地,步骤4中干燥为真空干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败毒抗炎、清热生津、清上补下、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的功效,可广泛用于蛇虫咬伤、疔疮痈肿、咽喉肿痛和有机溶剂急性中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重楼,地锦草,半支莲,墨早莲,蒲公英,白芷,天冬。所述中药原料的用量分别为:重楼2g,地锦草3g,半支莲1g,墨早莲1g,蒲公英4g,白芷5g,天冬4g。上述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半支莲洗净、烘干,粉碎待用;步骤2,将蒲公英、白芷、天冬,加水煎煮三次,水的用量是蒲公英、白芷、天冬总重量的5倍,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80℃5°Be的清膏,沉淀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后得到混合清膏;步骤3,将重楼、地锦草、墨早莲粉碎,装入渗漉罐内,加入9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5mL/min,收集初漉液,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得渗漉液;步骤4,将半支莲细粉、混合清膏加至渗漉液中,真空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实施例2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重楼,地锦草,半支莲,墨早莲,蒲公英,白芷,天冬。所述中药原料的用量分别为:重楼3g,地锦草5g,半支莲3g,墨早莲2g,蒲公英6g,白芷8g,天冬7g。上述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半支莲洗净、烘干,粉碎待用;步骤2,将蒲公英、白芷、天冬,加水煎煮三次,水的用量是蒲公英、白芷、天冬总重量的5倍,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80℃5°Be的清膏,沉淀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后得到混合清膏;步骤3,将重楼、地锦草、墨早莲粉碎,装入渗漉罐内,加入9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5mL/min,收集初漉液,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得渗漉液;步骤4,将半支莲细粉、混合清膏加至渗漉液中,真空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实施例3一种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重楼,地锦草,半支莲,墨早莲,蒲公英,白芷,天冬。所述中药原料的用量分别为:重楼4g,地锦草6g,半支莲5g,墨早莲4g,蒲公英8g,白芷10g,天冬10g。上述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半支莲洗净、烘干,粉碎待用;步骤2,将蒲公英、白芷、天冬,加水煎煮三次,水的用量是蒲公英、白芷、天冬总重量的5倍,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80℃5°Be的清膏,沉淀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后得到混合清膏;步骤3,将重楼、地锦草、墨早莲粉碎,装入渗漉罐内,加入9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15mL/min,收集初漉液,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得渗漉液;步骤4,将半支莲细粉、混合清膏加至渗漉液中,真空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对比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重楼和蒲公英,其他组分及用量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不添加墨早莲和地锦草,其他组分及用量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4具有多重解毒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对由蚊虫叮咬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Wistar大鼠,70只,体重160-200g,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中心提供。大鼠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3.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200mg生药/kg);4.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200mg生药/kg);5.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200mg生药/kg;6.对照例1200mg生药/kg。每组10只。各组给相应含量的受试药1次/日,连续灌胃给药7天。末次给药30分钟后将甲酸(以甲酸模拟蚊虫叮咬,0.1ml,1%w/v)皮下注入每只大鼠的右后趾。在甲酸注射之前及注射之后的1,2,3,4,5和6小时分别以YLS-7B型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大鼠右后足容积,以各鼠致炎前后容积的差值为肿胀度,结果见表1。表1从实验结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对于蚊虫叮咬引起的肿胀具有较好的消炎效果,其组合物中各物质协同作用,消炎效果超过阿司匹林药物组。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对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消炎效果浙江省实验中心繁殖的昆明小鼠选健康成年雄性小鼠70只,体重18-22g.小鼠随机分为1.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2.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3.实施例1,200mg生药/kg;4.实施例2,200mg生药/kg;5.实施例3,200mg生药/kg;6.对比例1,200mg生药/kg;7.对比例2,200mg生药/kg;每组10只。各组给相应含量的受试药1次/日,连续灌胃给药7天。将二甲苯20μl滴加于每只小鼠右耳外侧面耳廓中央,由其自由扩散,1小时后,将小鼠脱颈椎处死,剪下小鼠双耳,以9mm直径打孔器在两耳相同部位打下耳片并称重。肿胀值由同一只小鼠右耳与左耳的重量差决定。消炎率由如下公式计算:消炎率(%)=(1-x/a)×100%,其中x为小鼠耳肿胀值,a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小鼠耳肿胀值,结果见表2。表2.对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组别剂量(mg/kg)鼠数肿胀值(mg)消炎率空白对照组-1015.08/阿司匹林200108.6242.84%实施例1200109.8934.42%实施例2200108.4743.83%实施例32001010.2232.23%对比例12001012.1019.76%对比例22001013.3611.41%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原药制成复合解毒剂,对蛇虫咬伤、疔疮痈肿、咽喉肿痛和有机溶剂急性中毒均有显著效果。本发明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服用和制备的方法简单,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方便、快捷的解决了因地势偏僻而导致不能及时解救中毒治疗的现象。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