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403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脑部癫痫疾病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将脑深部癫痫灶的癫痫性放电引导至脑颅外的引导电极。



背景技术: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病,是由于脑内部分神经元的超同步放电而形成的,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多发的疾病,发病率约为0.9%。癫痫发作是由于癫痫灶内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异常增强,随之PDS到达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高幅痫样放电。癫痫灶邻近区域的神经元随之产生同步化的癫痫放电,使癫痫灶的异常放电更加明显增强,导致临床癫痫发作,而脑深部区域患有癫痫灶的患者约占癫痫的1/2。

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电刺激治疗,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减少痫性放电的产生或阻断其扩散,以抑制为根本理念的治疗方法,但仍有50%左右的患者药物治疗不佳或者不能忍受药物的副作用,而放射治疗的疗效不理想,已经很少应用,手术治疗则费用极高且风险大,也存在长期并发症的可能性,约有40%左右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如此,使得目前将近有30%的癫痫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从而出现慢性神经功能损害和精神障碍。

人体肌肉遍布全身,掌管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因此在举手投足之间,甚至呆着不动,都必须依赖肌肉连接骨骼作动而完成;动作不当或者过度运动,会使大多肌肉保持紧绷,若没有作缓解治疗,日积月累后就易造成各个骨骼的关节部位及活动范围缩小,甚至造成骨骼在动作时产生酸痛。

现有的引导电极不具有电压和电流的可调性和开关,无法适应病者不同的体质和严重程度,易造成对病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以解决现有引导电极的电压和电流不可调节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导线两端的头端触点和末端电极片,所述头端触点和末端电极片之间设置有体内电路,所述体内电路主要由第一微控制器、可调电阻电路、滤波整形电路以及体内天线构成,所述体内电路能够与人体外程控感应器无线通信,所述程控感应器主要由第二微控制器、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以及体外天线构成,所述程控感应器能够通过发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可调电阻电路的阻值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所述引导电极的引导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电阻电路中并联设置有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的调节范围为0-5000欧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触点和末端电极片的电极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触点可设置为相同的多个,且所述触点与所述导线的数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极片分别设置在脑颅骨的内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端触点与所述可调电阻电路之间的导线外侧设置有硅胶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硅胶绝缘层的宽度均匀,所述头端触点固定于所述硅胶绝缘层上,所述末端电极片呈圆形片状,其面积大于所述头端触点的面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通过在引导电极上设置可调电阻电路,可以使其可以设置引导状态和关闭引导状态,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电阻设置,调节引导电流量,避免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还可以体外调节,从而不增加患者的日常使用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体内电路和程控器的模块组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电阻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100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10导线,20触点,30电极片,40体内电路,50感应器,60可调电阻电路,11硅胶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程控脑深部痫性放电引导电极100,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导线10两端的头端触点20和末端电极片30,所述头端触点20和末端电极片30之间设置有体内电路40,所述体内电路40主要由第一微控制器、可调电阻电路、滤波整形电路以及体内天线构成,所述体内电路40能够与人体外一程控感应器50无线通信,所述程控感应器50主要由第二微控制器、发射电路、接收电路以及体外天线构成,所述程控感应器50能够通过发射控制信号在体外无线控制所述可调电阻电路60的阻值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所述引导电极的引导电流或电压的大小或者关闭引导电流或电压。

所述头端触点20和末端电极片30的电极相同。所述头端触点20可设置为相同的多个,且所述触点20与导线10的数量相同。所述头端触点20与所述体内电路40之间的导线10外侧设置有硅胶绝缘层11。所述硅胶绝缘层11的宽度均匀,所述头端触点20固定于所述硅胶绝缘层11上,所述末端电极片30呈圆形片状,其面积大于所述头端触点20的面积。

所述触点20与所述电极片30分别设置在脑颅骨的内外两侧,用以将脑颅骨内脑皮层处的高电压痫性放电传导至颅骨外头皮下的末端电极片中,从而迅速降低脑皮层部位的电压水平,可减少或控制癫痫的发作。

所述可调电阻电路60包括电源U1、两个串联的电阻R1和R2、与R1和R2共同并联设置的可变阻值电阻R3以及所述体内天线L1,所述可变阻值电阻R3的阻值调节范围为0-5000欧姆,从而能够将脑颅骨内脑皮层处的高电压可调地传输至颅骨外侧,从而控制引导电压、电流的大小,并能够实现关闭(总阻值无穷大),从而适应病者不同的体质和严重程度,避免影响病者的生理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