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导管的导管座及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4028阅读:1993来源:国知局
球囊导管的导管座及球囊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介入型医疗器械领域,涉及球囊导管,具体涉及球囊导管的导管座及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介入技术是在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是指在影像医学,如:X射线、超声、CT、MRI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介入导管或器械输送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造影、治疗或组织采集的微创医疗技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简称:PTA)是介入技术的一种,是指经皮穿刺引入球囊导管、金属内支架等器械,对人体内狭窄、闭塞的血管进行扩张等治疗,使其恢复畅通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其主要适用于髂骨、股骨、髂股骨、腿部、肾脏及颈动脉等外围脉管系统,以及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动静脉透析漏管的阻碍病变的治疗,也适用于外围脉管系统中可膨胀球囊及自扩张支架的后扩张,以及扩张非冠状动脉,如:胫动脉,髂动脉,肾动脉分支,颅内动脉,下肢血管,肝静脉等周边血管。

现有的PTA球囊导管的导管座一般为Y型结构,由内、外管分别抵顶导管座内腔的近端和远端后,再通过点胶孔注入胶水固化粘结。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多数球囊导管的内、外管都是尼龙或PEBAX材质,现有的胶水对其的粘接强度都不够高,容易导致导管座与内、外管粘接后再次脱落;(2)导管座内腔狭小,点胶时胶水用量少,降低粘结性能;(3)点胶过程中由于气压不稳或者胶水气泡在流动中炸裂,导致胶水没有均匀包裹住管体,不仅会降低粘结性能,还会导致胶水回流,堵塞内、外管,影响使用过程中导丝的穿入和球囊导管的顺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改进内腔结构的导管座,通过在导管座的内腔设置至少一个体积膨大部,不仅提高导管座与内、外管的粘结力,也能提高球囊导管的气密性,保证导丝顺利穿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导管的导管座,包括Y型主体和翼片手柄,所述Y型主体具有内腔及外表面,所述内腔包括具有轴向长度的导丝腔和与所述导丝腔相连通并与所述导丝腔的轴向长度在近端方向呈锐角的充盈腔,所述导丝腔具有近端点胶孔和远端点胶孔,所述近端点胶孔和所述远端点胶孔分别与所述Y型主体的外表面垂直贯通,所述导丝腔在所述近端点胶孔和所述远端点胶孔之间具有至少一个体积膨大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体积膨大部具有沿所述导丝腔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环状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体积膨大部为螺纹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体积膨大部的近端比所述近端点胶孔更靠近所述导丝腔的近端,所述体积膨大部的远端比所述远端点胶孔更靠近所述导丝腔的远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体积膨大部在平行于所述导丝腔的轴向长度上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矩形、梯形、锯齿形或三角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球囊导管为PTA球囊导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括所述的导管座的球囊导管,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可扩张球囊、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近端与所述导管座的近端通过所述近端点胶孔注入胶水粘接,所述外管的近端与所述导管座的远端通过所述远端点胶孔注入胶水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扩张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的远端连接,所述可扩张球囊的远端与所述内管的远端连接,所述可扩张球囊的内部与所述导管座的内腔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Tip头、热缩管及至少一个显影环,所述Tip头与所述内管的远端相连,所述热缩管套接在所述导管座的远端上,所述显影环设置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影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显影环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管的靠近近端和远端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改变导管座的内腔形状,在导管座内腔中设置至少一个体积膨大部,增加内腔体积,可以增加点胶时的胶水用量,增大粘结强度,提高点胶效率;

(2)在点胶过程中,导管座内腔的体积膨大部可以对设备气压不稳或者胶水气泡炸裂时导致的冲击形成缓冲,使胶水均匀包裹内、外管,不仅提高粘结性能,还能防止胶水回流,或从两端溢出堵住充盈腔入口和导丝腔入口,保证使用过程中导丝的穿入和球囊导管的顺应性;

(3)具有螺纹结构的体积膨大部紧密缠绕内管,能够提高球囊导管的气密性,在球囊受到高压扩张时防止泄漏。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PTA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可扩张球囊、导管座、内管及外管,导管座包括具有内腔及外表面的Y型主体,其内腔具有由多个环状单元组成的体积膨大部;其中,图1a为主视图,图1b为导管座的局部放大图,图1c为体积膨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a及图2b为实施例二的导管座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具有内腔及外表面的Y型主体,其内腔具有由多个环状单元组成的体积膨大部;其中,图2a为导管座的主体图,图2b为体积膨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a及图3b为实施例三的导管座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具有内腔及外表面的Y型主体,其内腔具有由多个环状单元组成的体积膨大部;其中,图3a为导管座的主体图,图3b为体积膨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a及图4b为实施例四的导管座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具有内腔及外表面的Y型主体,其内腔具有由多个环状单元组成的体积膨大部;其中,图4a为导管座的主体图,图4b为体积膨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a及图5b为实施例五的导管座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具有内腔及外表面的Y型主体,其内腔具有由多个环状单元组成的体积膨大部;其中,图5a为导管座的主体图,图5b为体积膨大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球囊导管的结构,此处限定术语“近端”及“远端”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在介入医疗领域,“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a,实施例一的PTA球囊导管100,其包括:可扩张球囊10、导管座20、内管30及外管40。可扩张球囊10的近端与外管40的远端连接,可扩张球囊10的远端与内管30的远端连接。内管30的近端与导管座20的近端连接。外管40的近端与导管座20的远端连接,可扩张球囊10的内部与导管座20的内腔相连通。

请参见图1b,导管座20包括Y型主体21及翼片手柄23。Y型主体21具有内腔22及外表面24。内腔22包括具有轴向长度的导丝腔221和与导丝腔221相连通、并与导丝腔221的轴向长度在近端方向呈锐角的充盈腔222。导丝腔221用于容纳导丝。充盈腔222与可扩张球囊10的内部及外部充气装置连通,外部充气装置以一定压力释放充盈气体或液体,充盈气体或液体经过充盈腔222到达可扩张球囊10的内部,从而充盈可扩张球囊10。

导丝腔221具有近端点胶孔25和远端点胶孔26。近端点胶孔25和远端点胶孔26分别与Y型主体21的外表面垂直贯通。通过近端点胶孔25向内腔22中注入胶水,内管30的近端与导管座20的近端相粘接。通过远端点胶孔26向内腔22中注入胶水,外管40的近端与导管座20的远端相粘接。

请同时参见图1b及图1c,导丝腔221在近端点胶孔25和远端点胶孔26之间具有体积膨大部2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体积膨大部220具有沿导丝腔2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环状单元,由此,体积膨大部220具有螺纹结构。体积膨大部220在平行于导丝腔221的轴向长度上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弧形。

体积膨大部220的近端比近端点胶孔25更靠近导丝腔221的近端。体积膨大部220的远端比远端点胶孔26更靠近导丝腔221的远端。由此,能够保证经由近端点胶孔25和远端点胶孔26进入内腔22的胶水充分与内管30、外管40接触,提高粘结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体积膨大部220也可以仅具有一个环状单元,此时,体积膨大部220为围绕内腔22的一圈凸起。当体积膨大部220仅为一圈凸起时,仍能通过增加内腔体积,增加点胶时的胶水用量,增大粘结强度,提高点胶效率,对设备气压不稳或者胶水气泡炸裂时的冲击形成缓冲。

请再次参见图1a,本实施例的球囊导管100还包括Tip头11、两个显影环12,及热缩管13。Tip头11与内管30的远端相连。热缩管13套接在导管座20上。两个显影环12分别设置于内管30的靠近近端和远端的外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显影环12的数量也可以仅为一个。

实施例2

请同时参见图2a及图2b,本实施例的导管座50与实施例一的导管座20结构基本相同。体积膨大部520具有沿导丝腔5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环状单元,由此,体积膨大部520具有螺纹结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体积膨大部520在平行于导丝腔521的轴向长度上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实施例3

请同时参见图3a及图3b,本实施例的导管座60与实施例一的导管座20结构基本相同。体积膨大部620具有沿导丝腔6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环状单元,由此,体积膨大部620具有螺纹结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体积膨大部620在平行于导丝腔621的轴向长度上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

实施例4

请同时参见图4a及图4b,本实施例的导管座70与实施例一的导管座20结构基本相同。体积膨大部720具有沿导丝腔7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环状单元,由此,体积膨大部720具有螺纹结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体积膨大部720在平行于导丝腔721的轴向长度上的截面的形状为锯齿形。

实施例5

请同时参见图5a及图5b,本实施例的导管座80与实施例一的导管座20结构基本相同。体积膨大部820具有沿导丝腔8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环状单元,由此,体积膨大部820具有螺纹结构。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体积膨大部820在平行于导丝腔821的轴向长度上的截面的形状为三角形。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导管座内腔具有至少一个体积膨大部,这种结构具备更大空间存储胶水;同时体积膨大部会对点胶的胶水进行缓冲,解决点胶过程中气压不稳或者胶水气泡在流动中炸裂、胶水没有均匀包裹管体的问题;并牢固卡住内管,防止内管在点胶过程中与导管座末端孔发生偏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