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7575阅读:9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主要诊疗一些有关耳、鼻、咽喉的疾病。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在耳鼻喉科中的咽喉科中,对病人进行临床检查时需要让病人张开口进行检查,目前较为普遍的检查方式是让病人自主张开嘴,采用压舌板压下病人的舌头进行观察,该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儿童患者无法自主的撑开嘴进行检查,所以该种方式适用范围小,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另置手电筒进行照明观察,十分的麻烦。申请号为201520368030.8的中国专利通过简单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仍存在缺陷,如对患者嘴部张开的支撑不足,装置本身阻挡医护人员观察实现,仍然需要手动转动来进行光线的变换,容易给患者带来不适,同时一般的检查装置均为考虑到患者口内液体的排出,而在该种检查方式中,由于口中的异物感,患者口内易分泌液体,应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患者口部支撑较全面,观察视角充足,能够及时将患者口内的液体排出,提高患者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包括排液装置、连接管和环形的撑喉囊;连接管的前端固定撑喉囊;沿撑喉囊内侧均匀固定有LED灯;连接管上滑动连接有牙齿支撑块,牙齿支撑块为直角梯形,较大的底边在外侧,斜角边在上方;牙齿支撑块的右侧下部连接有压舌板;连接管后端下部连接有手持控制板;手持控制板上安装有与LED灯一一对应的控制开关;撑喉囊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一端从连接管内穿过与撑喉囊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泵,充气泵的输出端与导气管连接;导气管中部连通有排气管,排气管在手持控制板后侧;排气管的出气端口安装有排气控制阀;所述的排液装置包括集液箱;集液箱上端安装有负压泵,负压泵的抽气端与集液箱密封连通;集液箱上端密封连通有排液管;连接管后部固定有限位环;排液管穿过限位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的牙齿支撑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医用硅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的手持控制板垂直于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耳鼻喉科护理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排液装置能够及时将口腔内分泌的液体吸出,环形的撑喉囊方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撑喉囊和牙齿支撑块同时用于辅助患者张开嘴。将撑喉囊放入口腔内喉部位置,撑喉囊为环形,充气膨胀后能够时病人的后部得以撑开,沿撑喉囊内侧壁均匀分布的LED灯能够能够对后部进行充分的照明,且各方位的LED灯为单独的可选择性亮灭,使光线角度、明暗等符合医护人员的需求,控制简单。牙齿支撑块在连接管上滑动,便于患者的咬合,对牙齿起到支撑作用,使嘴部能够张开,直角梯形的形状便于适应于嘴的不同张开程度,同时牙齿支撑块右侧的压舌板用于压住患者舌头,减少医生手持压舌板。开启负压泵即可使排液管的进口端产生吸力,及时将患者口内的液体排出;

2、在牙齿支撑块上下两端固定医用硅胶,可提高牙齿接触时的舒适度,保护牙齿,同时便于更换消毒等操作;

3、手持控制板垂直与连接管,方便于医护人员一只手拿住进行操作,手持角度更加舒适,同时便于对上面的控制开关进行选择性操作,也可方便的对上方后侧的排气管的排气控制阀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连接管;2、撑喉囊;3、医用硅胶;4、LED灯;5、牙齿支撑块;6、压舌板;7、手持控制板;8、控制开关;9、导气管;10、充气泵;11、排气管;12、排气控制阀;13、集液箱;14、负压泵;15、排液管;16、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一体式耳鼻喉科护理装置,包括排液装置、连接管1和环形的撑喉囊2;连接管1的前端固定撑喉囊2;沿撑喉囊2内侧均匀固定有LED灯4;连接管1上滑动连接有牙齿支撑块5,牙齿支撑块5为直角梯形,较大的底边在外侧,斜角边在上方;牙齿支撑块5的右侧下部连接有压舌板6;连接管1后端下部连接有手持控制板7;手持控制板7上安装有与LED灯4一一对应的控制开关8;撑喉囊2连通有导气管9;导气管9一端从连接管1内穿过与撑喉囊2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充气泵10,充气泵10的输出端与导气管9连接;导气管9中部连通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在手持控制板7后侧;排气管11的出气端口安装有排气控制阀12;所述的排液装置包括集液箱13;集液箱13上端安装有负压泵14,负压泵14的抽气端与集液箱13密封连通;集液箱13上端密封连通有排液管15;连接管1后部固定有限位环16;排液管15穿过限位环16;牙齿支撑块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医用硅胶3;手持控制板7垂直于连接管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一只手拿手持控制板7,将撑喉囊2放置患者空腔内喉部,滑动调节牙齿支撑块5,时患者在张开嘴的情况下舒适的咬住牙齿支撑块5,减轻患者张嘴用力,然后开启充气泵10对撑喉囊2进行充气,撑喉囊2膨胀后将患者喉部撑开,开启LED灯4进行照明即可进行观察,沿环形均匀分布的LED灯4能满足各个角度光线的照明,方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且中部没有遮挡物,观察视角充足,通过手持控制板7上的控制开关8可一一控制LED灯4的亮灭,从而根据观察需要选择全亮或是某一方向亮,代替了医护人员手持照明灯时的变换角度,操作简单方便,且可用持有手持控制板7的一只手完成。LED灯4的照明方向指向内侧喉部,避免光线指向口腔外侧而影响观察。在观察过程中,由于患者口腔内的异物感,口内可能会分泌液体,排液管15的进液端口穿过限位环16放置在口腔内,此时可开启负压泵14工作,利用负压原理,将口腔内的液体吸入集液箱13内。负压泵14的开关也可安装在手持控制板7上。医护人员观察完成后,即可取出本装置,关闭LED灯4,通过操作排气管11的排气控制阀12,时排气管11出气端口导通,将撑喉囊2内的气体放出,撑喉囊2缩小,取出即可。

导气管9从连接管1内部穿过,可避免导气管9在患者口腔内的扰动,避免影响到患者的舒适性,LED灯4的供电线路也可从导气管9内布线,LED灯4和负压泵14的电路均为常规的技术手段。

利用负压原理提供吸力进行吸液的排液装置,为常规的使用装置,其安装结构和使用等均为常规技术手段。排气管11与导气管9的连接可通过三通阀等连接装置,为常规技术手段,所述的排气控制阀12为常规的气体止通控制阀门。集液箱13内的液体的排出,可通过增加常规的排出端口及阀门即可,或是由排液管15排出。

上述实施例中,LED灯4照明指向内部的后部,为固定方向,也可将LED灯4转动连接,使其能够对后上方进行照明,即对口腔的上方进行照明,可同时用于观察口腔,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口腔是否因喉部症状发生变化,同样光线不照射向外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